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陈靖仇【完结】(112)

  大火在第二夭把森林烧着了。大树下面的草木首先着火,开着玩笑在火上点燃香烟

  的士兵,发现自己不得不立即冒着呛人的黑烟逃走,以免被火烧着。日军趁着一片

  混乱,从三英里宽的突出部发起猛攻。到了第二天下午,太阳旗在一千九百英尺高

  的萨马特山山顶升起——这对科雷吉多尔岛上的美国守军来说是一个凶兆:由于马

  里韦莱斯山的制高点已被敌人占领,巴丹再也守个性了。

  “当补给情况变得不堪设想的时候,你们不能考虑投降,必须进攻,”这是麦

  克阿瑟的无线电命令。温赖特顺从地下令立即进行反攻。他在巴丹岛上的野战指挥

  官是爱德华·金少将,金是一位具有献身精神的将领,他的冷静的军事判断正确地

  估计到反攻是不可能的。他的战线已被日军分割,两翼都没有赖以发动进攻的兵力

  和阵地。阻止日军占领小小的马里韦莱斯港也是不月“能的,这个港口现在挤满了

  企图逃往科雷吉多尔的昏头昏脑的美国和菲津宾士兵,正如金所报告的那样,”两

  天之中,一支军队消失得无影无踪。“由于受到日军攻势的扫”击,他在四月八日

  下午发出了绝里的信号:“我们冉也没有办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了。”

  但是温赖特个让投降。当夜幕降临,金设在马里韦莱斯山上的指挥部被捣之后,

  他意识到最后抵抗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守军开始炸毁剩下的弹药库,大自然本身

  在反抗,象一场地震似地摇撼着现场。“空中烟尘遮天,碎片横飞,爆炸声使人胆

  颤心惊,”一位年轻的海军军医写道,他好不容易乘坐一条小船撤到科雷吉多尔,

  就在他撤走的时候,一座汽油库正用炸药炸毁,使“这场爆炸愈演愈烈,大石巨砾

  和……人的肢体被掀到空中,抛进海里,击沉港口的小船,打伤周围的居民……”

  半夜,金把参谋人员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形势已经没有希望了。为了挽救数

  千人的性命,他宣布在第二天早上六时挂起停战旗:“我没有通知温赖特将军,因

  为我不想让他承担责任。”这个消息传到科雷吉多尔太晚了,以致不能撤消投降的

  命令。破晓的时候,美军战线到处瞩起了白色停战旗。金少将乘坐的吉普车在坑坑

  洼洼的道路上颠簸地行驶着,上午九时到达拉瓦奥日军司令部。他当着日本军官的

  面把手枪放在桌于上,他个由得患起,李将军在一八六五年的同一天在阿波马托克

  斯投降的时候,肯定感受着同样的奇耻大辱。

  一九四二年四月九日,美军在故场上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失败。“没有一支

  军队曾经以如此少的兵员装备作出如此大的贡献,没有比它最后经历的考验和苦难

  更能说明这一点”,麦克阿瑟将军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盛赞了这支军队。但是,对

  于投降的美国和菲律宾军人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考验和苦难仅仅才开始。

  本间将军的司令部估计,只能将二万五千名战俘送往正在吕宋岛修建的战俘营。

  战俘的总人数比这个数目高两倍,日军后勤系统接受不了。不仅是所有的汽车和火

  车运不完这么多俘虏,而且他们设想俘虏还要吃他们的份额,令人吃惊的结果便是,

  已经在挨饿、生病、筋疲力尽了的俘虏兵,现在要在巴丹岛上的丛林小径中长途跋

  涉,而他们只有根少或者根本没有食物来维持生命。在卫兵的刺刀下,他们象一群

  牛似地被驱赶着,幸存者徒步走完的这六十五英里路程,作为“巴丹的死亡行军”,

  在历史上留下了悲惨的一页。一些日本兵对一队队衣衫褴楼、饥肠辘辘的俘虏的困

  境的确表示同情,甚至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少得可怜的食物,但是多数人遵守武士道

  的严格命令。掉队的俘虏毫不留情地遭到毒打,由于生病和营养不良而奄奄一息的

  俘虏被弃之路旁,快要死去的俘虏在枪口的威胁下被自己的伙伴活活埋掉。

  日本兵对不幸的菲律宾俘虏更加惨无人道。有一次,日本兵兽性大发,用刺刀

  活活挑死了大约三百名俘虏,他们是七千多名俘虏中的一部分,永远没有走完可怕

  的行军。活着到达俘虏营的六万多人中,多数骨瘦如柴,他们的唯一安慰是这次漫

  长的行军总算结束了。直至战争结束,活下来的俘虏一直被关在有刺铁丝网圈成的

  集中营里,少得可怜的食物、疾病和羞辱不断夺去他们的生命。

  撤出印度洋

  在巴丹失守的同一天,英国皇家海军面临着被迫将西印度洋送给日本人的同样

  耻辱。在“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惨遭击沉之后的数星期内,五艘战列舰和

  三艘航空母舰紧急驶往锡兰,保卫印度的海上通道和缅甸的航运通道。在美英菏澳

  盟军司令部垮台之后,丘吉尔坚决要求派遣一位骁勇善战的英国海军将领前往亭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