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陈靖仇【完结】(119)

  蒋介石向他的将军施加压力,命令他们增援前线,可是,使他恼怒的是,这位“微

  不足道的小人物”只是一再要求给他的军队发西瓜,好让他们更好地打仗。已经到

  达的中国部队太弱了,当日军在四月二十日夜间发动主攻的时候,中国第五十五师

  溃不成军,伤亡惨重,幸存者干脆逃往克伦山中。“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糟糕的事

  情,”吃惊不浅的史迪威向一位随军记者讲出了心底话。

  日军现在可以畅通无阻地经过密铁拉进军腊戍,切断缅滇公路。中国的另一个

  师只是在敌人于四月二十四日北迸抵达东枝之后几小时才赶到,史迪威非常气愤,

  答应给他的士兵五万卢比的赏金,然后亲自率领他们收复这座关键的山间车站——

  不料日军已从他的翼侧包抄过去,正乘汽车从公路奔往一百五十英里以北的腊戍。

  日军突破了盟军的东部防线,以便实现切断缅滇公路的战略目标。在西部战线,

  斯利姆将他的部队撤至离曼德勒不到一百英里的地方,英军的阵地也在崩溃。四月

  二十五日,亚历山大将军同史迪威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炸弹就扔在离他们几码的

  地方。英国人断定,他们必须撤过伊洛瓦底江,然后前往印度,不然的话,他们的

  军队就会陷入正向曼德勒挺进的一支日本突击部队的包围。史迪威由于不愿放弃至

  少是对缅甸同中国之间的陆上交通的部分控制,宁可同仍由他指挥的三个中国步兵

  师一起,向北撤往密 *** 铁路终点站。“天啊,如果我们能够把这十万中国军队带

  到印度,我们就会有些资本,”他写道。重庆允许他把三个师带到边界另一边的阿

  萨姆进行重新武装和重新训练,使他感到鼓舞。

  斯利姆将军的计划比较实际,也比较紧急。他必须抢在沿钦敦江北上的日军的

  前面,带领剩下的一万三千人的军队向西越过钦山,赶到印度边界。

  四月三十日,日军的挺进纵队进入腊戍,切断了缅滇公路,迫使前往守卫腊戍

  的两个师的中国增援部队折进北部山区关口。当天晚上,最后一批散落的难民和英

  军后卫跨过阿瓦大桥,阿瓦大桥是宽阔的伊洛瓦底江上的一座大桥,位于曼德勒的

  南面。由于这座不少宝塔被炸弹炸坏了的城市已经丢给了敌人,斯利姆在午夜之前

  不久,下令点燃二月初就已放好的炸药:“一声巨响,这座桥在四月三十日二十三

  时五十分被炸掉,桥的中段完完整整地落入河中——既是一幅可悲的情景,也是一

  个信号:我们丢掉了缅甸。”

  盟军沿着弯弯曲曲的钦敦江流域向西北作令人难以忍受的撤退。一队队衣衫褴

  褛的难民,一辆辆燃料已耗光的卡车,经常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抛锚,这都阻碍了

  盟军的撤退,斯利姆的疲惫不堪的军队,不得不在敌机的持续不断的袭击下,在一

  百多英里的路途中进行顽强的后卫战。五月五日到达瑞琴,五天五夜的渡运将数以

  千计的军队和难民送到钦敦江的对岸,廓尔喀士兵则在阻击着日军的先头部队。五

  月十日,敌人突破了后卫,廓尔喀士兵沿着加列瓦峡谷撤退到丛林中去的时候,同

  敌人进行了最后的交火。现在,这支筋疲力竭的队伍沿着卡波溪谷逃却,前前后后

  有九十英里长。开始下头场季风雨,溪谷里雾气檬漾,地上泥泞不堪,毒蚊使这条

  “死亡溪谷”里缺乏奎宁药的士兵普遍染上疟疾。

  五月十六日,斯利姆的先遣纵队终于跚跚到达阿萨姆邦的达武镇。一万二千名

  士兵最后到达印度,结束了英国军事史上最长的撤退。在掩护九百英里撤退的时候,

  一万三千多名英国、印度、缅甸和廓尔喀士兵丧失了生命,七十五万以上的难民在

  撤退途中死去。

  尽管如此,亚历山大将军仍然可以报告:经过长途行军,他的军队的衣服虽然

  褴褛不堪,他们的面容十分憔悴,但仍有半数以上的士兵肩扛着武器,他们的战斗

  精神并没有垮掉。这归功于他和“”比尔“·斯利姆沉着冷静的指挥,斯利姆的不

  屈不挠的军人作风使这场灾难没有变成全军覆没。经过整编和重新武装,这些军队

  很快就要参加保卫印度的战斗。亚历山大在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日交出指挥权的时

  候,满怀信心地保证:”我们当然要夺回缅甸,它是英帝国的一部分。“

  亚历山大和斯利姆将大部分英军撤出缅甸,几乎创造了一个奇迹,史迪威将军

  调来十万中国军队保卫印度的计划却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灾难。他让剩下的三个师从

  二百五十英里的铁路线上加速撤退的决定受到了挫折,罗卓英将军以枪口相威胁,

  强迫征用一部机车拉他自己逃跑。机车撞上前面的一列火车,阻塞了单轨铁道。

  “那个胖 *** ,”他一面咒骂他的这个中国副手耽误了他的事情,一面企图集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