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进攻,日本海军舰只停泊在海岸附近,朝着埃德森上校部队的大致方向,直接向
高地和前面的丛林发射炮弹。”麦肯农从他那个营在机场的伦如河一侧的阵地上,
观察到头一夜的战斗,这场战斗后来被称为“血染高地战斗”。
坚守前沿防线的海军陆战队队员知道,由于日本人在黎明时撤进丛林,夜间进
攻“只不过是开场戏”。他们只发动有限反击,仅仅从树林里赶出少数狙击手。傍
晚,随着太阳的西沉,在丛林昆虫的合唱声和白鹦的尖叫声外,可以听到新的骚动
声。由于“前线形势危急”,麦肯农奉命向高地挺进。他的部队几乎两天没有合眼。
此时跌跌撞撞的,摸黑走向新的阵地。迫击炮火声宣告夜间突袭的开始。丛林顿时
活跃起来,日本兵叫骂着,打着炮。正如上校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一种“特殊类型
的恐怖。天空和丛林闪耀着烟火的光彩,荡漾着恶魔似的嚎叫声。”模仿机关枪的
廉价的炮竹,在他们阵地的前面、中间和后面爆炸。一瞬间炽烈燃烧、上下跳动几
下然后熄灭的伞投照明弹,断断续续地照亮夜空。从底下的丛林里,传出士兵们有
节奏地一面拍着枪托一面喊叫的声音:“美国海军陆战队明天就死。美国海军陆战
队明天就死。”
喊叫成了“疯狂的宗教仪式”,喊叫之后便冒着瓢泼大雨发动一系列疯狂的冲
锋,炮火的闪光和日本照明弹的可怕的绿色光焰划破了黑暗的夜空。有一段时间,
坚守在高地山顶上的埃德森的那个营被切断,直至麦肯农的士兵用机枪击退了敌人
的进攻。“当一个梯队被扫倒——我指的是扫倒——之后,另一个梯队马上跟上来
送死。”
日军敢死队的冲锋,仅仅凭着人多和不怕死,成功地迫使埃德森在黎明时将防
线撤退到距离机场跑道尽头一千码以内的地方,死尸在他们前面堆了起来,象谷壳
一样洒遍高地。但是,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没有实弹可供打红了的机枪不停地扫射
之前,就没有活人了。天刚亮,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起飞去扫射正在高地后面的丛
林里重新集结的敌军。日军的翼侧进攻,在突破美军的环形防线方面也不比疯狂的
正面进攻来得成功。
那天早晨从亨德森机场后面升起的太阳并不象川口将军所想的那样能成为日本
帝国的象征。他的自尊心垮掉了,现在,他只能下令从丛林撤退,撇下六百多具尸
体。原来他相信那天他们将依靠美国的供应品吃早餐,因此把大部分食品留在塔西
姆博科。垂头丧气的日本士兵将要在条件恶劣的丛林小道中步行一个星期,他们的
食物不够充饥,连同战斗疲劳和疾病,这将使他的特遣队的伤亡率增加到百分之五
十以上。海军陆战队员赢得了血染高地战斗的第二次胜利,他们只死四十人,对于
粉碎日本重占瓜达卡纳尔岛的第二次企图来说,这个代价是够小的。
当他们惨败的消息传到拉包尔第十七军司令部的时候,百武春吉将军的参谋官
气得直跺脚。山本海军大将倾向于赞同他的参谋部的预计:简直要一个整师的进攻
才能重新夺取爪达卡纳尔。由南云的航空母舰支援的第二舰队,在该岛的东面和南
面搜寻美国的护航运输舰队时,运气同样不好。它们遭到B-17轰炸机的轰炸,却没
有发现一艘美国舰船。但是那天上午,他们的一艘潜艇比较幸运,发现新赫布里底
群岛西面有一支大型美国护航运输舰队。
“黄蜂号”的未日
载运海军陆战队弟七师的六艘运输舰,接到戈姆利海军中将的命令后,在两艘
航空母舰和一艘战列舰的护卫下,驶离圣埃斯皮里图岛,夺路增援瓜达卡纳尔。劲
风将太平洋长长的波涛掀成浪峰。帝国海军伊-15 号潜艇的驾驶员设法进入了阵地,
浪峰遮住了攻击潜艇的潜里镜。夜里二时半之前不久,当“黄蜂号”迎风行驶,让
巡逻战斗机返回甲板加油的时候,这艘潜艇的驾驶员发射两颗鱼雷,击中这艘航空
母舰的右舷。
甲板底下腾起大火。露天油管助长了火势,总水管失灵,妨碍了救火,滚滚黑
烟在银光闪耀的太平洋上翻腾。离这艘被击伤的航空母舰五英里的海面上,它的妹
妹舰“大黄蜂号”和战列舰“北卡罗来纳号”已进入第二艘潜艇的潜鬼镜的十字标
线。伊-19 号潜艇的艇长简直不相信有这么好的运气,如此轻易地突破了护卫舰的
警戒幕。鱼雷的航迹在下午三时之前的几分钟被发现,使“大黄蜂号”能及时采取
躲避行动,但“北卡罗来纳号”的左舷被划了三十英尺长的裂口。鱼雷最后偶然击
中了“奥布赖恩号”。这艘被打破了的驱逐舰在返回基地时,被太平洋的惊涛骇浪
吞没:“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得以慢慢返抵珍珠港,进入干船坞修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