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陈靖仇【完结】(228)

  加速了史迪威将军在北缅的攻势。当他还在开罗时,他的两个美国训练的中国师已

  经越过了钦敦江,但是被田中将军的第十八师团阻挡在塔奈河绿草如茵的河谷里。

  第十八师团是一支精锐部队,它的丛林战能力是在马来亚战役和攻占仰光的战斗中

  磨练出来的。史迪威提到他的中国部队时记载道:“这些混蛋只要肯打仗,我们就

  能让日本佬吃点苦头。”他终于得到了蒋的批准,让他全权统辖三个师。史迪威的

  目的是沿着灌木丛生的盂拱河谷向南推进。他的部队后面是筑路队,其任务是开辟

  一条通往密 *** 铁路终点站的二百英里长的陆上通道。他期望蒋介石的部队能同时

  向西推进,重新打开通往中国的补给线。但是英国人在德黑兰会议之后放弃了发动

  “海盗”攻势的计划,因此重庆也拒绝参加这一行动。使史迪威感到他的计划是

  “痴心妄想”。

  他对部下说:“我们不得不靠挖老鼠洞前进,边挖边走。”在丛林中辟路前进

  速度缓慢,常常一天走不到一英里。这支部队只能依靠美国第十航空队的运输机空

  投补给品。史迪威不久就同东南亚司令部发生了公开的冲突。东南亚盟军最高统帅

  路易斯·蒙巴顿勋爵象他的英国参谋班子一样,已经毫不掩饰他的看法,认为重新

  打开通往中国的陆上补给通道的整个计划是想入非非。东南亚司令部的英国参谋人

  员确信,史迪威不久就会寸步难行,因而故意尽量少分配给他物资。可是他们发现,

  这个美国人很善于利用他的多种职权——他是驻华美军司令,又是中国战区盟军最

  高统帅的参谋长——把他的意志强加给东南亚司令部。使蒙巴顿的一班人更加苦恼

  的是,史迪威在十二月中旬竟然乘飞机离开司令部,钻进他在丛林中的“老鼠洞”,

  把他的攻势重新发动起来。

  盟军在北缅甸的推进

  史迪威知道,他在前线会千得非常出色,与其留在司令部里不如到前线去鼓舞

  部队士气,因为他既缺少策略,也没有能言善辩的本事,不利于同东南亚司令部的

  人进行斗争。他的暴躁脾气在重整中国军队上是非常有效的,他们对他这样一位将

  军亲临战场印象很好。他们亲热地称他“先生”。在新德里,人们有点挖苦地叫他

  “美国陆军中最好的三星连长”。史迪威之所以能成功地重新发动战役,直接归功

  于他的深得人心的领导作风和美国训练出来的孙立人将军的忠诚。

  一九四四年初,中国新军(这是史迪威给他的部队定的名称)已突破重围,开

  进户冈河谷。这时他乘坐DC—3 “达科他式”飞机从修建在丛林中的一个小机场起

  飞去新德里,为“一个有关的人”同蒙巴顿商谈。四十八小时后,他又返回前线。

  他在新德里同意服从他唯一尊敬的英国将领、第十四军司令斯利姆将军的领导。作

  为交换,史迪威安排,在这次战斗中把美国陆军“5307混合部队”交给他指挥。

  这支部队是弗兰克·梅里尔上校仿照“钦迪特”的样子建立和训练的。5307混

  合部队不愿意使用这个正式名称,说它听起来象“洛杉矶的街名一样令人讨厌”,

  而赞成用“梅里尔的抢劫者”这个名称。这支三千人的部队是陆军部为“特别危险

  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战斗”招募的志愿兵。其中许多人是参加过所罗门群岛战斗

  或新几内亚战斗的老兵;在同温盖特准将的游击部队一起进行为时三个月的丛林战

  训练期间,全体获得了意志坚强的好名声。训练他们的目的,最初是为了在穿过北

  缅的“海盗”作战计划中同远程突破部队并肩作战。既然在“六分仪会议”作出决

  定之后这个行动已被放弃,蒙巴顿不顾温盖特的抗议,同意让史迪威把这些“抢劫

  者”部署在他的进攻部队前面的两翼行动。二月底(预料三个中国师那时已抵达户

  冈河谷),远程突破部队将被派出向南深入一百五十英里到达英都,切断日军铁路

  和公路补给线。

  在整个一月份,史迪威在通往中国的利多公路的最初二十英里进展缓慢。由于

  他一再要求增援,一个轻型坦克连奉命沿着这条泥泞的小路南下。史迪威通过重庆

  和新德里作出的反应断定,他的“处境很危险”。在一月底被召回参加东南亚司令

  部会议时,他吃惊地发现,英国人甚至准备完全取消他的行动。蒙巴顿要求停止北

  缅的所有军事行动,作为他的修改了的“公理”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是要集中

  力量对仰光和新加坡发动两栖进攻。据史迪威随意写下的日记记载,东南亚司令部

  那班人是以“幻想的图表、虚假的数字和肮脏的动机”作这种决定的,他们还认为

  打通利多公路需要两年多的时间,那时这场战争就结束了。史迪威的对策,是派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