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陈靖仇【完结】(27)

  内打垮中国”。但是,帝国参谋本部犹豫不决,不敢贸然对中国发动一场拿破仑式

  的大规模战争——特别是在他们认为真正的威胁是来自宿敌俄国的时候。东京火车

  站挤满切望前去参加关东军耀武扬威的南征的军人,那里响彻“万岁”的狂呼声。

  到秋天,关东军占领了北京和天津,同时帝国海军的数艘巡洋舰和一艘战列舰封锁

  了上海。

  美国的舆论对西班牙的残酷内战大致采取洋洋自得的态度,但为报纸上报道美

  国传教士和水手在中国遭击毙的大字标题所警觉。国民担心亚洲舰队和两千三百名

  军人保护不了山姆大叔的利益和生命,以致和平主义分子呼吁立即把舰队撤回来。

  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这是近半数国民的共同愿望。随着国际上异口同声地声讨日

  本,总统面临着重大的政治和外交问题。美国不能舍弃中国,但也无力进行干预,

  因为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充其量都只能调集一支象征性的军事部队或海军部队。

  总统想小心谨慎地向蒋介石提供援助,后来孤立主义的报纸得知船上正在装炸弹运

  往中国,参议院强烈要求严格履行中立法案。中立法案是禁止向交战国提供军火的。

  罗斯福内心里对和平主义者、孤立主义者和“盗匪般的国家”部怒不可遏。一

  九三七年十月五日,他在孤立主义势力的大本营芝加哥审慎地呼吁采取行动,试图

  重整美国舆论和国际舆论。他呼吁各国趁早联合起来共同对日本实行“隔离”,以

  防止“无法无天的行为扩大到全世界”,但人们对他的呼吁置若罔闻。当日军蹂躏

  九国公约郑重规定缔约国必须尊重的中国领土的时候,国联对日本进行了标准的谴

  责。东京仍然坚持说,所发生的只不过是又一起事件,格鲁大使告诫华盛顿:这场

  侵略现在只有西方列强采取一致行动才能制止,用“道义上的恐吓”是制止不住的。

  英国在华的利益最大,但它没有力量单独保护它们,它期望美国带头,把十六年前

  发誓要维护中国主权的九个国家召集到华盛顿开会。由于美国迸发的孤立主义退缩

  情绪控制了国会山和报界,罗斯福拒绝同意美国实行制裁。会议最后于一九三七年

  十一月在布鲁塞尔召开,但是由于各与会国不团结,结果并没有使中国得到安慰,

  反而进一步疏远了日本。会议对东京进行了纸上谈兵,事实证明这是华盛顿条约系

  统临死前的哮吼声。日本军方领导人对这堆废纸漠然置之,他们在中国大陆加紧战

  争,这场战争将决定主宰中国和太平洋命运的到底是日本,还是盎格鲁撒克逊列强。

  正文 第三章 外部战争

  “在我们的下面是宁静富饶的长江流域,只是丢在南京城里的炸弹腾起的烟柱

  打破了沉寂”,——奥山上尉就这样开始了一个下午,在这个下午,他几乎使日本

  同美国骤然交战。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他的飞机率领一个中队的帝国海军轰

  炸机追踪着一些船只,这些船只溯江而上载着逃出被围的南京城的中国军队。当天

  上午,当“珀内号”载着美国使馆的最后一批人员和一群西方记者,拖着美孚石油

  公司的三艘驳船,离开这座四周筑有城墙的古城的时候,蒋介石军队的主力已经朝

  北向重庆撤退。“珀内号”的一对浅黄色烟囱和装有天篷的上部建筑,使人一看就

  知道它是那种柱返于中国的江河、保卫着西方商业利益的吃水很浅的炮艇。然而,

  不管是它的外表也好,还是首尾旗杆上飘扬的特大的旗子也好,都未能使它兔遭日

  本大炮的轰击。

  至此,英国炮艇“瓢虫号”遭到炮轰,比较幸运的“珀内号”算是安然逃出了

  火网,且逆流疾驶了三十英里。这时,詹姆斯·休斯少校用无线电向上海报告了其

  方位后,断定可以安全抛锚。水手们聚集在一起悠闲地吃着午餐,下午一时三十分,

  突然又发现了飞机,午餐未完而散。奥山上尉发现了中国船只后,欣喜若狂,正率

  机攻击。

  “他们在丢炸弹,隐蔽!”主舵手朗喊道。舰长进入操舵室,儿秒钟后,操舵

  室就被炸弹“轰”的一声掀开。甲板上,新闻记者诺曼·艾利本能地抓起摄影机拍

  摄电影。他不难看清飞行员的面孔,但使他吃惊的是,他们明明看得见美国旗,还

  是不停地轰炸。二十分钟后,两条驳船中弹起火,“珀内号”正在长江的浊流中下

  沉。这时,副舰长阿瑟·安德斯代替受伤的舰长指挥。安德斯由于喉部受伤而不能

  讲话,只得在一片被血染红了的纸上潦潦草草地写上“弃舰”二字。当舰上的最后

  一批人在江边芦苇区隐藏起来时,一艘日本汽艇正溯江而上,用机枪向那艘正在下

  沉的军舰和两边江岸猛烈扫射。两名美国水手和一名意大利记者丧生。幸存者也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