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协定的条款,华盛顿则答应“在日本政府和其他欧洲国家之间发生分歧的问题上
充当友好的调停人”,进行斡旋。
谈判又拖拖拉拉地进行了五年,然后才签订神奈川条约;条约规定,美国有权
通过五个日本港口经商和在江户设立大使馆。参议员威廉·西沃德告诉美国人,这
个条约不仅开创了商业良机,还使美国注定要开化并改革“这个日出之国的宪法、
法律和风俗习惯”。美国还没有来得及执行这项任务,就陷入了内战的混乱。以后
英国捷足先登,同日本发展了丝绸贸易;一八五八年,英国在江户签订了条约。为
了阻止俄国进入地中海而发动的克里米亚战争刚刚过去两年,英国的政策主要是阻
止俄国南下印度和中国。岌岌可危的幕府将军,不愿提供这项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全
部权利,直到一八六四年,法国和皇家海军一起轰炸鹿几岛港和对马海峡的军事要
塞时才履行条约规定。幕府统治集团因此丢尽了脸。随着国内的反叛行动爆发成为
内战,这件事加速了反动统治的垮台。
英国人不言而喻地支持一批日本的年轻武士贵族,这批人相信他们的国家只有
接受西方的工业和军事技术,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才能避免中国所遭受的
那种动乱。这批人在一八六七年的内战中取得最后胜利,形成了在少年天皇明治的
领导下全国重新统一的局面。他们继续通过“元老院”实施有远见的领导,恢复了
皇室的统治,着手改造封建社会,其速度之快,立刻使世界对它的成功感到吃惊。
为了吸引西方的投资,建立了银行系统,丝绸的生产和出口奠定了日本经济的基础。
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建立起来了,使用的是英国制造的战舰,请来的顾问是英国皇家
海军的军官。帝国陆军分得了第一批现代化的武器,并由法国人训练——一八七一
年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后迅速由俄国军官取而代之。美国的传教士和教师获准对日
本的教育制度加以改革,到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留学的日本学生,以其学习西方方
式的迫切愿望和异常专住,给东道主留下了深刻印象。
美国人从内战中摆脱出来的时候,发现英国顾问正在帮助明治政府制订政策,
英国的银行家和商人控制着日本的出口贸易。日本和英帝国的贸易额只占后者贸易
总额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奉行扩张主义政策的国务卿威廉·西沃德为美国重新开
展的太平洋外交,对英国政府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威胁。西沃德以七百二十万美元从
俄国手里买下了阿拉斯加,国会愤怒地批评他的这个行动“很愚蠢”。接着,他着
手并吞中途岛,把它当作美国海军亚洲舰队的加煤站。亚洲舰队在一八六七年被派
往福摩萨去“保护美国的利益”。
美国国会不愿在内战之后的重建时期维持一支庞大的海军,限制了美国的扩张
主义者在整个太平洋推行炮舰外交政策的企图。随后“在一八七○年至一八九八年
那一段经济繁荣、财阀开始影响政治的时期,奉行保护主义政策的历届政府,也不
大理睬这些扩张主义者,因为他们提倡根据双边条约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国内市
场加速了工业的发展,铁路的修建使全国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美国的工厂吸引了
大量的欧洲移民所形成的劳动大军,制造出大批的产品,这些产品很快就在世界市
场上同英国竞争,而英国现在也面临着德国、法国和俄国的挑战,它们正在争夺曾
经被英国独霸的世界市场。日本也在尽力为它的产品寻求出口市场。一八七六年,
它采用西方帝国主义拿手的外交手腕,把它的战舰开到中国海,要求独立的朝鲜国
作出让步。
满脑子扩张主义思想的美国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人,惴惴不安地注视着日本在
大陆上谋求市场和影响的行动。他们自己的海军太弱,不能进行干预:内战之后,
这支海军任其缩小到只有五十艘铁壳舰的海岸防务力量,同法国和英国的安装着大
炮的钢体战舰相比,这些军舰就显得破旧过时了。欧洲的造般厂正在为日本建造类
似的钢体战舰,这对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力量来说是一个不祥的征兆。阿尔弗舀
德·塞耶·马汉上校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这个问题。他在亚洲舰队服役,掌握了美国
海军“令人难以置信”的破损和被忽视的状况的第一手证据。到一八八○年,正是
欧洲列强争夺领土和商业利益的斗争集中在太平洋的时候,美国却既缺乏现代化的
战舰,也缺乏足够的加煤站来保护它的利益。
马汉与其说以航海技术见长,不如说以聪明才智著称。一八八四年,他被任命
为新建的海军军官学校校长。他的苦行僧式的外表和宏亮的“海军军官嗓门”,适
合于他自封的美国海上力量的倡导者的角色。“战争不是打仗,而是买卖,”他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