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绅传_王辉【完结】(73)

  虽然受了一次训斥,可嘉庆还没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见军队毫无战斗力,就又下了一道谕旨,要冬季举行大阅兵典礼。和珅怎能不知晓他的所作所为,又奏上太上皇,太上皇降旨:“今川东、川北教匪虽将次剿灭完竣,但健锐营、火器营官兵尚未撤回,本年大阅兵暂行停止。”

  至此,和珅已经完全孤立嘉庆,嘉庆则有说不出的孤独,按清制,在他尚未登基时,他只有和上书房的师傅接触,可是他的三个师傅中两人已死,只剩下唯一一个老师——朱珪还在外地担任两广总督。朱珪也了解嘉庆的心境,他为了回京面圣,把乾隆诗作四万余首编辑成册,分为五集,并详加注解评述,太上皇自然闻之高兴,准备补授朱珪为大学士,进京随侍帝王左右,嘉庆可说是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自己的老师朱珪——自己现在唯一可以信赖的人,于是即兴赋诗表达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和急盼老师赴京的感受。殊不知,这样一来,不但害了朱珪,还差点丢了自己的帝位和小命。因为和珅是绝对不能让朱珪回到京城来壮大嘉庆的羽翼的,正愁没有借口的和珅把嘉庆这首诗呈给了太上皇道:“嗣皇帝欲示恩于师父”,太上皇一想,这不是勾结私党吗?忙召董诰询问按大清律例该如何惩处嘉庆,幸好是找董浩,董浩在这时好太上皇晓之以情,动之以礼,救了嘉庆和朱珪一命,这大概也是嘉庆亲政后首先想到重用董浩的原因吧。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即便如此,和珅心里仍然不满,乾隆也总有心病,于是找了个借口,谪朱珪为安徽巡抚。

  至此,嘉庆才真正明白了有太上皇一天,自己就不过是个傀儡,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心里更对和珅满腹怨气。但他知道自己现在撼不动和珅这株大树,因为和珅太善于揣摩上意了——太上皇的心意。

  一朝天子一朝臣

         

  在中国历史上,三朝元老总是少数。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每个皇帝用人的喜好不同,造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方面也是因为皇帝多能享高寿,比如康熙、乾隆当政六十余年,臣子如果连任几朝的话显然不太现实,更为关键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儒家传统中,忠义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新帝上任总会找对自己最忠心的臣子来任用,先帝托孤的当然很少能堪大用,不是说“忠臣不事二主”吗?所以,君主在潜意识中有排斥前朝老臣的趋向,前朝老臣要么老朽难堪大用,要么拥功自重,这是最让帝王忌讳的。因此,帝王重用的是前朝有才华而又郁郁不得志之人。这样,既能要臣子发挥才华又对自己死心塌地的这种人是君主最需要的。

  和珅是有才华的,但在乾隆那他更多的是奴才而不是大臣,虽然他位居极品,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上之上的宰相,可是,乾隆只把他看作懂自己心意的奴才,甚至据传说还掺杂着同性之间的暖昧关系。也就是说,乾隆虽然极度宠幸和珅,但他无疑压抑了和珅的才华,而这种人一旦得到了释放,当然不甘久居人下了。这种人君主如何敢用呢?尤其是受其压抑很就的嘉庆如何敢用呢?

  古语云:“伴君如伴虎”。君主的宠爱如同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历朝历代的众多事例,我们要列举的话,我们这本书的长度就不够了。别说是两朝君主两朝臣,就是同一君主,对大臣的宠爱也具朝三暮四,能象和珅这样得到君主固宠的也为数极少。乾隆不是治过刘统勋的罪吗?不是曾经两次把刘墉关进监狱吗?一想到这一节,和珅不由得恨起乾隆来,自己为乾隆奉献了一切,甚至包括……,乾隆要钱,要军费,要女人,要快乐,自己都会毫不犹豫地满足,自己是为他一个人服务的,可是,乾隆还有阿桂,刘墉、纪昀、朱珪,还有王杰、董浩等一大帮臣子。甚至纵容他们戏弄我,看不起自己。自己的一片忠心还为了什么?

  和珅正自哀怜,突闻首席军机大臣阿桂病逝,他不由得眉开眼笑了,自己这个次相也该“扶正”了。首席军机大臣非已莫属了。也许是老天爷也如乾隆一般宠爱自己,乾隆时期的权臣,自己的政敌如福康安、阿桂等人相继去世,自己少了不少掣肘。天下除了太上皇乾隆,谁还能入自己法眼?嘉庆小儿也不能。和珅匆忙赶往乾清宫,准备接受首席军机大臣职位。虽然得偿所愿,可乾隆一席话让他心凉了半截,乾隆说:“阿桂宣力年久,并且功勋卓著,尔随同列衔,事尚可行。今阿桂身故,单挂汝衔,外省无知,必以为每事皆由尔发,甚至称尔为相帅,尔揣摸揣摸,汝配否?”

  和珅总算明白了,乾隆宠幸自己不是因为自己的才华,而是因为自己善体上意罢了。阿桂,刘墉他们才是股肱之臣!既然如此,自己对乾隆的忠心还有什么用呢?

  和珅一时被权力蒙住了眼睛,恍然觉得大清帝国所有政务,政事都出自己手,仿佛坐在皇帝宝座上的不是乾隆皇帝弘历,而是他和珅自己,事实上,他还是乾隆的一个奴才,乾隆死后,他会摇身变成嘉庆的奴才。可他没有认识到这种情况,他只承认自己是乾隆的奴才,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嘉庆的奴才,所以,他做什么事都很自然地站在乾隆一边,他忘了,乾隆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没有几年可活了,嘉庆才是真正的皇权的代表,他自己并不是什么权力的代表,他始终只是工具,是在乾隆、嘉庆的皇权体系之外的。可怜的是,和珅到死都还以为自己已经进入了权力内部,而事实上,他不过在外面兜圈子,屋内的人偶尔跟他说说话罢了。他终于没有进屋——一个名叫权力的房间。本来两朝元老就不易了,和珅却还得罪了未来的皇上,那就更不用想做什么“两朝股肱之臣”了。而即使能做到“两朝股肱之臣”、“三朝元老”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换了一个主子的奴才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