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林彪起得很早,用过早餐,便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闭目养神。每当这个时候,工作人员都会屏声敛气,镊足轻步,唯恐惊搅了副统帅伟大的思考。
耿秘书悄步走了进来,停在林彪身边,附耳轻语道:“首长,还有三分钟,毛主席的车队就要到了。”
林彪陡然睁开两眼,直起身来,戴上军帽,匆匆步出客厅,穿过甬道,站在别墅的门前恭候。
一分钟后,毛泽东的车队停在门前。毛泽东挪动着宽厚的身躯,由警卫人员搀扶着从轿车上下来。
林彪将毛泽东迎进客厅。
听说毛泽东要来,多疑的林彪思忖了许多,却始终未猜透毛泽东的用意。
林彪是八月间借口视察老区的工作离开北京的。期间虽然去过韶山、攀登过大小五井,并且做了一首“志壮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的怀旧翻案的诗,但在大战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跑到这儿来,总有避战逃生之嫌。
日日面对美景良辰,林彪心内却始终惴惴不安。
毛泽东坐在沙发上,点着一支香烟。
“这儿景色还不错嘛!”
林彪不着边际地解释说:“我很喜欢这儿的清静,清静一点才能安心读几本书嘛!”
“噢,最近在读什么书呀?”毛泽东见茶几上摆着一摞书,便拿起来,随意翻看着。
“我读的是毛选四卷。”工于心计的林彪瞥了毛泽东一眼,他看到,毛泽东翻开的书页上,开头、书白处都被红笔填满了心德体会。这是他处心积虑的杰作。
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淡然地说:“不要光读我这几本书,你自己也能写嘛!”
林彪身体挺直地坐着,双手放在膝盖上,恭敬地说:“不,您的思想博大精深,您的书,我读一辈子都领会不完。”
毛泽东可能觉得这种谈话有点乏味,便转了话题;“近来身体怎么样啊?”
“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大毛病,谢谢主席的关心。”
“要注意休息,也要适当活动,最近爬山了没有啊?”
“爬了,爬了世界上最高的山”。
毛泽东吃了一惊,“世界上最高的山?哪一座?”。
林彪郑重、从容地答:“韶山!”
毛泽东一怔,随即苦笑着摆了摆手,“韶山就几百米嘛!算个吆子高山。夸大唠、夸大!”
林彪虔诚地:“韶山是主席的家乡,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吆!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转,主席是太阳,我们是行星,行星永远围着太阳转,我们永远跟着主席走。”
林彪的话现在听来让人肉麻,但那个时代却都认为是闪光的语言。是林彪“对毛泽东思想理解最深,跟毛主席最紧”的又一佐证。况且肉麻得真诚、肉麻得郑重,便会给人一种错觉。
肉麻的吹捧或许的的确确是真情的流露呢。
毛泽东笑了笑,没再说话。
林彪也不想再表演下去了。“主席,军委有一份敌情通报,不知主席看了没有?”
毛泽东:“哦,有什么新情况嘛?”
林彪:“外电报道,苏联正在寻找发动战争的借口。……”
毛泽东:“我倒想看看,苏联是只真老虎,还是只纸老虎哩!”
林彪:“它有核武器,我们有毛泽东思想,有毛主席的亲自指挥,有您的人民战争思想,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送走毛泽东;林彪又陷入闭目沉思。
他在过电影,他刚才同毛泽东会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细细地过滤一遍,直到确信全部应对无误后,嘴角才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
主席这边可以放心了,他对自己蜗居苏州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快。可自己总不能躺在这儿无所作为呀!北京那几个老帅,那些被打倒但未彻底灭亡的“黑帮”,会不会趁此机会闹什么名堂呢?周恩来会找各种借口把他们一个个妥善地保护起来。一旦变了气候,卷土重来,自己的地位会芨芨可危,最后的下场也着实堪虑呀!
官场如同战场,某种意义上,比战场更血腥、更残酷。
应该围绕战争的大题目做点小文章。主旨是把老帅和“黑帮”们赶出北京,疏散到各地,让他们一个个孤立无援,难以呼应。然后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将他们一一除掉。此事夹在战备之中,做来可以不露痕迹,毛泽东必不会觉察。
想到此处,林彪心中蓦然一动:自己虽然是写进党章的接班人,全国共举的副统帅,可以往行事,都是挟天子而令诸候。自己的独家号令灵不灵,还是个未知数。何不假戏真做,来个先斩后奏。即便主席怪罪下来,大敌当前,处事越乎常规,也是合乎情理的,想必不会过于纠缠。
“临杀勿急”、“谋定而后动”是林彪一贯遵奉的信条。他细细推敲,反复斟酌,两天后才写出一个仅有200余字的要点。然后拨通了直通总参黄永胜的红线电话。
1969年10月18日,总参谋长黄永胜将林彪口授的几个要点整理成“绝密”文件,以“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的名义迅速下达全军。号令中指示全军进入紧急装备状态,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各级司令部立即组织精干的指挥班子,进入战时指挥位置;各级首长要加强值班,及时掌握情况,并迅速报告;要抓紧反坦克武器的生产和布置,中央及各大城市的机关、学校、工矿企业要疏散到偏僻的农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