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冰点下的对峙_陈志斌/孙晓【完结】(21)

  “这个口号怎么样?”他问秘书。

  “非常好,而且很有针对性。”

  “是吗,你也这样认为。”

  勃列日涅夫拿起了电话:“柯西金主席吗?关于十月革命节的口号,我增加了一条了反核武器试验的,你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

  “我想这个问题,会不会引起中国人……”柯西金有些吞吞吐吐。

  “我们应该告诉中国人,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我们反对什么,我们支持什么,这一点他们必须要尊重我们的意见。”

  “那好吧,我同意这条口号,”柯西金的态度有点犹豫。

  勃列日涅夫没有放下电话,他以常人难以相信的耐心一个接着一个打了下去。

  “最高苏维埃主席,米高扬同志吗?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一下……对,对一句口号……”

  “苏斯洛夫同志,我想打扰你一下……”

  “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吗?十月革命节,就要到了……

  “请接一下乌克兰共和国中央委员会……”

  “你是格鲁吉亚共和国苏维埃主席田吗?伊万诺维奇同志,我们正准备在十月革命节提出一个重要的口号,想和您商量一下,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

  在两个半小时内,勃列日涅夫一连打了二十几个电话。不用说几乎所有和他通话的人都感到了他的平和,谦虚,安详,人们到处传颂着他的言行,人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列宁同志倡导的党内民主,又回来了。

  秘书走了进来凑到他耳边说:“中共中央来电,参加十月革命节的中共代表团团长是周恩来。”

  “他来了!看来中国人真要坐下来和我们谈一谈,周恩来,我们怎么对付他呢?”

  勃列日涅夫竟然显得有点紧张。

  五

  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苏共中央公布了新的领导人名单,勃列日涅夫任第一书记,柯西金任部长会议主席,米高扬留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中共中央以毛泽东同志为首联名向苏联新的领导人,发了贺电,苏联新的领导人也联名复电致谢。

  中国共产党为改善中苏两党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十月革命节47周年前夕,中国共产党又主动向苏联领导人发了贺电,《人民日报》发表了《在伟大十月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的社论,北京隆重举行了庆祝十月革命节的集会,中国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亲自出席了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举行的十月革命节招待会。

  与此同时周恩来总理又分别接见了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驻华大使,向他们表示我国打算派代表团去参加十月革命节庆典,利用这一机会和苏联新领导人接触,希望能改善中苏关系。

  1964年11月6日,苏联莫斯科列宁山国宾馆。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贺龙坐在靠窗的沙发一侧,对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刚才,我们去拜访了苏共中央的几位领导人,看来他们的态度有改变,还是友好的。”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太早,在原则问题上我们也不能让步啊,我们要争取说服他们,促成一个团结的局面,这个担子很重啊!”周恩来边说边看了一下表,又说:“马上要开会了,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贺龙点了点头。

  中国方面参加会议的有周恩来,贺龙,伍修权,刘晓,乔冠华等,苏联方面有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米高扬,苏斯洛夫等。

  会议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平静的,谈了一半便发生了争论。

  “赫鲁晓夫在位的时候,提出了1964年底召开各国共产党的国际会议。我们的意见是不是改一下,因为这是一个分裂的会议。”周恩来说。

  苏斯洛夫一本正经地说:“这个会不能改,也不能取消。”

  “为什么呢?”周恩来问。

  “这是各共产党国家集体商定的,无论如何不能改变。”

  “可是这并没有和中国共产党协商,我们认为开这个会是不合适的。”

  “你们可以不参加,我们还是坚持要开的。”

  周恩来看到苏斯洛夫僵持不下,便主动换了一个话题:“苏共二十大以来的路线是赫鲁晓夫一手搞的,我们建议进行适当的修改。”

  “这个也不能改。”柯西金说;“这是正确的。”

  这时,勃列日涅夫打断了柯西金的话,在此之前他一直也没有说话:“苏共二十大以来的路线,不是赫鲁晓夫一个人搞的,它是苏共中央集体共同制定的,是非常正确的路线,这是苏共的内部事务,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改变它是不切实际的。”

  周恩来仍坚持进行劝说:“二十大的路线是苏共内部的事,但是苏共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苏联同志不能不考虑,由此引起的中苏分歧也不能不考虑,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米高扬看了勃列日涅夫一眼,开始发言;“我知道你们最关心的是中苏关系问题,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苏共中央主席团,对苏中关系进行了研究,苏联对华政策没有任何改变,中国想与苏联友好必须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