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时刻来到了,轰炸机倾偏机翼,正在转弯进入靶区,于福海直起身子,从机长手中接过了飞机的一切操纵系统。
“要沉着,瞄准时间长一点。”李源一在一边鼓励他。
“零”时在迫近。5,4,3…… 0秒,“打开弹舱!”机长下达了命令。
9时59分10秒;一切准备就绪,于福海出奇地镇静,他屏住了气息,轻轻按动了投弹机关,随着飞机向上轻轻一蹿,机组人员的心也跟着“咯噔”一声,于福海通过瞄准具十字线,只见一个乳白色的光点直向靶心飞去。
“轰隆隆”惊雷震天,地动山摇。
于福海忍不住摇开遮光罩一瞥,只见靶标上空一个巨大的火球,在冉冉滚动,宛如太阳在脚下跳动,千刹那进裂开来,化作一片翻卷的火海,乌云在火海上升腾,整个天空都随之暗了下来……
“报告张爱萍总指挥,雷达测定,原子弹在距靶心上空40米处爆炸,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空投。”
“接总理办公室,报告总理,试验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轰炸机正在返航。”张爱萍接着向周总理报告了有关数据。
“很好,向你们祝贺,请转告机组人员,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祝你们安全返航,回去之后要很好地总结经验。”周总理对这次空投十分满意。
几天之后,李源一,于福海应邀与张爱萍上将同机到达北京。五月下旬的一天,他们两人分别收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请帖:
定于一九六五年五月三十日中午十二时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行便宴
敬请
光临
周恩来
试验成功的当天,新华社就向全世界发布了消息。这一消息在世界各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各国通讯社纷纷发表评论指出,中国已经有能力将原子弹用于实战,尽管仅限于飞机空投,但是在遭到核打击之后,使用这一手段进行还击,并非是不可能的,这说明中国已不再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
二
莫斯科列宁山苏共中央主席团别墅,电影放映大厅里坐满了人,勃列日捏夫坐在前排,旁边是他的女儿加琳娜,后排是柯西金,苏斯洛夫,米高扬。
放映的影片是被审查没有通过的故事片《红莓》,因为有些镜头命令删去,但导演坚决不同意,并巧妙地安排给政治局放映。
影片中的主角是一个刑事犯,他和女朋友一块去看望他的老妈妈,儿子躲在门后,听母亲诉说对儿子的期待,他没有勇气去见母亲,便跑到屋外,扑倒在一个破教堂的边上痛哭流涕……这些都是检查机关要求删去的镜头,但是当勃列日涅夫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流泪了,他不停地用手帕擦眼泪,加琳娜也呜呜地哭出声来……其它政治局委员们也都眼圈发红了。
在一边陪同观看的导演,激动得全身发抖,热泪盈眶,事后他对那些审查官们说:“你们知道吗,勃列日涅夫流泪了,他哭了,他哭得说不出话来。你们看着办吧,如果你们还想干下去的话!”
果然不久她们便得到了总书记的指示,这部电影的主角应该得到列宁勋章,影片也应该得奖。
电影刚放完,国防部副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匆匆走了进来。自从赫鲁晓夫下台之后马林诺夫斯基在中苏会谈中出言不逊,遭到了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抗议,勃列日涅夫正想以此为由,将国防部长易人,换上自己的亲信格列奇科只是他比较小心,不想搞得锋芒毕露,正在等待时机。
“据刚刚收到的消息,中国进行了一次飞机空投原子弹的试验,从我们的卫星发回的照片看,空投十分精确,证明他们的技术很高,中国已经有能力使用原子弹了。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国土防空要抓紧重新布署。”格列奇科将一叠照片放在勃列日涅夫面前。
“他们用的是什么飞机?”
“是中国自己生产的轰炸机,性能可能比我们的图16好一点。”
“飞机还不是很先进的,我们任何一种机型的歼击机都可以拦击它,而且还有导弹。”勃列日涅夫显得不以为然。
“如果中国从第三国进口新的飞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勃列日涅夫一时无语,他反问格列奇科;“你说怎么办呢?”
“那是不能允许的,这是对苏联的态度问题,当然目前从西方国家来看,还不会有哪一个国家,愿意与中国做这样的交易。”
“法国怎么样?”
“你是说戴高乐,他对中国是有一些看法和别人不一样,但是这仅仅是看法不同而已,他可不是一个愿意冒险的人。”
勃列日涅夫点了点头,看来他对格列奇科的分析比较满意,好像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突然他又想起了什么:“你们的导弹呢?如果中国人将核弹装到导弹上,那早会怎么样呢?”
“中国人还没有这种技术,他们还没有能打到莫斯科的中程导弹。”
“这一点能够肯定吗?”
“我想可以肯定。”
这时电影又开始了,这一次放映的是《静静的顿河》,这部片子早在1957年就放映过,是勃列日涅夫非常喜欢的影片。
电影刚放了一半勃列日涅夫又一次哭了,他呜咽着说:“格列鲍夫的演技真是太好了,你不可能不被感动,你也不可能忘记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