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冰点下的对峙_陈志斌/孙晓【完结】(4)

  一辆黑色奔驰轿车,无声无息地驶入克里姆林宫的大门。当一个穿黑呢子风衣的官员走下汽车的时候,警卫马上就认出了他:“你好,阿朱别依同志!”

  “你好,基洛夫中尉,今天又是你值班。”阿朱别依同基洛夫握了握手,信步踏上了长廊的红地毯。他一连穿过三道高大的拱门,来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厅的门前,驻足观望,对面是叶卡捷琳娜大厅,大厅的正前面挂了一幅描写瓦西里·焦尔金的油画,这个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即是英雄人物又是喜剧式人物的苏联士兵形象,是斯大林特别喜欢的,这幅油画也是斯大林命令挂在这里的。

  阿朱别依望着焦尔金的脸,发出一声冷笑。

  A.I.阿朱别依60年代在苏联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是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的女婿,政府主办的国家第一大报《消息报》的主编。他不仅可以自由地出入克里姆林宫,在“小白桦”商店里选购物美价兼的商品,出席欢迎外国元首的招待会,还能够左右社会舆论,参与政界角逐,同苏联上层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现在手里拿的是一部长诗《焦尔金游地府》的手稿,这是讽刺斯大林官僚政治的又一部力作。他马上要见赫鲁晓夫,请他审定。

  阿朱别依推开了赫鲁晓夫办公室的大门,赫鲁晓夫坐在中间的沙发上,他的左边坐着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谢米恰斯特内,右边是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元帅。

  赫鲁晓夫正兴致勃勃地侃侃而谈:“我请你们计算一下,有一只骆驼从莫斯科出发,它一天走50俄里,多少天才能够走到中国的北京?”

  “总书记同志,这是一道计算题,不过我不明白,这只骆驼是沿着公路走呢,还是像在地图上那样一直走下去?”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直皱眉头,显然他没有听明白赫鲁晓夫的话。

  “我想怎样走都可以,关键是目的地是北京。”

  谢米恰斯特内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只骆驼就是走到了北京,它也会饿死的,因为北京没有可以给它吃的东西!”

  “它无法穿过雪山和荒无人烟的沙漠,特别是在气候恶劣的中亚地区!”

  “马林诺夫斯基同志,你的耽心是完全多余的,它可以平安地穿过中亚,从我们的哈萨克共和国进入中国的新疆,它立刻就会被中国人撕成碎片,因为中国人现在只能吃到清水煮白菜,这是毛泽东为每个中国人订的食谱。”赫鲁晓夫话音未落,马林诺夫斯基和谢米恰斯特内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连阿朱别依也跟着笑了。

  “现在骆驼并没有去,可中国人却跑来了,因为他们没有饭吃,几个人穿一条裤子!”赫鲁晓夫得意地晃着他那发光的脑袋。

  “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人一天也活不下去,这就是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毛泽东是个农民,地地道道的农民,搞社会主义建设他不行,过去新疆一直是苏联托管的,交给他们现在已经乱了吧。”赫鲁晓夫自负地摆了摆手。

  谢米恰斯特内用手梳了一下额上的长发,不慌不忙地说:“上个月刚刚发生的大量中国人从新疆进入中亚几个共和国的事件就说明了中国已经背离了社会主义,当然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伊犁和乌鲁木齐的领事馆,还有‘苏侨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派遣了一千多人,先后在伊犁,塔城一带散发了十余万张苏联侨民证,应该说这些人是作为苏联公民回到自己的祖国的。”

  “不要小看这件事的影响,苏联的力量和吸引力就表现在这里,我们有能力对付中国发生的一切事情。“说到这,赫鲁晓夫的脸上绽开了一丝笑容:“我过去说过,我反对乱发奖章,像供给一样和口粮一块发,但是这一次,我要授给你和你的同志们劳动勋章,红旗勋章,还有列宁勋章,谢米恰斯特内同志,你还满意吗?”

  “为祖国服务!”谢米恰斯内笑着回答。

  “阿列克赛同志,你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消息?”赫鲁晓夫转过脸来望着阿列克赛·阿朱别依。

  “是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

  “啊,是可爱的焦尔金,读一下好吗?”

  阿朱别依打开了诗稿,抑扬顿挫地读了起来……。

  二

  1962年4月初的一天,中国新疆乌鲁木齐,春风吹拂着坚硬的冻土,路边厚厚的积雪已开始融化,白杨树鹅黄色的嫩芽挂在枝头,草地上出现了一层淡淡的翠绿。

  天刚蒙蒙亮,乌鲁木齐军区大院里一片静寂,正在值班室值班的军区保卫部保卫科长岳耀礼,听到办公大楼外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他跑出门去,见大门口停了一辆吉普车。

  “一大早这是上哪去?”他问司机。

  “这是祖龙泰耶夫副参谋长要的车,到伊犁去有紧急任务。”

  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祖龙泰耶夫手提皮箱,匆匆从办公楼里走了出来。

  岳科长忙迎了上去:“首长,您一个人到伊犁去?”

  “怎么,不行吗?”

  “不,不…我是怕首长路上不安全,要不要派个警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