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们纷纷伸出了姆指,气氛比早先热烈了许多。
“理查德,”一位同学说,“我们不称呼您总统,您介意吗?”
尼克松高兴地:“不,我很喜欢,因为这样称呼很亲切,好像我年轻了许多,同你们一样,大学还没毕业。”
同学们顿时欢笑起来。
有位同学扳住尼克松的胳膊问:“你认为莫斯科怎么样?”
马诺洛在旁边吓了一跳,恨不得揍那家伙一拳。总统的胳膊是可以随便乱扯的么?
尼克松很认真地说:“我感觉那儿是灰色的,楼房、街道、甚至空气,如果你们想了解俄国,那就必须去列宁格勒,那是个引人入胜的游览地,那里的人民受中央政府的控制不太严厉,性格开朗,比较容易交流感情。如果论城市的美丽,布拉格和华沙在建筑的美观上要远远胜于莫斯科……”
一位黑人姑娘问:“总统先生,在你走访过的众多国家中,你对哪儿感受最深?”
尼克松毫不迟疑地说:“海地,在拉丁美州的国家中,那儿是最贫穷的,没有美丽的城市,也没有名莱佳肴,但是那儿的人民有一种尊严,一种十分动人的风度,我还想再去看看他们,如果有机会的话。”
“我们去俄国,能获得签证吗?”一位同学用挑战的口吻提问道。
“我想这不难办,如果有困难,可同我的办公室联系,我一定帮忙。”
“如果我们在那儿定居,不再回来呢?”
尼克松严肃地:“你尽可以自由选择。我知道,你和你的伙伴对我们的政策感到失望和气愤。我也不能强迫你们改变观点。我只希望你们的反对情绪不要变成对国家的盲目仇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缺点,但却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如果对此有怀疑,可以到护照办理处去看看。你会发现申请出国定居的几乎没有。而在国外,你不难看到申请入境的人排着长队……”
也许是尼克松触及到了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同学们都认真地思索起来。
一位留大胡子的学生问:“总统先生,我很高兴今天见到您,请允许我再提一个问题,如果全世界都发生了邀请,您最先考虑去哪个国家呢?”
“中国,我十分希望在我执政期间访问中国,那是一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那是一个最伟大而又最众多的民族。如果我去不成,我希望你们一定要去……”
也许是学生们的直率和纯真,引发了尼克松真实的情感,他望着东方青玉色的晨曦,陷入了心追神往的遐思。
尼克松和马诺洛回到白宫的时候,发现基辛格在总统办公室里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总统阁下,离大选的时间还有两年半,没必要现在就急于拉选票吧?”
半年多的合作,尼克松已经摸透了这位博士的脾气,便直切正题地说:“说吧,亨利,碰上了什么麻烦事?”
基辛格从公文夹里拿出十几张写满字的纸,放到办公桌上。
“看看吧,苏联想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尼克松直觉头皮发炸,胸口被重锤狠狠槌了一击。
“昨晚多勃雷宁先生同我深谈了一夜。克里姆林宫的几个家伙决定用核导弹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现在他们来征求我们的意见……”
“不行,绝对不行。我们在亚州有25万军队。一旦动用了核武器,光核污染就会把我们的25万军队毁掉……”
尼克松一边翻看着多勃雷宁与基辛格的谈话纪要,一边惊愤地说。
“还有大气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数百万也许是上千万平民的死亡。最可怕的是,一旦让他们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整个世界就会颤颤悚悚地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到那时候,美国也会举起白旗的。我们都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这就是魔鬼的力量。”
尼克松焦躁地在办公室里转了几圈后,逐渐冷静下来,“如果我们不同意,他们敢独自动手吗?”
“我也在用这个问题问自己。我想,如果我们坚决反对的话,他们也许不敢贸然行动。问题是第二轮限制战略核武器的谈判即将开始。如果因为这件事,把刚刚和解的一点信任冲掉的话。恐怕又要倒回核竞赛的老路上去,不堪忍受的军事费用还要增加,在越南和中东的冲突也必将升级。这样会把我们逼上绝路……”
尼克松决断地说:“我长时间地考虑过了,在这场大三角的争斗中,我们一定要中国去掉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中国虽与我们意识形态不同,但没有扩张的野心,而且他们的潜在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应该把他们置于我们的核护伞下。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基辛格郑重地点点头,“阁下,我想先去睡一觉,下午再答复你。”
“漫天奇光异彩,有圣灵逞威;只有一千太阳,才能与其争辉……我是死神,是世界的毁灭者。”
整整一个上午,尼克松都觉得神思恍惚,连预定的与莱尔德、惠勒、霍尔德曼、埃列希曼讨论越南问题的会议都推掉了。印度圣诗《哈加瓦基达》中的诗句总在他脑海里萦回。他仿佛听到了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荒漠中的震耳欲聋的巨响,看到了那个耀眼刺目的火球。它如太阳般急速飞升,在4万英尺的高空,形成巨大无比的蘑菇状烟云。飓风在沙漠上狂奔,大地在怒吼中颤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