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飞4点整,基辛格神色倦怠地来到白宫总统办公室。
“阁下,我和几位助手讨论了一上午,实在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我们只统一了几个要点。
一、只要我们反对,苏联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因为这既不符合国际宪章,也违反了我们的秘密协定。
二、我们反对的理由,最好只强调美国的利益,而不要涉及中国。因为过多的涉及,一方面会把美、苏关系搞僵,使缓和的局面彻底毁掉,另一方面也会伤害中国的尊严。
三、应该设法将苏联的意图早日通知中国,使他们有所准备,制定必要的应变措施。最后这一条比较难办,我们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而且30年来,我们一直采取了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还夹着一个台湾问题,双方的领导人积怨甚深,戒备心理特别强烈。虽然近来有所变化,但我们从头号敌人降为二号敌人,实在也没有太大的区别。直接告诉他们,他们非但不会相信,反而会以为我们在玩弄什么花招。到那时候我们可就太狼狈了……”
尼克松说:“我前不久访问罗马尼亚和亚州五国时,齐奥塞斯库和巴基斯坦的叶海亚汗都表示愿意帮助传递消息,可不可以借用他们……”
基辛格摆摆手说:“这种传递方法保险系数太小,而且一旦泄露出去,会让人感觉到这是一场政府首脑间的密谋。”
尼克松拍拍脑门:“可否走民间的路子,让一家不太显眼的报纸把这个消息摘出去,美国无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无法怪罪我们。他们从我们的泄密事件中捞到的好处太多了。”
基辛格赞同地说:“我这就去办。但愿中共领导看到了这则消息,千万不要随手扔掉才好。”
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用醒目标题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内文:“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巡航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这篇报告,中、美、苏三国首脑都看到了。当然,看到后的心情是各不相同的。
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
尼克松静观事态的发展。
而毛泽东不得不痛苦地把中国转向战时体制。使得以后的几年中,中国经济的缓慢发展变得更加步履蹒跚。
三
八月末的北京,气温依然高达37.8°,中南海里,一阵阵聒噪的蝉鸣,更令人感到闷热无比。
紫光阁五承殿里,正在召开一个重要会议。
百忙中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亦参加了今天的会议。
由于形势格外的严峻,几位老帅的面容也出奇地凝重。他们在为面临生死存亡紧急关头的共和国,寻求一条安渡危急的求生之路。
此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则一点也不为过。
三月珍宝岛事件发生以来,中苏关系日趋紧张,武装冲突日益加剧,这已成为周恩时无时不忘的一块心病。文革折腾了三年,国家已是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如果再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胜利的信念固然重要,结局或许会像外电评论的那样,“中国会成为苏联的越南。”……“苏联将陷入中国人民的游击战的海洋。”……“中国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将苏联军队吸干。”……可是中国呢?人民将要遭受多大的苦难?20年的建设成果会不会毁于一旦?这种高昂的代价能轻易付出么?
出于对世界大政治变化的精辟理解,周恩来认定陈毅提出的与美国改善关系的主张是一着奇妙的好棋。它既可以遏制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稳定各种势力间攻守平衡的框架,增强中国的安全系数,又可以改善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经济的和平时期创造条件。作为美国,他认为同样可以获得得上述的种种好处,因此没有理由不这样做。
他注意到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已经不止一次地在讲话中“呼吁中美恢复会谈”,宣布“美国不是要改变对大陆中共的政策,而是要改变中美两国的关系,”表示“在某个时候,我们即使单方面的采取措施,我们也将努力……”
前不久,周恩来极有兴趣地看了曾经担任过美联社驻莫斯科记者索尔兹伯里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文章中说;“……在中苏冲突中,给了尼克松一个大好的机会一使他能成为像样的历史人物的机会;当然,也存在着巨大的危险性,尼克松得下巨大的赌注。一旦中美接近,将使世界的政治形势产生结构性的变化。”
周恩来极欣赏这篇文章,不是因为他的文笔,而是他判定形势,改变世界的头脑,如果他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政治家,或许会有惊人的作为的。
周恩来用他丰富的阅历和睿智的明目,早就识透了风云变幻中的关键。
但是由于越南战争,朝鲜半岛上的对立……尤其是事关中国根本利害的台湾问题,中美两国都没有向前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