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酸心,不只是为大清,更多的是为李鸿章。谈判桌上,伊藤博文耍的就是二百五:“为免彼此争论,空耗时日,唯有同意与不同意两句话!”也就是说,老头儿只有点头yes摇头no的权利。后来就连这点头与摇头都有些难了,老头儿回住处的路上,被日本一愤青小山丰太郎一枪击中左目。当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前来看望时,老头儿在病床上眯着未受伤的一只眼乞求对方:能不能快点开始谈判?
老头儿的傲慢于此荡然无存!
可能正因为这一点,一年之后的李鸿章在见到俾斯麦时才会不耻下问:“欲中国之复兴,请问何之善?”“然则为政府言,请问何以图治?”没想到俾斯麦给了老头儿一个德国特色的回答:“首在得君专,得君既专,何事而不可为?”德国刚刚统一于铁腕之下,当然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可是中国的老太后还不够专吗?难能可贵的是,那么专的老太后,始终对李鸿章充满了信任。能在老太后手下得以善终,已经够幸运了!
历史也给了李鸿章一扇精彩的窗户,这窗户就是他晚年的游历欧美,可是傲慢的老头,只发现了欧美的器物之美。他发现不了器物之后的东西,所以,他搞了半辈子的洋务,用杨小凯先生的术语来讲,失败的根源还在于“后发劣势”!
李鸿章旅游到英国,对英国的一架缝纫机都能着上迷,并不惜重金,给老太后购回一台!我觉得他忽略了最不应该忽略的一件东西——他在代表西方民主制度的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
毕竟是大清的栋梁,老先生骨子里还是傲慢的!
第20节:林则徐的睁眼(1)
林则徐的睁眼
咸丰与僧王的愚昧,并不是个别现象,相反,他们应该是清朝统治阶层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长期的闭关锁国,虽然达到了愚民的目的,但是对统治阶层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愚昧呢?大清政府不傻,搞出个“夷夏之防”,只开广州一市为特区,准许洋人在广州一口通过中方设置的不官不私非驴非马的十三行进行交易。即使这样,政府也仍不放心,乾降二十四年(1759),两广总督李侍尧制订了《防范外夷规条》五项,又称《防夷五事》。嘉庆十四年(1809),清政府再订立《民夷交易章程》;道光十一年(1831)又颁布了《防范夷人章程八条》;道光十五年,清政府又通过了由两广总督卢坤、广东巡抚祁贲、粤海关监督彭年乃等共同拟订的《防夷新规八条》。
清政府历次颁布的防夷措施可以归纳为如下九条:一、兵船须停江外,不得进入虎门。二、妇女不得带到商馆;枪矛或其他武器也不能携入。三、行商不得向外国人欠债。四、外商不得雇用华籍仆役。五、洋人不得乘轿。六、洋人不得在江中划船取乐。每月中有3天,可以结伴在通事护送下到花地(对江的花园)放风,通事对他们的一切轨外行为要负完全责任。七、洋人不得呈递禀帖;如有陈述,必须由行商转呈。八、居住在行商商馆中的洋人,应受行商的约束和管理。他们买货必须由行商经手;这原本是想防范内地奸民欺骗和教唆他们的,后来居住行商商馆的外商竟不许自由出入,以免他们与内地奸民贸易和私相勾结。九、在规定季节之后,洋人不得逗留广州,必须在他们的货物卖完和船装好之后,回国或前往澳门。
事实上,在清朝特色的体制下,这些所谓的条规执行得并不到位,当然,洋妇不得进城是始终如一地执行着的。因为洋女人太恐怖了,她们公开与男人在大街上搂搂抱抱的镜头,对于广州市民之心灵的撞击,不亚于原子弹对广岛、长崎之市民的撞击。
如果说,以上条款只是政府防范小民百姓被夷人所欺的话(事实上直到后来,有关境外消息,百姓们仍然是只能接触那些被过滤过的),那么另外一条就令人不得其解了:政府规定所有的大清官员不得与夷人直接接触!这一切,导致大清官民“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这种幸福最终被夷所打断。
大清历史上第一个搞夷务的,当是林则徐了。林则徐到广州禁烟,不得不搞夷务了,但是这种夷务只能是隔山打虎:天朝不许官员与夷官直接接触,所以我们看到的情形是,林公只能招募大批所谓的“汉奸”(按那时的风俗,通夷语,当然就是汉奸了),让他们给自己翻译澳门出版的报纸杂志,这成为林公睁眼面对世界的第一窗口;第二窗口便是林公亲自招见夷方民间人士,包括遇难被救的夷水手,林公都不耻下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走马观花式的睁眼,其效果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显示在他给皇上的奏折中:
一、“夷兵再多,也不会超过万人之数,而内地兵勇用之不尽……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剿灭呢?”(林公的这个思维,与明朝太监王振挟英宗亲征也先相类似,英宗之所以敢跟着王振一块儿出征,就在于王振说人家蛮荒之地,人烟稀少,咱们这边光吐唾沫就能把也先淹死云云。看来,人多力量大的思维,自古有之。)
二、“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白来送死。”(教材上说,中国是世界上冶铁业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并于西汉末年,即已发明炼钢技术,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让我很纳闷,不知道咱那领世界之先的钢都用到什么领域了,竟以为夷的钢船是用粘胶粘的,战争是过家家么?(麦天枢:《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第193—194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