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所谓的外交政策,被郭嵩焘用十二字加以概括:“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因为愚蠢而行蛮,行蛮不逞则使诈,使诈不成则跪地求和。清廷“不揣国势,不察敌情”,却轻起衅端,结果必是割地赔款,“贻祸天下”。
而郭嵩焘之所以被推到驻英公使的火炉上,还跟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马嘉理事件有关。这一年,英国军官布朗率领一支“探路队”经过云南前往缅甸,随行的翻译官马嘉理持有总理衙门签发的外交护照,依循国际惯例清朝地方官应该保护他的生命安全。马嘉理一行拜见云南巡抚岑毓英时出言不逊,岑毓英怀恨在心,表面上热情款待,派兵护送出境,暗地里却指使副将李珍国在腾冲伏兵截杀,结果马嘉理等六人被打死。事后湖广总督李瀚章、刑部侍郎薛焕来滇调查,岑毓英又谎称马嘉理为当地土人所害,审问时串通翻译构陷不懂汉语的土人首领,企图推卸责任。英国公使威妥玛经过长达一年的深入调查,将此案弄了个水落石出,掌握充足证据,于是向总理衙门提出赔偿、免厘等六项要求,并以下旗绝交、对华开战相威胁。结果大家当然知道,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并且还得派人跑到英国给人道歉去。
郭嵩焘就是政府派出的道歉代表,同时,由于他在政府里算是懂得外交的,所以,道完歉就不准回来了,就地任驻英公使。能做出这种行径的人,在当时的一些人眼里,堪称民族败类,“廷臣皆视此为大辱”。曾经有人问大学士阎敬铭(当时为数不多的清官之一):“当今有谁会办外交?”阎敬铭的回答是:“焉有正士,而屑为此者!”那倒是,慈禧太后的大学士徐桐,见到洋人就以扇蔽面,那才叫爱国情操!郭嵩焘翰林出身,却去搞外交,在时人眼里,比大家闺秀做妓还要不堪,所以,时人送其一副对联: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见容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这还不算,郭嵩焘家乡的一批爱国士绅竟然要“毁其家室”,郭嵩焘也知道这外交不好玩,几次向政府要求改派他人并装病不去,奈何慈禧就相中了他,1876年,郭嵩焘上任去了。
清政府的外交,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郭嵩焘到了英国,才发现笑话闹得不少:第一,政府根本没有给他颁发驻英公使的国书,他就这样扛个光脑袋就去了!第二,一个光脑袋还不行,还一下去了俩光脑袋。当时的国际惯例,驻外公使仅有一人,可清政府还给郭嵩焘派了个副使刘锡鸿!
郭嵩焘出使前,总理衙门要求他将外国见闻记录下来,送达政府,以作了解。总理衙门将其日记编辑成册,这就是郭嵩焘的《使西纪程》。没想到大臣们看后,大怒,认为郭崇洋媚外不说,且“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政府一看,赶忙把《使西纪程》毁版。与此同时,原先的驻英副使刘锡鸿也出来揭发郭嵩焘乃是大“汉奸”,罪状总计十条。比如穿洋人的衣服、跟洋人握手、学洋语、听洋戏等等。
至于刘锡鸿本人,作为大清的第一代外交家,似乎只发现了“英人无事不与中国人相反”的一面:“论国政,则由民而及君;论家规,则尊妻而卑夫;论文字,则由左而至右;论书卷,则始底而终面;论饮食,则先饭而后酒。”为何如此相反呢,刘外交想到了地圆学说:“盖其国民居于地轴下,所载者天下之天,故风俗制度咸颠而倒之也。”
总之,在刘锡鸿与国内爱国者的攻击下,郭嵩焘发现,自己的外交是干不下去了,不等三年任期期满,即请求回国。1879年,政府让曾纪泽接替他的职务。
曾纪泽就不怕落个汉奸名声?非也,他跟他老爹学的,极谨慎,由于身兼英法大使,所以出使前给法国使馆一封信:“现在极要一事,须与台端一商者:贵国为秉礼之邦,泰西各处礼仪,大半依据贵国所行以为榜样。中国遵至圣孔子之教,亦以礼仪为重,然道途太远,风俗亦异;是以彼此仪节,迵然不同。一切细故末节,尽于通融办理;惟宴会一端,尚须斟酌。泰西之例,男女同席宴会;凡贵重女宾,坐近主人;贵重男宾,坐近主妇……中国妇女若与男宾同宴,将终身以为大耻……鄙人此次挈妻子同行,拟请足下将鄙人之意,婉达于贵官议礼大员之前。中国公使眷属,只可间与西国女宾往来,不必与男宾同拜,尤不肯与男宾同宴。即偶然有公使至好朋友,可使妻女出见者,亦不过遥立一揖,不肯行握手之礼。中西和好虽殷,吾辈交情虽笃,然此一端,却系中国名教攸关。不必舍中华之礼,从泰西之礼也。若蒙足下从中委曲商酌,立有一定规矩,则将来中国公使挈眷出洋者,不至视为畏途,实与彼此通好长久之局更有裨益。”
看了曾兄这长长的信,真替他头疼。男女受授不亲啊,你说人家出使在外为国尽忠吧,居然还得倒贴妻女,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老外握了红酥小手。做这样的外交官,也真叫个难!
第24节:托马斯-斯当东的见证
托马斯-斯当东的见证
1793年,马戛尔尼为首的700人组成的使华团里,有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年仅12岁,名叫托马斯?斯当东。他在使团里的职位是见习侍童,具体任务就是,当马戛尔尼被大清皇上接见时,负责给他提骑士斗篷的下摆!小人儿的爹是这个使团的副使,名叫乔治?斯当东。如果说马戛尔尼是当时欧洲舞台上非常活跃的外交家的话,那么这个副使也不含糊: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法学博士。老子不含糊,儿子当然也不弱。来时的路上,就这个小人儿学会了中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