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7年,达赉逊长子图门继位,号“扎萨克图汗”,大汗的权威有所恢复。对于各部的控制加强,并颁布法典形成内政外交的统一。同时征服了达斡尔人和今鄂温克族先民额里克特人。①
1592年,图门长子布延继位,号“彻辰汗”,汗权再次衰落。除了本部察哈尔之外,已经到了“政令不出午门”的地步。布延甚至做了出示元朝传国玉玺来让各部承认自己是共主的事情,可算可笑复可悲了。
1604年,布延去世,因为长子莽古斯早逝,便由长孙林丹巴图尔继位。
达延汗后,蒙古大汗的权威日益下降,有些时候只能控制察哈尔万户。到布延彻辰汗时,蒙古大汗便仅仅是名义上的。他们是“蒙古可汗”还是“察哈尔汗”?
历任可汗都要选择前者,为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林丹汗便是为之奋斗终生并恨水东逝,成为北元蒙古的末代大汗。
最终的结局,发生在达延汗去世109年后。
〖①萨囊彻辰:《蒙古源流》卷六:“由珠尔奇特、额里克特、达奇鄂尔三部落收取贡赋,俾大众安戬”。本章一、二部分诸细节,均出于《蒙古源流》,没有分别单独加注〗
第四章 将刀剑付与香烟烛灰——俺答汗的佛缘
〖作为当事者,俺答汗绝不会想到,自己征战一生,留给后人的却是寺庙经文,青灯黄卷。〗
达延汗在分封诸子时,大部分儿子的属民和领地都集中在左翼三万户中,他希望用这样的方法来巩固汗廷实力,加强大汗的权威。但是,游牧国家的稳定往往要取决于领袖人物的能力,无论实现安排得多么妥当,如果领袖能力不济,便会迅速衰落。
达延汗去世于16世纪初。而在他去世后的整个16世纪,蒙古人中最为引人注目,取得功业最大,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不再是传承不休的可汗,而是一个被可汗册封的小汗,是原本用来拱卫汗廷的屏藩之长。
他便是掌管右翼三万户济农、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的次子——俺答。
一、争位
1508年2月1日,俺答出生于巴尔斯博罗特的宫帐中。
蒙古人以多子为福,贵族尤其希望子嗣兴旺,身为掌管右翼三万户济农的次子,俺答一生下来,便备受宠爱。
1516年,俺答的祖父,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病逝,各部贵族和首领一起为可汗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只有八岁的俺答也跟随父亲参加。
因为巴尔斯博罗特是达延汗在世儿子中最长者,整个葬礼便由他主持,看着祖父死后的风光和父亲主持丧仪的威风,俺答幼小的心灵中“大丈夫当如是焉”的雄心油然而生。
而随后的事情,更让俺答大受震撼。
因为达延汗的长子图鲁博罗特早逝,按照达延汗的遗嘱,其嫡孙,图鲁博罗特长子博迪继承了蒙古大汗汗位,可是,博迪年纪幼小,巴尔斯博罗特凭借自己长辈的身份以及掌控右翼三万户的强大实力,逼迫博迪让位,自任可汗,号“赛因阿拉克汗”。
这是一次没有流血的政变,如果人们都承认了既定事实,蒙古的历史便会向另一个方向演进,今后百余年也不会发生众多大事。
可是,达延汗所订立的法统早已深入人心,各部贵族和大臣都反对巴尔斯博罗特的篡位,只是因为博迪年幼而暂时隐忍。
三年后,博迪已经成年,在众多大臣的簇拥下祭拜八白室,并对巴尔斯博罗特说道:“你当年趁我幼小之际,非礼地窃据可汗之位,而今你若肯向我朝拜,我便宽恕你!”巴尔斯博罗特知道自己如今已经没有了占据汗位的理由,如果动兵也没有取胜的把握,只好向侄子跪拜,取消汗号,归政于博迪。
不久,巴尔斯博罗特便在抑郁中一病不起,右翼欲图占据汗位的努力也随之风流云散。
父亲的赍志以殁,让尚未成年的俺答心灵上留下了厚重的阴霾,日后,他的种种作为,无论是努力还是放弃,都不得不说与这件事密切相关。
二、封汗
“阿剌克汗”博迪在历史上的出场虽然比较孱弱——被长辈篡位,但在复辟成功后,很快便展现出不逊于祖父的强硬。
巴尔斯博罗特病逝后,长子衮必力克承袭“济农”之位,俺答和其他几个兄弟也各有封地。而分封制最大的特色便是,每当出现再分配的时候,总会有摩擦的冲突,右翼三万户有些动荡不安。
消息传到汗廷,科尔沁诺颜摩罗齐进言道:“右翼诸部逐渐坐大,对汗廷没有丝毫好处,不如将之拆散,合并于大汗直属万户中。”对于被夺走汗位余怒未消的博迪汗采纳其言,暗中布置人马,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右翼三万户。
正在博迪汗紧锣密鼓的安排攻打右翼之时,他的母亲安桑太后闻讯,将他召到面前劝道:“你的祖父(达延汗)当年征讨右翼叛乱后,对于蒙古人自相残杀已经深恶痛绝,提出当年40万户蒙古如今只剩6万户,如果再遭残破,即使成为天下共主,又有什么乐趣?你现在要攻打你的兄弟,且不说你三叔的几个儿子都骁勇善战,你未必能够取胜,即使取胜,你祖父打下的基业也会毁坏殆尽,那时候,你有什么面目去见祖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