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迪汗听了母亲的劝告,停止了行动。老妇人的一席话免除了蒙古内部一次严重的内讧,也让俺答没有在立足未稳时便遭到打击。随后,博迪汗开始主动加强与右翼众堂弟的联系,免除猜忌,俺答也开始了自己的征战。
作为中兴之后的第二任可汗,博迪汗仍是将明朝和卫拉特作为自己的头号敌人,内部的纷争平息之后,博迪汗开始向明朝用兵。
从1521年开始,博迪汗多次进攻明边,1523年甚至攻打到北京密云附近,虽然未能对明朝造成实际威胁,但也让大明皇帝损兵折将,头疼不已。
而正当博迪汗乐此不疲地骚扰明边时,后院突然起火,由大汗直辖的左翼三万户之一的兀良哈万户,扯旗造反了。
兀良哈万户是达延汗所封六万户中唯一一个没有由其儿子管辖的万户。这大概是为了表彰其在平定右翼叛乱时立下的显赫战功。但兀良哈众首领借此居功自傲,屡屡不服汗廷管束,不断地与其他万户发生摩擦。
1524年,兀良哈万户的诺颜突畦、格儿博罗特起兵攻打喀尔喀万户,汗廷派使者调解也完全不理。这样的行为,已经是公然叛乱。
颇有乃祖之风的博迪汗立即采取行动,亲自率人马前去平定,右翼济农衮必力克以及俺答也率军协助。这一年,俺答年仅16岁。初出茅庐便表现不俗,在巴勒吉地方(今蒙古国肯特省北部巴尔吉河流域)大败兀良哈军,“大有掠获”。
但兀良哈万户人口众多,势力庞大,一次战胜并不能使其伤筋动骨。博迪汗于是在1531年、1533年又连续两次进攻兀良哈,俺答每次都率军参与,功勋赫赫,而且获得了大量属民和财物,自己的实力不断壮大。
1538年,博迪汗几乎调集各万户所有精兵第四次征讨,已经残破不堪的兀良哈再也无法抵挡,突畦、格儿博罗特等诺颜率部投降。
博迪汗这一次终于过了一场拆分重组的瘾,召集所有贵族在汗廷举行庆功宴,等所有人都酒足饭饱后,便下令将与会的兀良哈大小首领全部处死。然后与其他万户的堂兄弟们彻底将兀良哈万户拆分,所有属民化整为零并入其他五万户当中。
除了大汗直属的察哈尔万户之外,在这次大兼并当中最得益的,便是战功最高的衮必力克、俺答和他们的四弟伯斯哈尔,他们分得属民最多,顿时成为了“暴发户”。非但如此,博迪汗还赐予他们汗号,分别为“默尔根汗”、“索多汗”和“昆杜伦汗”。
从此,俺答便成为了俺答·索多汗,通称俺答汗。虽然这只是拱卫蒙古大汗汗廷的小汗,但俺答从此便有了汗号,有了自行其是的充分理由。
博迪汗的这次册封是为了进一步拉拢右翼诸万户,让他们不再觊觎大汗汗位,可惜,他最终还是会后悔不迭。
因为,他给俺答的,不仅仅是一个汗号,而是他夺取蒙古最高统治权的一个阶梯。
三、西征
在与兀良哈的征战中,俺答汗已经将自己的部落经营的兵强马壮,在拆分兀良哈万户时又获得了更多的属民。这样一来,除了大哥衮必力克之外,他成为了右翼三万户最强大的贵族。
不久,俺答汗便兼并了四叔阿尔苏博罗特的土默特部,仅留了一个鄂托克给他的儿子。土默特部占了蒙郭勒津万户的大半,俺答控制了土默特部,也就间接控制了蒙郭勒津万户。在这之后,右翼三万户中便出现了土默特万户,而蒙郭勒津万户则不再为人们提起。
有了这样的实力,又有了大汗赐予的汗号,俺答汗开始了以拱卫汗廷为名义的东征西讨。
当年达延汗评定右翼叛乱,亦不剌、满都赉虽然败死,但其残部却与卫拉特的也力克部合流,在青海、河西走廊一带盘踞,将那里的曲先、罕东等蒙古卫蹂躏得四处逃亡,成为西部一大势力,被称为“撒里畏兀儿”,多次向东侵扰。
俺答汗首先将他们作为自己的主要打击目标,与大哥衮必力克多次发兵西征,撒里畏兀儿的首领卜儿孩抵挡不住,所部几乎解体,被迫将女儿奉献给衮必力克换取暂时平安。从此,右翼三万户的势力扩展到青海一带。
1542年,右翼三万户济农、“默尔根汗”衮必力克去世,虽然他的儿子继承了济农职位,但在强大的二叔面前只有俯首帖耳的份。俺答汗遂成为右翼三万户实际上的首脑。
既然成为首脑,便要作出比前任更杰出的成绩才行。1543年,俺答汗率领土默特、鄂尔多斯两万户军队渡过黄河,穿越星忽拉(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忽热乡所在地)山口,绕道贺兰山再经古浪所(今甘肃省古浪),穿过黑松山(今甘肃冷龙岭)从扁都口进入青海,继续征讨蛰居在三角城(今青海省海晏县治)一带的卜儿孩。
此时的卜儿孩虽然已经没有多少抵抗意志,很快投降。但已经习惯自由自在的撒里畏兀儿人却不愿意就此臣服,与俺答汗所部发生激烈交战,混战中,俺答汗腿部受伤,为了不动摇军心仍端坐马上指挥作战。属于自发作战的撒里畏兀儿人没有统一指挥,终于不敌军令严明的讨伐军,逐渐溃散逃遁,其余均缴械投降。俺答汗敬佩他们的英勇,没有处罚他们,将他们归属自己的幼弟恩克迪尔岱青管辖。
青海、河西走廊一带完全纳入俺答汗的势力范围。在他回师后,将大量缴获的财物奉献给博迪汗,这既是炫耀,也是一种威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