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休养生息,噶尔丹颁布一系列敕令,命令招抚部众,奖励畜牧和耕种,并命令各鄂托克之长救济赤贫部众。同时开办银矿、铜矿,铸造货币,发展手工业。
1679年,噶尔丹开始了对外扩张,准噶尔的“帝国时代”开始了。
〖①《蒙古溯源史》,134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②③梁份:《秦边纪略》,第419~420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张穆,《蒙古游牧记》,卷十二,《青海绰洛斯》
⑤(苏)伊·亚·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230页,商务印书馆
⑥梁份:《秦边纪略》,卷五《噶尔丹传》,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⑦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编:《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
五、“统一在一个法律之下”
一个帝国的开创者,比前人优秀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志向和眼光。
与自己的父亲和哥哥以自保为目标不同,噶尔丹始终以统一蒙古,称霸中亚,建立一个与清、俄等量齐观的大帝国为理想。甚至在一些史料中,还看到他有“促夏执金,混为一尊”①的雄心。
有这样的目标,他就不得不准备挑战清朝这个庞然大物。
在与清帝国正面对决前的11年间,他按着自己的理想在一步步前进。
1679年,噶尔丹收到了老师五世达赖的亲笔信,而送信者是一个伊斯兰教长,叶尔羌汗国白山派的和卓伊达耶提拉。老师在信中要求噶尔丹帮助这位和卓回国,并确立其在那里的统治。噶尔丹明白,老师决不是要自己助人为乐,而是用这个人来给自己当钥匙,打开一统天山南北的大门。
但叶尔羌汗国毕竟以经立国160余年,能不能一举征服还是未知数。噶尔丹先做了试探,派大将阿拉达尔和硕齐率兵3万攻入叶尔羌汗国东部,连下哈密、吐鲁番、察力失等城,各城总督纷纷投降,叶尔羌一半的领土卷席而定。
看到对方果然是个软柿子,噶尔丹信心大增,1680年,亲率12万大军以伊达耶提拉为前导,兵分三路攻向叶尔羌。由于有白山派教徒的策应,除了在喀什噶尔和首都叶尔羌城受到激烈抵抗外,其余各地均是不战而降,噶尔丹俘虏了叶尔羌汗伊斯玛依勒和所有汗室成员,将他们囚禁在伊犁,立阿卜杜·里什特为傀儡可汗,封伊达耶提拉为“阿巴克”(首领),作为自己在南疆的代理人。
察合台汗国的继承者叶尔羌汗国至此灭亡,成为每年向准噶尔缴纳10万两白银、24万斤麦以及其他贡赋的后勤基地。
也在同一年,噶尔丹向清廷派出使臣,说明自己受达赖喇嘛册封为“汗”,希望得到清廷的承认。康熙皇帝虽然认为“从无以擅称汗号者,准其纳贡之例”,但此时三藩之乱正如火如荼,实在无暇西顾,便以“特遣使入告,应准其献纳”为理由“从之”②。这是康熙皇帝和噶尔丹的第一次碰撞,大清帝国的统治者并未对这个日后的大敌过于看重。
而轻易地统一了天山南北,并看到清廷无意西进的噶尔丹,继续对周边地区进行扩张。
为了增强军队战斗力,噶尔丹更新装备和战术。他命工匠打造大量锁子甲,必须要求弓箭无法射穿,如做不到,便要处死工匠,这样的战甲所有战士人手一件。同时,制造和购买大量火枪,每当与敌交战,先用火枪射击,然后弓箭,最后再近身肉搏,同时用骆驼运载大炮,组成随军炮队③。为保证军需,更是规定每次出征,富裕家庭准备十匹马,三峰骆驼和十只羊,而贫困家庭则准备五匹马,一峰骆驼和五只羊④。
噶尔丹对自己“新军”充满信心,他踌躇满志,兵锋直指在僧格时不再甘为藩属的哈萨克汗国。
1681年,噶尔丹出征哈萨克。此时统治哈萨克的,是杨吉尔汗之子头克汗。他与准噶尔有杀父之仇,自然不能俯首称臣。可见噶尔丹来势汹汹,头克汗采取缓兵之计,亲自带少量随从面见噶尔丹,表示服从,并邀请其进入自己的首都塞里木城宴饮。
噶尔丹原本就没有把哈萨克人放在眼里,见其服软,不疑有它,率军进入塞里木城与头克汗把酒言欢。
岂料,头克汗虚与委蛇,只是为了等待援兵。到了夜间,准噶尔的士兵大部分都喝得的大醉,疏忽防范。从各地赶来的哈萨克骑兵立即将准噶尔军包围,不由分说,四面突击。而头克汗也指挥城中人马内外夹攻。
准噶尔军措不及防,火枪来不及装填,马匹也大多陷入雪坑,只得在被动中进行肉搏。战斗持续到天亮,噶尔丹大败亏输,兵马损失过半,只得率败军撤回本土。
“新军”初露锋芒,却先栽了个跟头,噶尔丹愤恨不已,但他“未尝挫锐气,益征兵训练如初”,继续进行自己的军事改革。
来年,整顿军马的噶尔丹再次进攻哈萨克汗国,大败头克汗,连下塔什干、塞里木等城,并俘虏其子,报了一箭之仇。哈萨克人流离失所,惨不堪言。
为了展现自己的成功,噶尔丹将俘虏送往西藏献给自己的老师五世达赖喇嘛,但他并不知道,此时他的恩师已经圆寂,他的同窗好友桑结杰嘉措密不发丧,暗中执掌着黄教最高教权。桑杰嘉措以达赖喇嘛的名义写信给噶尔丹,大加鼓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