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的牧场在向自己招手,和鄂尔勒克眼前一片光明,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西迁。
1628年,和鄂尔勒克率领本部落的属民以及和硕特、杜尔伯特、辉特等部的部分属民,共计5万户19万人,离开故乡塔尔巴哈台(塔城)向西迁徙。
这支庞大的迁徙队伍向着心中安定的生活前进了,但向往着安定并不代表不经过战斗。在托波尔河上游,他们打败了无端袭击他们的鞑靼人,当拐向西西伯利亚,经过哈萨克草原,越过乌拉尔河时,又经受了诺盖人几次突袭。一路上,诺盖人、哈布奇克人、吉普恰克人、吉捷桑人的包围和堵截接连不断,土尔扈特人将他们一一击退。
1630年,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和浴血奋战,队伍终于到达伏尔加河中下游沿岸的草原上,这里果然天高地阔,果然水草丰美,而且,没有其他的敌人与他们抢夺。
属民们清洗了一路的风尘,开始安置毡包,放牧牛羊。和鄂尔勒克也开始了政权的建设,他将牙帐设于伏尔加河支流的阿赫图巴河。在这里,他遵循古老部落组织的习惯和观念“置鄂拓克,设宰桑”管理部众,按照传统政治制度建立的议会组织“札尔固”,由8名贵族组成,为最高的议事、决策和权力机构,辅助自己处理国政。
一个统治中心在伏尔加河与乌拉河之间的马怒托海,领土东至乌拉尔河,与哈喇哈尔榜为界;西至顿河,比邻土耳其;南至黑海北岸哈萨克地区;北至萨拉托夫,接俄罗斯国境③的土尔扈特汗国诞生了。
和鄂尔勒克和他的子民们在这里度过了10年安定快乐的时光。
10年,无论对于人还是国家来说,都不算长,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强大而富有征服欲望的俄罗斯帝国带着难以承受的压力扑面而来。
1640年,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任沙皇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开始实行限制土尔扈特人通商和游牧的政策。作为报复,和鄂尔勒克将牙帐迁往阿斯特拉罕城附近,进行武力威慑,汗国和俄国的关系急剧恶化。
1644年,也就是中国大明王朝崇祯皇帝自缢的那一年,和鄂尔勒克为了争取更为自由的贸易和自主游牧,又将牙帐迁到了卡巴尔达镇,这里已经离乌发、喀山和基辅等俄罗斯腹地很近了,这是将对抗推倒了极致。很自然的,汗国遭到了以扩张立国的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
除了战争,已经没有其他的方法解决双方的冲突了。
1645年,和鄂尔勒克调集了汗国几乎所有的青壮年,对阿斯特拉罕城发动全面进攻,以此来表示自己和自己的汗国“从来不曾有一丝一毫臣服俄国的想法”④。
然而,这已经不是当年哲别、速不台两万蒙古军横扫俄罗斯的时代了,装备精良的俄国军队部下了埋伏,土尔扈特人伤亡惨重,几乎所有战士都战死沙场,其中就包括和鄂尔勒克和他的几个儿子。
这是一场决定性的失败,这标志着这个游牧汗国无法用武力保持自己迁徙后所获得一切了。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有更灵活的手段。
和鄂尔勒克之子书库尔岱青继承了汗位,但却无法继承父亲曾经许诺属民的自由安乐的生活。他必须在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身边小心翼翼。
迁徙之后,曾经力图摆脱的阴影更为厚重的笼罩在了土尔扈特人头上,并要持续笼罩140余年,直到他们决心再次迁徙。
〖①张穆:《蒙古游牧记》,卷十四
②兹特拉金:《准噶尔汗国史》,第137~138页,商务印书馆,1980
③何秋涛:《土尔扈特归附始末叙》,《朔方备乘》,卷38
④《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史纲》,第95页,1967〗
二、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书库尔岱青接手的是一个遭受重创之后的残局。父亲战死,武装力量损失殆尽,汗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虽然他向俄国表示,土尔扈特人“从没有在任何人那里做过奴隶,除神之外,他们不怕任何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在草原游牧,在河流航行”①,但连他自己都知道,这不过是表明一种态度,一种倔强。
没有实力,这些都只是镜花水月。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接连五次与俄国进行谈判,被迫表示臣服,向沙皇宣誓效忠,虽然他的作为从来不受誓言的约束②,但这还是给自己的国家套上了枷锁。
在仆臣国的外衣下,书库尔岱青积极巩固汗权,发展生产,繁衍人口,重建了汗国的军队,使常备军达到8万人,逐渐具备了和俄国讨价还价的资本。
1667年,书库尔岱青去世,其子朋楚克继位,继续父亲的政策,使得所有非土尔扈特部的卫拉特人都完全归属汗廷管辖,使得汗国进一步获得了巩固。
在位三年后,朋楚克去世,其子,土尔扈特一代雄杰阿玉奇继位,在他的统治之下,土尔扈特人几乎将自己身上的枷锁摆脱。
继位伊始,阿玉奇便击溃了和硕特贵族阿巴赖和与自己有隙的堂兄弟杜噶尔,将身边的隐患剪除。之后,他出兵进攻亚速、克里木、希瓦、卡拉卡尔伯克等地,使得汗国在其“两侧的亚洲和高加索高原的伊斯兰教中取得了毋容置疑的优势”③,从而扩大了领土,“东西可行三十日,南北可行二十日”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