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欲杀韩非?”韩非那张从来不知笑为何物的脸上,竟第一次露出了笑意。
“请师兄留赵,助斯变法。”李斯右手紧按着腰间长剑,低声劝说道。
“师弟毋忘,非乃韩国公子!”韩非瞬间收起了笑意。
望着李斯不解的神情,韩非继而喟然长叹道:“韩王命我入秦献疲军之计。”说到这里,韩非突然涕泪纵横,仰天高呼道,“百年大韩,奉术而存!韩非欲行法家正道,却被奉为术家大师!何其谬哉!何其悲哉!”
注视着踽踽从自己身旁走过的韩非,李斯没有了言语。
这一去,韩非就再没有回来。
七十二 武安君白起之死 [本章字数:2600 最新更新时间:2010-05-26 11:03:17.0]
----------------------------------------------------
赵国推行二次变法的消息很快传到秦国,在坐卧不宁下,嬴政随即派人找来了左丞相王绾、新任上将军王翦及咸阳令蒙恬。
“臣以为,我王断不可听凭赵国完成变法!”咸阳令蒙恬拱手说道。在他看来,当初秦王就不该以妇人之仁放赵括回去,如今赵括兵变已然成功,若再不对变法加以阻挠,那么秦国一统华夏的大好局面就要付之东流了。
“咸阳令所言极是!近年秦国虽略显颓势,然军力犹存,国力尚在!老臣权衡利弊,以为必须当机立断,否则坐待其如商君般彻底变革,日后恐再难轻易撼动也!果真如此大王将何颜面对嬴氏列祖列宗?”向来寡言少语的王绾皱着眉头,难得的说了一大番话。
“此战非但要胜,且必须大胜。”嬴政静静地听着,然后把目光转向了上将军王翦,“不知上将军可有成算?”秦国已经与山东六国周旋了百余年,如今诸国皆成风中残烛,一统天下近在眼前。当此时,嬴政岂能容忍赵国再度崛起,与秦国平分天下?
见嬴政询问自己,王翦思忖了片刻,谨慎答道:“二十年来,赵国国势虽衰,然军力从未削弱。经此兵变,赵国庙堂已复清明,若其君臣同心,老臣并无全胜把握。”王翦向来说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他既然这样认为,就必然有他自己的道理。
“难道坐以待毙不成?”嬴政猛然拍案而起。
“谨慎起见,大王可征询武安君之意。”蒙恬低声提醒道。
是了!怎就把威名赫赫的武安君白起给忘了?嬴政一拍脑门,当即问道:“蒙恬,武安君可还在咸阳?”
“数月前武安君便已回归?县故里。”丞相王绾代替蒙恬回答道。
“武安君年岁毕竟大也!”嬴政感慨了一声,然后对着身后的内侍吩咐道,“即刻宣中车府令赵高入宫!”
“诺。”内侍领命而去。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赵高急匆匆地出现在了嬴政面前:“臣中车府令赵高参见秦王。”自从赵括离秦,赵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如何对付白起,可他绞尽了脑汁也始终没想到一个能不露声色除掉白起的方法,待到白起隐退回乡,赵高也就再没有了下手的机会。
“赵高,命你从速挑选精干驭手随本王特使赶赴?县,接武安君回朝。”嬴政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见到白起了。
赵高领命出宫,眼珠骨碌一转,瞬间计上心来。回到中车府,赵高立刻找来了自己的心腹亲信,低声对他耳语了一番。
“大人敬候佳音。”亲信向着赵高一拱手,随即转身而去……
两日后,载着秦王特使的青铜轺车便辚辚出现在了?县白家村村口。白起与白氏族长闻讯领着全村数百族人赶了出来。
“白起接诏!”秦王特使站在轺车上,缓缓地展开了手中的一卷竹简。
“老臣白起接诏。”老白起浑厚的嗓音顿时在风中响起。
秦王特使看也没看白起一眼,只是自顾自地诵读着竹简上的内容:“赵大兴变法,出兵与否,诸臣意见相左。今特诏敦请武安君白起入朝磋商,以为万全。秦王政十五年。”
虽然已经去职归乡,但多年养成的习惯还是让白起始终牵挂着天下大势,特别是那个与秦国一衣带水的同根之国。堪堪几个月间,惊天大变接踵而来,先是公子赵嘉在兵变铲奸的腥风血雨中登上了赵国王位,紧接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二次变法又在赵国隆隆拉开帷幕。目不暇接之余,一股不安的情绪深深笼罩住了白起内心。
“老臣即刻启程。”白起上前从特使手中接过了诏书。
是该回咸阳了!说服秦王让自己挂帅出征,将赵国的二次变法扼杀于襁褓之中!之所以要这么做,其实白起也有着一点的私心,他要与赵括再做决战,一雪长平惨败之耻!而自己年岁已高,这一战恐怕也将是此生的最后一战了!
“武安君请!”特使让出一步,示意白起上车。
“武安君……”见白起要走,须发花白的老族长连忙在身后喊住了白起,“武安君年事已高,一路尚自珍重!”
“族长保重!乡亲们保重!白起数日便回!”望着泪光闪闪的老族长,白起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热流,他随即转身向着全村族人深深一躬,然后右手一搭车轼,利落地跃上了轺车,身手竟丝毫不逊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