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秦_了箜【完结】(93)

  “五国联军汹汹压境,国尉府整械备战,自是比平日忙碌了!不打紧。”赵兴揉了揉通红的眼睛,安慰了父亲一声,“儿此来特向父亲辞行。”

  “怎?这么快便要走?”赵括惊诧地问了句。

  “少公子,茶来了。”说话间,老总管领着一位端茶的侍女走到了赵兴面前。

  接过茶碗,赵兴猛喝了一大口,然后把嘴一抹,拱手道:“大军云集函谷关,儿须即刻赶往关中大仓押解粮秣。”

  赵括点了点头:“国事为重,不必在此耽搁,快去吧!”

  “父亲……”赵兴轻轻哽咽了一声,起身转到赵括面前,向着父亲深深一拜。

  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赵括心中竟生出了一种不详的预感:父亲乱秦,儿子却一心保秦,此是何等荒谬之事也!如此下去,终有一日父子必将成仇,到那时却该如何是好?

  茫然中,赵括撑着书案站了起来,慢慢踱步到一侧悬挂有大秦疆域图的墙壁前,自言自语道:“李牧啊李牧!我若是你,却该如何用兵?”赵括熟知李牧,他战法多奇计,尤为擅长大兵团游动作战,故而函谷天险他是断然不会去碰的,那么……

  赵括慢慢把目光移向了函谷关上方的少梁山地:“走少梁一路,便可避开函谷关,过栎阳而直逼咸阳也!”如今秦军主力皆在函谷关,关中空虚,蓝田大营更是只剩下了两万留守老卒,若李牧果真此路进兵,不出数日便可直达咸阳城下。

  增兵函谷关是嬴政在朝会上做出的决定,如此一来就算兵败,也与自己毫无干系!只是,李牧真的会与自己所见略同么?

  五十八 李斯的最终决定 [本章字数:2670 最新更新时间:2010-04-02 22:15:27.0]

  ----------------------------------------------------

  “马服君。”赵括正盯着墙上的大秦疆域图出神,身后突然传来了李斯的声音。

  “李斯?”赵括惊诧地转过头来,“这段时日,先生住得可曾习惯?”自从半年前被赵高从中途截回,李斯便终日闭门不出,赵括虽然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斯乃获罪之人,承蒙马服君援手,今愿助君一臂之力。”独居半年,李斯想了很多,秦国看来是呆不下去了,但赵括相助之恩却不能不报!他决定在返回上蔡老家前,帮赵括完成一件大事,尔后从此永绝仕途。

  赵括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犹豫的神情:“括确有一事,惟恐先生不允。”

  “马服君但说无妨,斯断无推脱之理。”李斯急于报恩,迫不及待地表态道。

  见李斯上套,赵括又迟疑了片刻,这才诚恳地拱手说道:请先生助赵国推行二次变法,以成就商君大功也!”

  “甚?”此事大大出乎了李斯的预料,他一下就愣住了,“马服君你说甚……”

  “实不相瞒,赵括奉先君孝成王密命,入秦行乱国之策耳。”赵括边说边用目光凌厉地扫视着李斯。

  赵括心里很明白,要让李斯真心为自己谋划,就必须告诉他一切。尽管这样做风险很大,但如果隐瞒实情,李斯的留下也便没有了任何意义。

  “如此说,李斯上疏马服君必未呈至秦王案前?”李斯倒吸一口凉气,瞬间明白了一切。

  赵括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你……”见猜测变成了现实,李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气急败坏地伸手指向赵括,“赵括,李斯错看你也……”

  待李斯发泄完怒气,赵括这才恭敬地施礼赔罪道:“形势所迫,赵括不得已为之,恳请先生原谅。”

  李斯气喘吁吁地慢慢挪到书案旁,捧起先前赵兴喝过的茶碗,将碗中所剩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哭丧着脸说道:“马服君,汝害惨我也……”

  “先生……”赵括开口托出一切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如果李斯不肯答应,便须立刻杀了他,也只有这样,赵国的乱秦大计才不会有泄露的危险。

  “罢了!罢了!”李斯又怎能不知其中的道理,他重重地将茶碗拍在案上,自嘲道,“既上贼船,无路可退也!”

  赵括轻轻颔首笑道:“先生大才,若能屈尊入赵,真乃赵之幸事也!”

  “只是当今赵国,昏君秉政,奸臣当道,斯恐无力回天也!”李斯轻叹一口气,随即说出了赵国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关于李斯所说,赵括又何尝不知,尽管希望渺茫,但他仍需全力一试:“庙堂虽暗,然军力犹存,只须铲恶除奸,事或有可为也!”

  “马服君欲行非常之法?”赵国素有兵变传统,李斯亦多有耳闻。

  赵括点头感慨道:“此乃赵国最后机会!合纵事毕,不论胜败如何,括请先生入李牧云中幕府,襄助谋划起事。”

  “马服君不愿归赵?”入敌国二十五载而不改其志,惟马服君耳!李斯不禁暗暗佩服起了这位年过半百,须发斑白的老将军。

  赵括摇头自语道:“秦之大局,括筹谋二十五年矣,今稍有成效岂可轻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