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斯闻李牧不通大政,身为赵国上将军,既不能震慑奸佞,又无法联合王族元老,于庙堂形同孤立也,斯恐怕……”李斯其实并不看好李牧,在他心里,只有赵括才是真正能够扭转赵国危局的关键人物。
“先生所言,括尽知也,只是……”赵括当然知道李斯所说都是实情,但除了李牧,在昏暗的赵国庙堂他又能相信何人?
“罢也!斯既有诺于君,自当全力为之,至于成败如何,且看天意了。”见赵括满脸的为难,李斯不忍再说下去,思拊了片刻,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赵得李斯,何其幸哉!”赵括不禁长舒了一口气,神色肃然地向着李斯便是深深一躬,“括在此拜谢先生了!”
“赵有马服君,天意也!”李斯赶忙伸手托起赵括,继而言道:“然,李斯有言在先,望马服君毋怪。”
赵括捋着颚下的胡须,稍作迟疑后,缓缓言道:“先生请说。”
“变法若成,斯当归上蔡老家,此生再不出仕。马服君若应,斯再无他言。”李斯斩钉截铁地说道,口气不容置疑。
据赵括的了解,李斯功名心极重,断不会在其功成名就之时,黯然退隐归乡的。今日他会这么说,大概还是介怀于自己截留上疏之事!赵括相信,只要能在赵国成功推行二次变法,李斯是决然不会轻易离去的。想明白了这点,赵括当即表态道:“变法事成,但凭先生之意。”
“谢马服君成全。”直到这时,李斯阴郁的脸上方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却说五国联军一路昼伏夜行,只用了半月便越过少梁山地,来到了秦国故都栎阳城郊。
“传令各军!疾行绕过栎阳,直取秦军蓝田大营!”李牧远眺了一眼隐隐可见的栎阳城楼,转而下达了军令。此次作战的关键在于一个“奇”字,为了能够出其不意,李牧特意从联军中遴选出十万老弱兵卒编为疑军,大张旗鼓地在距函谷关百余里外的伊阙山口驻扎惑敌,而李牧统领的这三十万大军才是此次合纵作战的关键所在。
“禀武安君,前方发现秦军辎重车队!”过了栎阳,就在李牧传令大军休整待命的时候,一名斥候突然迎面奔来。
“哦?”大军离咸阳尚有距离,若此时被秦军发现联军动向,这战就难打了!李牧将眉头一皱,与五国主将一齐登上了离大军不远的一座小土坡。
“武安君,秦军至多不过千人,二话没有,打吧!”魏僚抬手挡住阳光,匆匆望了一眼,焦急地说道。
李牧低头思拊了片刻,骤然大喝一声:“姬丹、庞援何在?”
“末将在。”燕军主将太子姬丹与赵军主将庞援在李牧身后齐声应道。
李牧顾不上回头,厉声下达了作战指令:“尔等各率轻骑五千,左右两路包抄秦军!毋须将其全歼,断不得走脱一人!”
片刻间,燕军辽东铁骑居左,赵军飞骑居右,在广袤的渭河平原上迅速铺展开来,如同一张大网向着秦军辎重车队当面扑来。
“将……将军!前方出现燕赵旗号!”望着远处腾起的滚滚烟尘,秦军士卒不禁惊惶地大喊了起来。
事有凑巧,这支秦军辎重队的主将正是赵括的儿子,国尉丞赵兴。那日赵兴一离开咸阳,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关中大仓调拨军粮,蓝田大营已无兵可调,赵兴于是只带着两千士卒,便辚辚启程了。按理说,从关中到函谷关皆是老秦本土,本该是畅通无阻,没想到还没到栎阳就遭到了燕赵轻骑的截杀。
“护卫粮草,全军结阵抗车!”突遇强敌,在渡过初期的慌乱后,赵兴很快恢复了平静,他当即下令将众人辎重牛车全部围成一圈,全军齐聚圈中,死守待援。
车阵堪堪布好,联军一万轻骑已经杀至眼前……
“武安君,我军进攻受挫,折损人马两千。”激战许久,斥候飞马来报。
“甚?”在一万精骑的轮番冲杀下,区区千余护粮秦军却依旧巍然独立,这可能么?李牧不可置信地喝问道,“详细禀报!”
此为合纵初战,如果连这样一小股秦军都无法吞掉,联军军心势必受到重挫,这是李牧所不愿意看到的:“魏僚!令你调步卒五千,结武卒方阵,步步压进!”
“诺!”魏僚应声而去。
当此时,赵兴军亦到了最后的关头,虽然击退了燕赵骑兵数次的连续猛攻,但秦军自身损失也颇为惨重,全军仅剩下两百人,更是人人带伤。
望着一步步逼近的魏武卒方阵,赵兴不禁仰天长叹道:“天欲亡我赵兴乎?”
五十九 神兵天降 [本章字数:2845 最新更新时间:2010-05-26 10:50:10.0]
----------------------------------------------------
魏武卒方阵隆隆压来,呐喊声震动着整个渭河平原,一排排手执长矛身负重甲的魏军步卒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靠在布满斑斑血迹的粮橐上,赵兴紧咬牙关,用力拔出了一支射入右肩寸许的长箭,鲜血瞬间喷涌而出。他抹了一把额上的汗珠,随手从衣服上扯下一块黑布,揉成团草草塞入了甲胄中。伤口的流血总算是止住了,赵兴抬头再一看,魏军已然进入了秦军弓箭的射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