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讲的最多的,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李承乾运作的可萨汗国和奥兹古王国对于拜占庭帝国的计划,基本成功了,三年的双线作战,使得拜占庭帝国越发困顿不堪了,欠大唐的钱也越来越多,就快要走上波斯萨珊王朝的道路了。
那可是一个把自己国家的王城,都抵押给了大唐,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的王朝。
最多一两年时间内,连同与他同样虚弱不堪的天竺王朝,整体并入大唐,已经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
届时,整个欧亚大陆,将会形成三强的局面,而下一个五年之中,李世民有信心,让整个欧亚大陆,只有一个帝国存在,那就是大唐帝国。
“翼公,长安城到了,陛下和太子,出城来接我们了,说来,我自杀王浩起,都有十年没有回长安了呢!真不知道它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
孙享福说完,就跟秦怀道眼神示意了一下,然后,一左一右,将体重已经不足百斤的秦琼,抬上了轮椅,连着轮椅一起,将其抬下了马车。
长安城依旧是巍峨高大,秋日的艳阳,照射在城楼的红色琉璃瓦上,映的半边天都呈红晕之色,秦琼看到了用哀伤的眼神看着自己,快步走过来的李世民。
他依旧如当年一般雄壮魁梧,只是头发上多了几根银丝,可惜,自己不能再陪他,甚至不能行礼参拜,或者问候一句了,现在,他只能呆呆的看着李世民握着自己的手,眼泪婆娑的说着自己已经听不太清楚的话。
莫名的,他很想上城楼,想看看长安城现在的模样,从他不断往城墙上瞄的眼睛里,孙享福领会到了他的意思,与秦怀道两人推着他,向运送防守炮车的斜坡走去,当天空的艳阳变成夕阳的时候,面带笑意的他,张了张嘴,好像吐出来了一个字。
那是用微弱气音发出来的一个‘好’字,或许是这一口气,消耗掉了他全身所有的力气,说完之后,他就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第738章 并入南亚的计划
给寿终正寝的老人送终,那是喜丧,打心里,不会那么哀伤。
给本应该正值壮年的大将军送终,则不免让人有些唏嘘悲戚。
秦琼是改变孙享福在这个世界里的命运的人,没有他,或许,当年一不小心冒出了头的孙享福,就会被荥阳郑氏,或者太原王氏的人轻易的弄死。
获得了他的庇护,然之后又通过他获得了李世民的庇护,孙享福才能在世家制霸一切的时代活了下来,从而慢慢累积力量,击垮世家,打造出如今这个大唐的局面。
所以,孙享福一直都比较感激秦琼,这些年来,也一直以晚辈之礼待他,算是他在这个世界少有的,能够有亲情寄托的人。
虽然这一路上,孙享福做好了许多种他即将离世的心理准备,但真正看到他闭上双眼,整个人在轮椅上软垮下来的时候,孙享福的泪水,还是止不住的从眼眶中滑落了下来。
比它哭的更丑的是李世民,用捶胸顿足,撕心裂肺等词语,都不足以形容,或许,他这是哭给朝中的大臣,或者长安城的百姓看的。
但是,孙享福更愿意相信,他是发自内心的。
从这么多年和李世民的交往中,孙享福还是可以看的出来,他算是一个比较感性和念旧的人,那些在艰难时刻,帮助过他的人,即便过世了很多年,都会被他念叨,否则,就不会有历史上魏征的事情,也不会有长孙皇后死后,他每日都要在宫墙上瞭望一阵的观望陵。
“陛下,臣奏请在皇城公园之中,建立一座凌烟阁,将我大唐开国以来的有功之臣的雕像,竖立其中,将其平生功绩,书写行文,雕刻成碑,以供后世瞻仰。”
历史上的凌烟阁,是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因为李世民怀念早前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而修建的,不过那只是皇宫内三清殿旁边的一座小楼,并不算有多大气,平民百姓也接触不到,是他个人悼念故友的一个去处,此后,经过后面各代帝王不断的增补,人物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孙享福觉得,真正要凸显出它的价值,还需要做的更大气一些,让全民都能感受的到,朝廷对于像秦琼这样于国有功的大臣的优待,没有他们一次次的血战,打下大唐江山,就没有今天这个美好的时代,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们当年南征北战,打下的基础上。
而如果像历史上那样,用纸作画像,以现在的装裱保存技术,未必能保持多久,这样,后世就完全看不到原版人物画像了。
但如果采用石雕刻不同,选上好的石材雕刻成型,上漆保护,只要不人为的毁坏,可以轻易的保存上千年,一直使用原版,才能更好的保证其不失真。
李世民听到孙享福的这个提议,总算是停止了哭泣,摸了摸眼泪道,“正明此请,正合朕意,此事便交由承乾亲自负责吧!”
给谁立,不给谁立,这其实是个很讲究的问题,目前来说,孙享福的建议,是给死去了的人立,这样,对于活着的人,也是一种激励。
平生事迹会被雕刻在石碑上供后人瞻仰,那么,活着的人,就会争取做出更多的功绩来,并且会更加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希望自己在后世能留一个好名声。
不过,此刻李世民正处在伤心时,孙享福就不多提了,将秦琼的遗体送回秦府之后,自然有朝廷礼部的官员,来负责发丧,入殓,毕竟,秦琼是公侯,丧葬全部都由朝廷负责,一般还会有谥号,和一些追封,就看李世民怎么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