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直好走的水泥路可不只是经济命脉,还能让中央的运转更加高效,管理地方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皇权,自然也就大大的集中了。
所以,关中之地开始了大面积的户籍重录,土地回收,和再分配等工作,李世民,和一干朝臣,忙的是不亦乐乎。
而这时,孙享福却收到了一封来自善阳的急信。
“大都督,不好了,善阳出事了。”
“什么?善阳出事了?苏定方受封之后,不是马上赶回去了么?”
张轲跑过来之后,抖着信纸道,“海上抓回来的那些俘虏造反了,他们从煤炭作坊引火,引燃了草料库。”
“什么?烧了草料库?”
闻言,孙享福只觉一股火气直冲脑门,草料仓库要是被烧了,那么,对于所有将牛羊集中到善阳的牧民来说,都是毁灭性的灾难,牛羊全部饿死,什么经济发展,什么民族融合,全部都会泡汤,到时候,抓狂的牧民们,会别无选择的冲向朔州,冲向关内。
“不过,幸好咱们善阳的积雪很厚,咱们的草料库房又都是砖瓦结构,没有全面过火,只是被烧了两个库的草料。”
见到孙享福血灌瞳仁的样子,张轲马上解释道。
“嗨,说话你就一口气说完,只是两个库,那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善阳储备草料的大仓库足有十个,每个库都可以储存千万石以上的干草,一个库的草料,就足够善阳的牛羊一个月以上的消耗,入冬以来,用掉了差不多五个库的草料,如果被烧掉两个,那么还有三个库的可以用,而离关外化雪,新草长起来,最多还有一两个月时间,剩余的草料,倒是足够应付。
“负责城防的郭将军发现火情之后第一时间封住了城门,带兵捉拿叛贼,杀了一千多,生擒了三千多,无一逃脱,只是,干草库起火,很难扑灭,许多自发救火的百姓,被烟呛晕,还死了几十个百姓和士兵,后来郭将军不得不下令停止救火,任大火全部燃尽了,才开始清理。”
“死了几十个百姓?”
闻言,孙享福又恼了,咬了咬牙道,“即刻飞鸽传书给郭破,让他把擒下来的那些矮子全部斩首,用人头祭奠死去的百姓,我这就进宫将此事禀报陛下。”
孙享福对那些矮子从来就没有什么好感,都成了自己手下的俘虏,还敢跳出来搞事情,真以为大唐就只有仁慈的一面了么?
以孙享福的品级,现在进宫根本无需通传,他直接就来到了李世民的御书房,而此时,李世民也刚刚收到了密卫系统传过来的消息。
“陛下······”
“不必行礼了,坐吧!善阳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并不简单,玄龄和药师马上就会到。”
听李世民说不简单,孙享福顿时一愣,也不多说,安静的等李世民分析他手中的一些情报。
不一会,李靖和房玄龄一起到来,李世民将桌上的情报纸条往他们一推道,“高句丽不想看到我们将北方经营的铁板一块,出来搞事情了。”
孙享福闻言,却是眉头一皱,情况不对啊!
高句丽固然不想大唐把北方经营的铁板一块,然而,他们自己的情况现在应该不算好吧!为何敢挑衅大唐?
突然,孙享福想到了善阳烧的是两个草料库,那可是五千多人级别的叛乱,真的只能够烧两个草料库吗?
这里面,有太多阴谋的味道,而且,孙享福已经大致猜到,这是王浩的手笔,他认为大唐此时应该进军高句丽了,而且,给了大唐一个进军的借口。
“陛下,臣有一言要奏······”
李世民收到的总总情报,都指向了高句丽,正当李靖要开始对高句丽做战略分析的时候,孙享福打断道。
第301章 双喜临门
有关于当初王浩与自己面谈的一些内容,孙享福不得不提前跟李世民讲清楚,因为这里面,有太明显的阴谋的味道了。
“想不到王氏子弟中,竟然有一个这样的存在,药师,你怎么看。”
李世民的情报不局限于善阳方面,还有河北道那边传来的高句丽方面的情报,知道的信息多了,看问题也就更加有高度了。
结合孙享福所说的王浩的谋划,李世民和李靖这些人都不傻,已经可以预测到高句丽即将出现一场大的政变,王浩只是想在这个当口引大唐进兵高句丽,消除这个东北方面的大威胁。
然而,此时的大唐正面临改革之初的时局不稳,国家并无战略储备,即便是孙享福经营的善阳看似局面很好,但这次火烧草料库的事情给众人提了一个醒,安北大都护府虽然是一窝比较有营养的鸡蛋,但它现在被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一旦这个篮子被打翻,所有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战争一起,难保不会有人动这个歪心思。
“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宜开战。”
听到李靖这么说,孙享福的心稍微放了下来,因为他跟李靖的意见一样,在安北大都护府的第二座郡级城池和第三座郡级城池修建起来之前,都不宜对外用兵,因为承受不起失败。
表达了自己的主要意见之后,李靖又解释道,“高句丽人与草原部落不同,他们即有数量庞大的机动骑兵,又有善于打防守战的步兵,而且,还有防御坚固的城池和地势之利,与之开战,定然迁延日久,然,我大唐国力储备不足,根本没有余粮供大军出征,又在内部改革之初,政局不稳,是故,虽然此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臣以为,不宜出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