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董扶也不钓鱼,也似乎有“钓”伏泉的意思,这怎么不能让伏泉有此疑问,心里面,伏泉也在暗暗思索,这神鬼道道、传播迷信思想的谶纬大家到底在打的什么主意?
伏泉话语刚落,也不知过了多久,董扶转头看着伏泉笑道:“有鱼如何?无鱼又如何?吾不为太公,只为君侯而来。”说完,董扶将手中鱼竿抽回,只见不长的鱼线末尾,捆着一颗黝黑的小石子,在董扶向上甩的惯性力道下,很快便被抽了出来,带出一道轻声的破空之声,掉落在江边。
江面上泛起了无数波纹,刺眼的阳光下映射出无数发光的斑斑点点,此时的董扶在这光辉之下,隐隐更显现出一种出尘的仙风道骨,让伏泉不由一叹,莫非玩神鬼之说的人,年长了都有这种风采?
董扶可不知道伏泉心思,即使知道估计也不会介意,因为他的心思完全不在这里,只听他道:“板楯蛮乱时,益州分野有王气,如今匿于巴郡,君侯可知乎?”
一语而出,伏泉脸色一变,董扶的话什么意思,益州分野有王气,现在在巴郡,这话说得怎么这么像一些造反人士的迷信大义的理由。此刻,伏泉心里一顿,董扶现在就像那些劝人造反的地方术士,随便编几个虚无缥缈的祥瑞谶语,就骗得别人脑袋一空,扯开大旗造反。
“不知茂安先生所言王气何来?”伏泉冷冷道。
“青徐风姓王气,西往巴蜀,君侯不知乎?”
“茂安先生说笑耳,太祖高皇帝有言‘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今余非刘姓,乃异姓之人,岂可封王?谶纬一事,玄之又玄,先生莫再言此,余不信也。”伏泉对着老家伙逐步挖坑让自己跳十分不满,狠声回了话后,便欲起身离开,他再也不想和这满脑子迷信的老家伙扯淡了。
什么青徐风姓王气,西往巴蜀,现在在巴郡的青州徐州人有多少?而且还是风姓后人,现在能真正算出祖辈世系有几个,便是世家大族,虽然成名于两汉,但有的祖辈布衣出身的,能算到自己祖先支脉的也没几个。
但是恰恰这两点伏泉都符合,他本身就是徐州人,而且伏氏可是直接就可以追查出自家世系的。伏泉是西汉济南伏生之后,而伏生是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之后,正经的风姓伏羲氏后人,这董扶这么直接的和自己说王气是青徐风姓后人,如今在巴蜀,这不是明摆着说他吗?
若是现在是汉末天下大乱时,伏泉说不定还会对他有礼,反正说不得自己可以靠这光武帝赖之成事的谶纬之言,就像袁术“代汉者,当涂高也”那样,即使争霸天下,擅自称帝,也有正统的法理名义,还有一大批狂热百姓跟随。
毕竟,东汉自刘秀开始,上至世家豪族,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布衣黔首都对图谶之类的迷信语言坚信不已,这也是张角三兄弟,靠着邪教迷信洗脑,再借着“大汉四百年之期”的图谶纬语,编了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反叛,使得追随者疯狂拥护,即使到了黄巾基本被平定时,依旧那么多死忠的狂热百姓追随的原因。
现在,这董扶竟然如此直言不讳的勾搭自己,明显企图不轨,自己好端端的官不做,犯不着和这人有牵扯,传了出去反而会让人怀疑自己?
这老家伙还真是大言不惭,还益州分野有王气呢?你怎么不说益州分野有天子气,好让刘焉那家伙提前动了入川的心思?
等等,貌似和刘焉说这话的人似乎也叫董扶,他们不会是同一个人吧?……一瞬间,伏泉瞪大了眼睛,望着身边的老者,打消了自己离开的念头,心里碎碎念道:不会这么巧吧,这人是劝刘焉入蜀的董扶?自己倒是要看看,你这老家伙到底能扯出什么东西来。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摘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
“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摘选自晋·苻朗《苻子·方外》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
秋风习习,江面波光粼粼,江边这块僻静地方除了董扶、伏泉这两拨人外,也就只有三两闲人前来垂钓。伏泉和董扶单独在一边谈论,其他人距离稍远,倒也算无人打扰,所以两人谈话顾及也不算多。
适才伏泉的话意思很明显,当年刘邦得了天下,与群臣定下白马之盟,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约。当时他们杀白马取其血,并用手指蘸血来涂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约,因此,除非特殊情况,大汉是不会再有异性为王者。
如今这董扶提起自己有那王气,显然不对,而不是汉室异性王,这王气又由何而来?难道他的意思是像历史上他和刘焉说得那样“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的意思吗?可也不对,因为东汉并不避讳妖言,即使他明说有天子气,朝廷也不会因他之言而报复,真是令人费解。
话分两头,董扶并未因伏泉言语中的不信任而表露不满,反而笑道:“君侯不信谶纬之学,仆亦难强辩,然《易经》有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君侯先祖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君侯却不信谶纬之学,实乃贻笑大方耳!君侯不敬祖先,愧对家学,真枉为宓生后人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