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记忆的,概述一下,以了解当时中共内部的状况。
当时多数同志的谈论以何孟雄为中心。读者或能记忆何孟雄是最初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
年团北京支部和中共北京支部的一员,虽然没有同我经常一起共事,但自始就是我的亲密战
友。一九二七年何孟雄在李大钊等被害后,不能在北方立足,调到上海工作扩历任上海区委
委员等重要职位,曾一度担任中共上海区委书记,与李立三常有争论,因而成为老干部派的
代言人。一般同志提起何孟雄就会联想到在莫斯科的张国焘、蔡和森,在江西苏区的毛泽东、
项英,以及在北方的刘少奇等,有点老干部的味儿。如果谈到反立三路线,往往会叙述何孟
雄是怎样怎样说过的。似乎在中共多数中坚干部的心目中,何孟雄一度是中共正统派的代表。
一九二八年,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后,原系反对瞿秋白盲动主义的何孟雄,根据中共第
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指责李立三没有遵照决议实行。一九二九年,蔡和森被撵出中共中央
的时候,何孟雄进而指责李立三违反了第六次大会的决议,其所作所为,实是瞿秋白盲动主
义的继续。到了一九三〇年上半年,何孟雄更进而策划推翻李立三的统治。他指责李立三使
中共蒙受重大的损害。在何孟雄看来,这些年国民党内斗不已,军阀战争,愈演愈烈,实予
中共很多复兴的机会。由于李立三的错误,中共不但没有乘机获得充分发展,而且不断遭受
176/185
----------------------- Page 328-----------------------
《我的回忆》第二册
许多挫折。何孟雄瞧不起李立三,不信任他的领导能力,说他只是一个煽动家,根本不能做
舵手,如果再让他胡闹下去,中共就会完蛋了。
我所遇见的同志,都没有提到李立三之要求苏联出兵东北、外蒙,进攻京津,来配合他
夺取武汉的那个“天才计划”这是共产国际极为愤怒的事,似乎没有人知道。也很少人说到
应联合富农抑或反对富农的问题,似乎这都是莫斯科的清谈。何孟雄及一般同志所知道的,
是李立三那些革命高潮之类的左倾空谈。他们多根据日常体念和切身痛苦来批评李立三。他
们讽刺李立三这尊大炮只会吹牛,一味言过其实,好大喜功,拔苗助长。他们举出很多实际
的例子,例如应该在若干大城市发动工人和知识分子,为这件事或那件事来反对国民党之类,
但李立三若非不重视,便是只凭主观乱搞一通。比如,某一个工厂的工人,因为切身痛苦而
酝酿罢工,李立三硬要提出一些工人不能接受的过高要求,所得的结果,往往是吓走了工人
群众,不但罢工不成,而且使到有些中共党员和工人活动分子因而被捕和被开除等等祸害。
在农村中也是一样,不让企图再起的农民有准备力量的机会,老是命令他们作力不胜任的进
攻。总之,那些满怀郁抑的同志们,常这样慨叹: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年,中共在广大工农
群众和知识青年中,已培植了相当基础,虽经清党反共和白色恐怖的残酷镇压,仍在各处埋
藏和保留着不少的根苗,经过瞿秋白、李立三的胡闹,这些根苗也几乎丧失殆尽了。
李立三朝夕梦想凭苏维埃和红军来打天下,虽也获致可观的发展,但一般同志还是认为
他坐失良机,没有达到更好的成绩。我没有听见过同志们根本反对苏维埃路线的说法(当时
只有托洛斯基派曾这样说)。一般同志大多认为苏维埃路线是既成事实,或者说要反对国民党,
那就非要竖起苏维埃的旗帜不可。一般批评都集中指出李立三对此作法甚有偏差。同志讥讽
李立三专爱发号施令,中毒之深,似是他生活中的鸦片烟瘾一样。他务虚名而不求实际,重
量而不重质。他坐在那间秘密的办公室中,俨如统帅,颁发军队番号,签署委任状。譬如某
一地区有几名游击队,他便委派一名司令;某一地区如果有百人左右,他就颁发一个师或军
的番号。因此他纸上的兵力,总在不断增加,革命也就高涨起来。李立三于是左一个命令,
右一个命令,指挥今天进攻这里,明天又进攻那里;或者,凭他的主观,指示甚么应当做,
甚么不应当做,声斥这样,褒奖那样,忙个不停。至于如何进行土地革命,如何用各种方式
组织农民斗争,训练各种人才,充实苏维埃,协助解决各种困难,实际掌握红军,增强战斗
力量等等,李立三不是不去刻苦研究,便是不够重视。
李立三一向爱搞甚么行动委员会,一九二二年,领导安源矿工罢工和一九二五年五卅运
动时,都曾这样做过。一九三〇年六七月间,当他认定中国革命形势已经成熟,须在全国范
围内武装暴动,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时候,更命令所有中共各地组织、少共和工会等等都混合
起来,组织成行动委员会。所谓行动委员会,即是暴动指挥部,其组织人员,由李立三自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