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85
----------------------- Page 330-----------------------
《我的回忆》第二册
全会未能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来纠正立三路线的错误。这次全会除表面接受共产国际政治指
示外,李立三瞿秋白等仍控制中共中央,当权如故,反指斥何孟雄陈绍禹为右倾反党分子。
这就使共产国际觉得立三路线的顽强,须采取进一步干涉中共的手段,一面调李立三到莫斯
科去,一面策划举行另一次四中全会,改组中共中央。
陈绍禹等初时对何孟雄极力表示友好,遇事推崇老干部,因而他们合作日趋密切,彼此
讨论到代替李立三的人选问题。何孟雄似不止一次透过陈绍禹转告米夫要求我回国之意。到
了三中全会后,何孟雄曾具体提出李立三瞿秋白都须退出中共中央,由我和蔡和森回国继续
负领导中央之职责,周恩来只有在改正错误后,才可继续担任政治局委员。何孟雄曾向陈绍
禹表明,他们自身领导反立三路线,应避免争权之嫌,何况又不是中央委员,按理不能成为
政治局委员,因而应在原来中委中选出二人来继任李、瞿的遗缺。接着何孟雄又以三十几个
老干部的名义,要求共产国际派我和蔡和森回国,这就是柏金斯基找蔡和森和我谈话并派我
回国之由来。
也许就因为何孟雄对我的拥戴,为米夫所最不愿闻,因而使出了阴险的绝招。米夫联络
好了周恩来,在四中全会上让周恩来认错得到会众的宽容后,通过政治决议,周恩来即以征
得共产国际同意的名义,提出补选陈绍禹为政治局委员,以及张闻天秦邦宪等出任中央要职
的议案。何孟雄当即起而反对。接着陈绍禹突然改变态度,指斥何孟雄等为右派,表示在克
服了左倾的立三路线之后,应立即转过头来反对主要危险的右派;又说何孟雄刚才反对共产
国际的表示,简直是公然反党。
经过一番争吵,四中全会也就一哄而散,未经表决,陈绍禹等就这样打进了中共中央。
如果不是国民党帮了米夫陈绍禹等的大忙,消灭了何孟雄这一批人,陈绍禹的江山又那里能
坐得稳。事情如此这般的过去了,只留下一些中共老同志在那里叹惜伤感。他们是否会不约
而同的想到,专政是玩弄不得的,决不会局限于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对付阶级敌人的必要方面,
必然会用来在共产党内争夺权力,必然会发生米夫陈绍禹等在中共四中全会上表演夺帅印的
那样一幕。
虽然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从立三路线到王明路线的种种经历,但上面所说及
的演变轮廓却是相当清楚的。一般同志都知道我在莫斯科曾吃尽米夫派的苦头,现在苦心孤
诣讲团结,自易收一时之效。我当时所讲的话,指出这些年来我们的损失大极了,现在还剩
下一点点,不要在我们的手中断送光了;失去了何孟雄等,已是无法挽救,谨防再因内部纠
纷招致更多损害;现在只有忘记某些惨痛的过去,减少互相猜疑,让我们团结奋斗吧。当时
由于我的这些感动人的话,掩盖了米夫陈绍禹等一切罪行。但他们所种下的恶果,几年之后,
仍然使他们垮了下来,后来毛泽东在延安的整风就是针对他们而发的。如果我们再想一下现
在中苏关系恶化的历史根源,米夫派的“德政”不会不活生生的遗留在中共首脑们的心目中。
中共内部的危机不仅限于上海,显已普及到每一角落,其中尤以中共北方各省组织的反
中央倾向最为可虑。以中共北京区委为中心的中共北方各省组织,自一九二七年四月李大钊
等被杀害后,又接连遭受过若干次摧残,中共中央似也没有大力援助过它们,后来李立三老
是指斥北方区委右倾,引起多次争吵,因此弄得彼此关系恶劣。我把上海方面的党内紧张空
气扭转以后,即建议到北方去一趟,举行一次北方区委紧急会议,从事挽救。我此行在当时
是十分冒险的,但也没有别人可以代替。我的建议,经中央同意并作了一些必要的安排以后,
二月中旬,我就循海道直航天津。
我到达天津后,立即去找设在日租界的中共秘密交通站,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联络地点。
我在交通站内,会见了一对我所不认识的青年夫妇,从他们口里我知道这地点极不安全,他
们正准备迁移。他们埋怨中共没有为他们的安全着想,一切都是因陋就简。他们知道了我是
179/185
----------------------- Page 331-----------------------
《我的回忆》第二册
住在法租界一家旅社里,来时又直接经过日租界的大马路,他们很为我的安全耽心,因为在
那条大马路的路口上,有一个叛徒张开运②经常守在那里,专门猎取中共人员。
我知道了这对青年夫妇的不安心理,曾多方予以鼓励。他们告诉我应邀前来与我会晤的
同志们,多数可于当天由北京等地赶来,至于会议的地点,除这里外,他们以为并没有更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