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素来主张红军干部要学习正规战术,游击经验只能配合使用。他讲话爱用尖刻的词句,常
常批评游击作风,连毛泽东他也要讽刺一番。刘伯承这个正统派军人,在授课时经常假定两
个同等人数、同等装备的敌对军事单位,对阵的时候,胜利将属之于勇敢坚韧和战术较优者。
这种思想原是无可非难的科学分析,也合乎共产主义者所推崇的辩证唯物论。可是我们的红
军与敌军相交经常处于劣势,因而素来提倡英勇坚韧和协同一致,重视出奇制胜的战略,久
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游击观念”,过分强调超人和少数集团的优越作用,以为物质力量不足
重视。
刘伯承的正规战术思想,终于与游击观念发生冲突。红军学校的学生余天云,是游击观
念最强的一个,他是农民出身,聪敏倔强,以战功由士兵而升任连长排长,一直升到军长。
他做过好几年团长,也做过短时期的师长军长,就因为师军长的职务,需要较高的军事知识,
随意调他到红军学校受训。他这个高级干部,就在好几个战术问题上与刘伯承等教官发生争
执,这种争执发展成为违反学校纪律的事件,校长何畏是他的老上司,出面制止,他仍表示
不服,因被判处短期禁闭。
余天云事件发生后,我即驰往红军学校召集所有同志举行会议,并发表演说。我指出一
般同志不应自满于游击战术,应严肃的学习正规战术。我特别推崇刘伯承的军事知识,说到
我自己和一般同志都得向他学习,他在刷金寺时所发表的、所有红军干部都须再教育的演说,
我是完全赞成的。我还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自由讨论,从前是如此,今后也应如此。不
过学生们应该虚心学习,不要固执己见,以免妨害学习和违反应遵守的纪律。我赞成学校当
局给予余天云的处罚,但要求一般同志继续敬重他并帮组他学习。
106/166
----------------------- Page 443-----------------------
《我的回忆》第三册
红军学校这个风波算是平息了,多数师生原不赞成余天云的见解,经过这次教育之后,
学习的进行显得更为顺利。我和其他同志也曾安慰余天云,他虽郁郁不乐,似也再无不满的
表示。不久,红军学校由党坝向丹巴移动,余天云竟在途经大金川激流时自高崖跃下自杀了。
余天云的自杀事件,立即震动了一般干部。有的埋怨我和学校当局对他处罚太严,使他
感觉这是一种不能忍受的侮辱。有的批评余天云太过倔强和骄傲,游击观念太深。甚至还有
人以为余天云事件,证明红军干部特别是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军阀习气相当严重。平心而论,
余天云不过是毛泽东的缩影,性格倔强骄傲,重权术,不折手段,两人同样坚持游击观念,
也以同样的理由与刘伯承发生战术思想的争执。两人都自视为游击天才,神圣不可侵犯,不
过一个土头土脑,一个多点斯文,因而一个愤然自杀,一个老是运用奸诈,横行霸道。
为这件不幸的事我发表了沉痛的演说,要求同志们从这件事汲取应有的教训。我首先痛
悼余天云之死,褒扬他过去的战功。但我也着重指出自杀行为之不当,一般同志要经得起批
评和处罚的考验,红军同志养成轻身观念,是要不得的。我重复阐明红军纪律应当严格,高
级干部也应同样遵守,处罚并非侮辱,乃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
我们也探讨了余天云自杀的思想根源。我指出共产主义者相信以少数领导多数实行革命,
因为他们自信能够依据自然来改造自然,因此不少同志过分强调共产党改造自然的作用,这
多少是唯心观念的作崇。过去中共历史上,瞿秋白的盲动主义和立三路线,都犯了这类性质
的错误。尤以在游击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负责人,特别是毛泽东,都不免受这种唯心观念
的影响。一般同志更被游击观念所支配,老是觉得个人的英勇与计谋,会产生超乎想象的决
定性作用。余天云虽没有自私的军阀观念,但确实以游击英雄自命,因而一受到批评,使他
脑海中的天经地义发生动摇,便愤而自杀。这是不足为训的,同志们应应引以为戒。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检讨,余天云的自杀事件使我想起一九五五年高岗的自杀,两者在性
质上有某些相同之处,但我当时对余天云,到没有想到、更没有说到他以自杀来反党。
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克服了重重困难而进行的,余天云事件足够说明此种困难的深度。
我和一般高级干部曾详加检讨,认为严格的教育仍应继续实行,但方法应有所改善,即对一
般同志,不可轻易处罚,应多注重说服与批评,对游击观念也不可一概抹杀,要潜移默化、
以正统的军事知识徐图补救。我们当时是想利用这段休养的期间,借训练工作使我们的知识
能力大大提高,因此,我们不惜采急进步骤。但事实上训练工作须较长时间才能收效,我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