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到万不得已时,才率部离开那个可爱的根据地西行。
敌人屠杀行为的残暴,在鄂豫皖区可谓登峰造极。据中共现在所发表的史料,在鄂豫皖
区被杀害有二十万人,为各区之冠。这一点从徐海东与斯诺的谈话中①也可见一斑。我听见
过不少有关敌人在各个苏区的残杀行动,即在我们推出后的川北苏区,也制造了不少的“万
人坑”,不过比之鄂豫皖区,亦是大巫见小巫而已。当权的国民党,也许以为杀人可以止杀,
其实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古有明训的。
徐海东说到他的西行,也是受我们在川北发展的消息所鼓励。一九三三年间,敌方的情
报屡次说到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很猖獗,他听到了,有说不出的高兴,率众西行来找寻我们的
念头,也就油然而生了。一九三四年夏季,他带着两千多人,打着红二十七军的旗号,跨过
京汉路,西向横冲直撞,沿途打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仗。他们到达陕西后,绕着秦岭山脉行
动,队伍人数损失了大半,子弹消耗殆尽,有时甚至无粮果腹,露宿山头更是平常事,而且
通往川北的道路又被敌军控制了,乃不得已渡过渭河,向陕北发展。
徐海东等来到陕北之前,总以为那里是著名的土匪巢,不料到了那里之后,竟发现有共
产党和红军,他们很快的就与刘志丹高岗等的游击队会合了,敌人的压力也减轻了,因此他
们就在那里停留下来。陕北的游击区是很零碎的,主要的两小块,一在神木府谷,另一在保
安靖边安边。一九二七年以后,陕西有些同志逃到这些边远地区,搞土匪,打游击,并不知
道苏维埃和红军的章程,因而一切显得落后。那里的游击队,分子也极复杂,除了共产党员
外,有土匪,也有非共产党的知识分子。
红二十七军到达陕北游击区之后,推行鄂豫皖区的经验,红军和苏区都有可观的发展,
声势为之大振。戴继英②聂鸿钧③目击陕北游击队内部复杂情形,急图建立坚强基础,便大
张旗鼓整肃起来。陕北许多同志被当作土匪或反革命,有的被杀,有的被拘禁,有的经审讯
以后释放。徐海东觉得戴聂二人做得过火了,太盲动了,没有充分估计到陕北的落后情况。
整肃的结果,使陕北同志感觉不安,以为鄂豫皖来的老红军是压迫本地人的。
徐海东对于毛泽东等一到陕北,便能纠正戴继英聂鸿钧的错误表示敬佩。他说到毛主席
等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带着北上先遣队到达陕北,已是疲劳不堪,但一般同志素来对中央
的信任很深,尤其是听到毛主席的名字便肃然起敬。毛主席等中央要人旋即纠正了戴聂的错
误,将被拘禁的高岗等释放了出来,而且极力号召同志们无论是由江西来的,由鄂豫皖来的,
118/166
----------------------- Page 455-----------------------
《我的回忆》第三册
或者是陕北本地的,都应团结一致。这样做的结果,陕北的气象,为之一新。
徐海东还说到,自林育英到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展的情形,对党内团结有所帮助。
他仍和在鄂豫皖区时一样,亲切的称我为主席,对我表示信任,并极力指斥那种污我因个人
权位而反对中央的传说之不当。但他特别重视党内团结,认为团结是生路,分歧时死路,他
恳切希望我能到保安去与毛等握手言欢,这样,会使前方士气为之大振。
徐海东这个朴实的军人所说的这些话,显然是真情的流露,不进可以信任,而且令人感
动。我同样觉得戴聂的整肃工作是做得过份了,毛泽东等出而纠正是适当的。我除了对徐海
东表示这一点看法以外,也说到我正努力与党内的团结工作。
敌军已从陕甘公路进占海原县城,我们为了避免为敌军所包围,因东向同心城撤退。甘
北地区,人烟稀少,粮食缺乏,河水含有苦涩的矿质,不能食用,人民储雪于窖,作为终年
的食水,我军所到之地,迅即将民间窖水消耗掉了,这也使我们无法在甘北做久居之计。
在同心城一个大院落里,我和朱德率所部与彭德怀又重新会合了,我们一道盘桓了两三
天。彭德怀那时担任前敌总指挥的工作,所有陕北的红军,统归他指挥,而且陕北苏区的南
面,我军与张学良杨虎城部形成了休战状态,因而他能率领陕北红军的全部,以同心城为中
心,分散在甘北一片很广大的地区内策应我们。
这是我与彭德怀第一次共事,我觉得他是一个富有作战经验也有政治欲望的一位军人,
他处理军事问题显得精明机警,性格倔强自信,他爱谈政治,对于西北抗日局面,抱有极大
的期待,他津津乐道他俘虏万毅的经过,怎样优待他、说服他,言外之意,似乎是他对这次
的西北局面,有过莫大的功绩。我们大家似都有意避谈毛儿盖的往事,因而谈话气氛总嫌不
够亲切。
毛泽东等知道我们从打拉池退到同心城之后,来电告诉我们敌军胡宗南部主力正由南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