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大臣见皇上真动怒了,吓得一个个赶紧叩头,他们也不说“皇上息怒”了,只是说“奴才们尽快办出来。”
光绪帝知道这些大臣有老佛爷撑腰,自己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所以在退朝时,他将庆亲王奕叫住,奕是在奕死后接替了他的位置。
“启禀皇上,有什么事吩咐奴才去做?”
“你去转告老佛爷,说我不能做亡国的皇帝。如果太后不肯给我办事的权力,我宁可退位!”
“是,奴才这就去回。”
由于勤政殿到颐和园还挺远,所以当庆亲王奕到得颐和园时,老佛爷已经午休了,但李莲英还没有午休。
庆亲王到得顺和园,给了守门太监二十两银子,叫他去回老佛爷就说庆王有要事启禀老佛爷。
小太监急冲冲奔向慈禧太后的寝宫,正赶上李莲英刚服侍完老佛爷安睡好出来,小太监差点与李莲英撞个满怀,弄得李莲英很不高兴。
“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
“回大总管,庆王说有要事回老佛爷。”
李莲英一听庆王来了,马上随着小太监到门前相迎。朝中大臣中,李莲英与庆王关系相当密切,所以他亲自赶到门边相迎。
“李大总管,老佛爷是不是歇息了?”
“是。”
“你能不能将老佛爷叫醒,就说我有要事向他回报。”
“嗯,这个嘛,老佛爷刚睡,有什么事能向我说吗?我替你对老佛爷说。”
“不行啊,我得知道老佛爷的态度。这件事事关重大,就麻烦你一下了。”庆王边说边塞给李莲英一张二万两的银票。
“好吧,我去叫老佛爷。”说着就走向慈禧太后的寝宫,一会儿,李莲英在门前招手,示意庆王过去。于是,庆王整了整朝服向慈禧太后的寝宫走去。
什么事啊?非得这个时候讲。”一进门,老佛爷就不高兴地问庆王。
“回老佛爷,是皇上叫我给您传话。”
庆王将光绪皇帝的话原原本本地讲给了老佛爷听。慈禧太后一听就火了,咬牙切齿地说:
“他不愿坐这个皇位,我也早就不想让他坐了。”
庆王一听,连忙劝解道:
“回老佛爷,奴才私下认为这使不得。”
“为何使不得?”
“奴才以为,如果因为这事就将皇帝轻易废掉,只恐怕会带来各国公使的干预,另外,现在要求变法的呼声也相当高,听说湖南巡抚、湖广总督均支持变法。奴才以为,老佛爷不如暂且让皇上进行变法,过一段时日再说。”
老佛爷仍然很是生气,但已消了些。李莲英看慈禧太后这副样子也赶紧说话,因为他怕老佛爷要是气不消弄得谁都不舒服。
“老佛爷息怒,不要伤了您的玉体。而且奴才认为庆王说得很对,不如暂时放他一段,看他能干出什么名堂来。”
慈禧太后本来对外国干涉就有一种担心,现在听李莲英也这么说,于是也趁势下台阶,平静地说道:
“你去告诉皇帝,我让他办事,等办不出模样再说!”
庆王叩了一下头,然后抬起头来看李莲英,他见李莲英示意他走,于是庆王磕了两个头就退出了慈禧的寝宫,坐轿顺原路回到了自己的官邸。
等庆王走了,慈禧太后对李莲英说:
“莲英,你看这样行吗?”
“回老佛爷,奴才以为可以,只是要加强对皇上的监视,不能让他为所欲为。”
老佛爷赞许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奕回去后,在上朝时,向光绪帝进行了汇报。但他不敢原原本本地说,他只是说:
“回皇上,老佛爷说过:只要皇上能做出一番事业,她不会加以阻挠。”
光绪帝很满意庆王的这个回答,但他并没有亲耳听老佛爷说,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安。
等到例行的向慈禧太后请安的日子到了,光绪帝又向慈禧太后提出了这件事。
“儿请求亲爸爸能支持儿变法。”
老佛爷和颜悦色地对光绪说:
“孩子,你要办事,这是好事情。你尽管去办吧,亲爸爸是不会加以牵制的。”
光绪皇帝听了很是高兴,心里像喝了蜂蜜一样甜甜的。这样最后一层顾虑没了,光绪帝要大展手脚了,进行他期望已久的变法图强一事了。
勤政殿,光绪帝临朝处政的地方。今天皇上看来很是高兴,看奏章时时而神采飞扬,时而轻舒笑颜,弄得下面的众位大臣很是莫名其妙,不过大家都明白一点:今天皇上可能有喜事。
皇上自从得到老佛爷的亲口许诺后,心情一直就比较舒畅。皇帝心想:既然能得到亲爸爸的赞成,我就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大展鸿图,我要让大清重新崛起,要让外寇不敢轻瞧我满清。在皇帝看来,似乎老佛爷许诺后接下来的就是变法所带来的富强。
下面诸位大臣中,那些主张变法的人今天见皇上非常高兴,他们心里便猜测可能皇上变法有望了。而那些反对变法的人呢,最不愿意看到皇上龙颜大展,这仿佛是对他们的最大的伤害似的,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皇帝整天愁眉苦脸、长嘘短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