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清宫的禁忌_诗梵【完结】(107)

  [7]《两江总督噶礼奏报运米赈济灾民折》(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初六),见《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699页。

  [8]《清圣祖实录》(三),卷258,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550页。

  [9]《江苏巡抚张伯行奏为海船情形折》(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见《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76——278页。

  [10]《清圣祖实录》(三),卷262,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580页。

  [11]《江苏巡抚张伯行奏为海船情形折》(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见《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76——278页。

  [12]《张清恪公传》,见张伯行编:《正谊堂全书》卷首,福建正谊书院同治五年藏版。

  [13]《校勘张元隆船只有无在外逗留檄》,张伯行编:《正谊堂续集》卷二,福建正谊书院同治五年藏版。

  [14] 同③。

  [15] 同②。

  [16]《两江总督赫寿奏江宁巡抚张伯行参劾案有伪折》(康熙五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见《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971页。

  [17] 同⑥。

  [18]《江宁巡抚张伯行奏报布政使包庇私通海洋之人并雨雪粮价等情折》(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初四日),见《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五),第450页。

  [19] 同⑥。

  [20] 同②。

  [21]《江宁巡抚张伯行奏报布政使包庇私通海洋之人并雨雪粮价等情折》(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初四日),见《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五),第450页。

  [22]《康熙起居注》(三),第2118页,康熙五十三年十月初一日,中华书局,1984年。

  [23]《苏州织造李煦%D

  清代乾隆朝的中英关系 (资料来源:《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

  作者:文禾

  清代乾隆朝的中英关系

  戴逸

  人们阅读和研究历史,总不免要从今天的视角去评说历史上的功过是非。当前的生活经验能够使人们更深地思索过去,对历史上的功绩和失误看得更清楚、体会更深刻。历史不能照原样重演,已经逝去的岁月不能重新开始,对过去的悔恨、惋惜都无济于事,因为我们不能重铸过去。但我们却从历史中可以学习到未来应该怎样生活。人类的行为都以他们对过去的认识以及在过去中积累的智慧为依据的。让我们翻开十八世纪的历史,我们今天感受得最为深切的历史失误就是造成了闭关锁国形势的清王朝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使中国与当时日益奔腾前进的世界历史潮流绝缘隔离,延误了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由于种种原因,闭关锁国的阴影曾长期笼罩在我们的头上。为此,我曾向有的同志建议,把研究范围订为十八世纪的中外关系,看看清政府怎样坚持闭关锁国,不愿意开放中国的门户。

  要研究“闭关政策”,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历史上是否有过闭关政策?清朝政府曾否执行过“闭关政策”?因为有的同志持不同的意见,他们列举许多中外交往和通商的事实来说明清朝的对外政策是比较开放的。在这篇序言中,我不可能对此作详细的驳辩,近几百年的历史非常丰富复杂而充满矛盾,留下了浩瀚的可以供人使用、驱遣的相互分歧的记载。如果不看历史的本质和主流,一般都可以容易地为两种恰恰相反的观点去掇拾自己需要的例证。当然所谓“闭关”或“开放”,是相对而言的,是比较意义上的词语。“闭关”不会是绝对的封闭,世界上最严格执行闭关政策的任何地方也不能生活在真空里,不会和别的地方毫无交往。清初虽有“片板不准下海”之说。实际上岂能做到这一点。像桃花源那样完全与世隔绝的社会只存在于文士哲人的想象中,就是这一想象中的封闭世界也还免不了武陵渔父的突然闯入。因此,列举一些清代前期中外贸易和交往的史事并不能否认当时总的封闭形势。当时的清政府对外执行闭关锁国政策,这是禁锢国家和民族的桎梏,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历史有时会出现奇特而有趣的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同一历史进程,可能会显示很不相同、甚至迥然相反的景观。十八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是清朝的康雍乾盛世,经济繁荣、政治安定、国力强大,国家的统一和版图的巩固,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如果和过去作纵向比较,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高峰。但是,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是没有止境的,后来居上是必然趋势,如果仅仅比过去有所进步而感到满足,自我陶醉,就有可能陷入停滞的危险。特别在近二、三百年中,地理距离的巨大障碍逐渐消除,许多在过去是遥远难达的地区变成了旦夕可及的近邻,世界上各个国家、各支力量相互竞争,你追我赶、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当我们把所谓“康雍乾盛世”移到全世界的座标系上,就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态势和景观。当时,西方国家正在经历产业革命和政治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突飞猛进。十八世纪末,亦即乾隆晚期,法国发生震惊世界的大革命,扫荡了欧洲的封建堡垒,为资本主义制度开辟了发展道路,在文化思想领域,有亚当·斯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康德等杰出人物,如群星灿烂,辉映天空。如果用资本主义青春期的崛起作比较,那末,同时代中国康雍乾盛世所取得的成就变得黯然失色,中国落后了一个历史时代,看上去犹如衰颓的老翁,体态龙钟,步履蹒跚,失去了活力和生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