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俄罗斯战俘斜着眼睛扫了我一眼,可能是因为我是美国记者,对我显得有些冷淡,有些漫不经心的回答道:“很好。”
“我对发生在你们中苏兄弟国家之间的这场战争很感兴趣,你能谈谈你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吗?”我不为他的冷淡所动继续问道。
“正如你说的那样,这是我们苏中两个兄弟之间的事和你们美国人没有什么关系。我对你的问题一点也不感兴趣”这个苏联战俘一点也不合作的说道。
我的职业要求我必须把这个采访继续下去。我避开了敏感的政治性话题,向他很友好的微笑着说:“你不介意我问一下你们在这儿生活的情况吧?比如吃的”
“吃的肯定没问题,那是相当的丰盛,这些是你们美国人想都想不出来的。我告诉你,兄弟就是兄弟,就是两人打起来也是兄弟,你们知道不?你们美帝国主义不要在这里想捞点什么便宜。”这个很讲政治的苏联战俘打断了我的话说道。
“哈,哈”我心里暗自笑道,这次我选对了他感兴趣的话题,撬开他的口也不难,我接着说:“你说的相当的丰盛是个什么概念?相当的丰盛有多丰富?”
“我说出来,你也不懂,你也吃不着,知道中国菜有多么的好吃吗?别看你是美国记者,可你吃过香酥鱼,土豆烧牛肉,西红柿炒鸡蛋,麻辣豆腐,猪肉炖粉条子,麻辣鸡丁、炖酸菜,尖椒干豆腐吗?咂,咂,咂,那叫一个好吃。”这个苏联战俘一面咋着嘴一面很有感染力的说着,他看我由于直咽口水而造成上下滚动的喉结,顿时眉飞色舞很得意的说道:“看你那样肯定没吃过。要不是社会主义的兄弟哪能有这样的待遇。你再看看中国那白酒,那才叫真正的酒呢。我想赫鲁晓夫和你们的艾森豪威尔总统肯定都没喝过。喝起来真给力。”
“给力”,这个苏联战俘说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词,我向他请教道:“给力是什么意思呀?”
这个苏联战俘牛B哄哄对我不屑一顾的说道:“这是中国话,你不懂。”
“**,这个时代真是中国的时代,连当中国的战俘都这么牛B。”我在心里暗暗的骂道。“要是告诉他,我是常住北京的记者,他是否还敢跟我牛B呢?”不过我还是压制了自己的这种冲动。
接着苏联这个满面红光的战俘又说“来到89所两个来月,我们5000多名苏联官兵的体重普遍都增加了,”他指着球场上一个大冬天,只穿一件印有第89苏军战俘收容所中国字的半袖T恤小伙子说道“看着没有,现在正在带球的那个小子,两个月体重增加了十公斤,现在天天嚷嚷减肥呢”。
这个苏联战俘的话匣子终于被我打开了,他是个很健谈的人,主动的告诉我,他叫斯特列尔尼科夫,是苏联后贝加尔军区的一名上尉。中苏两国战争那是上面的事,和他们这些当兵的没什么关系。在这里中国同志待他们的确很好。
他说:“所有的人,在这里每周要进行40个小时的劳动,主要是清理战争留下的废墟,帮助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住所的老百姓搭建一些临时性的住房。但做这些工作,中国同志是付钱给我们的,当然不叫工资,叫劳动津贴费,是一种代购卷,用这代购卷可以在服务社,自由选购自己喜欢的日用品,烟和酒。”
俄罗斯这个民族有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我注意到了这个斯特列尔尼科夫上尉在同我聊天时,他尽量的回避战俘这个给他带来耻辱的名词。他说的服务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政治部俘虏管理处苏军战俘收容所的苏军战俘服务社。我去过,我还在那里买过一件印有2月16日苏联对中国发动核袭击的爆炸时蘑菇云的照片,在蘑菇云上面用中英文印着,“我们呼唤和平”质地很好的中国制造的半袖T恤衫,这可是现在世界最流行的图案。这个服务社象个商场一样,有大到冰箱,彩色电视机,小到一次性电子打火机这样的商品。我很怀疑这些战俘能得买起这些中国制造在美国都属于高档消费的奢侈品吗?我想中国之所这样做,更多的意义是出于一种宣传。我把这个疑问交给了斯特列尔尼科夫上尉:“我看到你说的服务社里面,还有冰箱,彩色电视机,这些你们能买的起吗?”
“有能买的起的,”斯特列尔尼科夫上尉有些妒忌的说:“前天乌兰乌德机场的一个苏联技师就买了一个冰箱。”
“是吗”我有些好奇的问:“他是怎么得到那么多代购卷的呢?”
“他在战时帮助中国人修好了好几架米格19战斗机。”斯特列尔尼科夫上尉神色有些暗淡的说:“象他们这些技术人员赚钱比较容易。”
“他就是买了,能带回去吗?”我又问道:“苏联政府能允许吗?”
斯特列尔尼科夫上尉脸上出现了一种很复杂的表情,反问我说:“你说象他们这样的人,还能回苏联吗?”
是啊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绝大多数不可能再回苏联了。中苏两个虽然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现在可是冰火两重天,中国有政策对中国做出特殊贡献的外籍人员可以加入中国国籍,美国不是也有不少技术人员放弃美国国籍到中国的山南特区工作的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