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剑南惊变永贞难_千里行风【完结】(12)

  点燃风炉,李序取出上好的彭州紫芽饼(注:彭州乃剑南上等茶区,紫芽尤为明前茶中极品。唐代饮茶,通常将茶叶压制成饼,题印产区,需饮时酌量取用,碾碎置壶中煮沸。),此等稀罕之物,李旭平日极为吝惜。一沸弃之,二沸方饮,李序独坐弘文坊正堂,然而他就在微闭双目、悠然品茶之时,从门外进来一人,引得李序一时间应对不及、手足无措!

  “李序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迎迓,望大人赎罪!”李序放下手中那半盏茶,未及灭掉风炉,赶忙上前。

  “罢了。有事要问你。”韦皋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转身坐到了木椅之上。

  见韦皋面色阴沉,李序心里发慌,赶忙问道:“大人有事尽管问,序知无不言。”

  “那把乌铜走银壶……还在聚珍阁吗?”韦皋心急,却并未开门见山。

  “当然在。那聚珍阁道道铁闸,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大人您还作何疑虑?”李序陪笑着,言语之中略带自夸。

  “今日酒宴,那把壶……有没有看出什么端倪?”韦皋继续问道。

  “卑职自五年前觅得此壶,便依照您的吩咐,为掩人耳目又便于行事,精心仿造了这个复制品,几乎可以乱真。几年来,逢府中大宴皆用此副品,得大人命令方敢启用真品。并未发现有何异样,恕卑职愚钝,请大人明示!”李序战战兢兢,希望韦皋不会归咎于自己。

  “是吗?走!去聚珍阁!”韦皋不由分说,拖着李序,直奔内堂。

  所谓聚珍阁,其实,是一间有门无窗的耳房,门上匾额题“聚珍阁”三字。此耳房,墙厚三尺,门为精铁打制,钥匙仅韦皋和李序二人持有,寻常从不离身。平日节度使府夜间巡查,聚珍阁也是频繁察看之地,唯恐有人趁机偷盗。

  韦皋二人行至聚珍阁,打开铁闸,进入屋内,开启通风口。李序直奔那乌铜走银壶摆放之处,“哦,大人,请放心,无事!”

  “我来看看。”韦皋迫步近前,接过壶来。猛然间,他将壶砸向李序,呵斥道:“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了,这把不是九曲鸳鸯壶!哪有机簧?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序将壶抱了过来,详看之下,顿时失魂落魄,连忙跪地央求道:“大人,不关卑职的事啊!卑职素来恪尽职守,丝毫不知啊!大人!”

  “说这些废话有何用处?难道,真的九曲鸳鸯壶是自己从聚珍阁中溜出,跑到本官的酒宴上去的吗?回答我!”韦皋二目圆睁,怒不可遏。

  “大人,卑职真的不知个中缘由,想必……定有奸人从中作梗啊!”李序一言,倒是给盛怒之下的韦皋提了个醒。略微平静了一些,韦皋冷冷说道:

  “你先起来吧。”

  “啊,多谢大人。”李序挣扎着站起身来,此时,却已汗流浃背。

  “从上次府中大宴,到今日晌午之前,都有谁来过聚珍阁?”韦皋心知肚明,自己曾严令,节度使府内从五品以上僚佐必因公事差遣且在簿册登记后,由李序陪同方可入内,此时一问,得到的答案也许会令自己惊讶。

  “这……”李序也明白,自己已为俎上之肉,说与不说,均罪责难逃。

  “休要多虑,本官只是问你谁来过,据实回禀,乃是职责所在。但说无妨。”韦皋往前探了探身,凑近李序耳边,似有劝善之意。

  “是,大人。上月,副使来到弘文坊,说是一位朋友巡游至此,想入聚珍阁内开开眼界。卑职见是副使之事,故而……”李序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你带他进去了?”确实出乎韦皋的意料,怎么会是景程呢?但是,韦皋还要将提问继续下去。

  “……是。”李序低下头,尽量避开韦皋的目光。

  “嗯。把壶放回原处在离开。回去后不要对任何人讲起我二人今日的谈话,包括韦副使。明白吗?”韦皋盯着已经噤若寒蝉的李序,低声嘱咐道。

  “是,大人。”李序见韦皋并未降罪于己,立刻来了精神。

  眼望着韦皋离去,直到其渐行渐远,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李序才顿时放松,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唉。好悬!”他暗暗庆幸,自己躲过一劫。

  “奇怪!好像还有什么没说。究竟是什么呢?自己这脑子是怎么了?一下子又记不起来。”李序索性也就不强迫自己回忆,慢慢站起身来,收拾停当,落了锁,将钥匙系于腰间。

  抬头看看,暮色渐浓,此时,李序猛然想起弘文坊内还有风炉未灭,便加快脚步,赶忙回去。

  弘文坊内,四下无人,悄寂非常。李序快步进入堂内,见风炉中炭火忽明忽暗,尚未燃尽。李序用衣袖拭着额头上的汗,行至书案前,想用熟盂中的茶水熄灭炉火。目光扫过书案,看见簿册下那微露一角的竹制笏板,霎时,李序猛然想起!

  端阳节那日,初更,自己在弘文坊当值,那位大人前来与自己饮酒闲谈,不过多时,自己醉酒睡去,平明方醒。那时他就睡在另一张椅子上……可是,送走他后,自己在坊间巡视,却在通向聚珍阁的回廊一隅,找到了这方笏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