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继续说。”
“说是力劝,依学生看,那俱文珍跟逼宫也差不了太多了。”柳宗元说出“俱文珍”三个字时咬牙切齿,忿忿不平。
“呵,你又不在场,怎知道他像是在逼宫?”王叔文听着好笑。
“是这样,昨日,学生替中丞大人到内廷奏事,是圣上的贴身近侍李忠言亲口所说的,皇妃牛昭容当时就在珠帘后,也未有异动。”柳宗元一五一十地将当日所闻向王叔文讲明。
“那,结果如何?”这才是王叔文最想问的问题。
“李忠言有一支守卫内廷的神策军在手,俱文珍哪敢造次,那阉人虽言辞中暗含胁迫,终究是有名无实,只得怏怏而归。所以,总算是化险为夷了。”柳宗元平静地说着,却依旧难掩他庆幸的语气。
“别放心得太早。这一次只是侥幸。”王叔文知道,李忠言那一方力量并不可靠,他同韦皋一样,不归附于任何一派,但又有很大不同,李忠言与俱文珍同为宦官,很容易沆瀣一气,这一点不能不防。
“宗元,那第二件事呢?”思考只在瞬间而过,王叔文又行追问。
“嗨,瞧我这记性。这第二件事……应该还不算事实,只是学生的一点想法……但是,这种感觉有非常强烈。”
“吞吞吐吐,可不是你刘子厚的风格啊。但讲便是,何须如此多顾虑?”王叔文看着柳宗元说道。
“恩师教训的是。”柳宗元拱手道,接下来便单刀直入:“新政大臣中出了叛徒!”
“谁?”
“韦执谊。”
“子厚,唤我何事?”太仆寺北巷,韦执谊突然现身,柳宗元大惊之下,险些坐于地上。
第十二章 尚书省兄弟阋墙 议事堂韦相受屈
更新时间2010-6-25 1:18:11 字数:4116
柳宗元刚欲答话,却被王叔文暗中一把拦住,他疑惑不解地看了王叔文一眼,转而狠狠地白了一下韦执谊,便没再言语。
“哦,韦相,多日不见,一切可安好?”王叔文笑对韦执谊,上前拱手施礼,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一月之前,自己曾为待诏翰林、机要内相。其实,方才柳宗元虽然没把话说完,王叔文已经从他犹豫不决的态度以及之前收到的王伾急件中所提之事,猜出了几分:原先的变法股肱、尚书左丞韦执谊,如今恐怕已经开始动摇,向俱文珍一派妥协。这其中应该有杜黄裳(注:杜黄裳,唐朝宰相,韦执谊的岳父)的诱导,当然,也有他韦执谊本身秉性弱点从中作怪的缘故,执谊为人恭顺,多方讨巧,各面玲珑,在此关键时刻,恐大势将失而寻求退步,也是在情理之中……王叔文虽然心中这么想,表面上却是平常颜色,在此紧要关头,外患俱文珍尚未消除,自己人可万万不能再生事端。
方才听得柳宗元说自己名姓的时候,韦执谊已经猜出他是在向王叔文说自己的不是,本已准备好一番说辞,欲在王叔文面前替自己辩白,谁曾想,王叔文确实如此和颜悦色,对自己依旧以“韦相”相称,平静的言辞中仿佛还夹杂着些许谦恭。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韦执谊心中忐忑,不敢正视王叔文,便低头拱手答道:“执谊一切安好,不过叔文兄你,可是清瘦了。要多加注意,保重身体才是啊。……呵……”韦执谊略微抽了一口气,他急于向王叔文证明自己的清白,但奇怪的是,王叔文并没有询问之意,自己又不好先行开口,否则,柳宗元那愣头小子又要说自己心中有鬼了。
两人分别旬月后的第一次会面,就这样不尴不尬地难以为继,双方心中似有千言,然则却都因各自持有的顾虑,无法开诚布公。片刻的宁静,时间仿佛停滞……
“多谢韦相记挂。”王叔文先于韦执谊打破了僵持局面。
“啊……那……韦某家中还有事,就先行告辞了。”韦执谊道。
“哦,韦相自便。”王叔文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韦执谊转身离开,行走几步后又回过头来,确认王叔文没有叫住自己,方才迈开大步沿承天门街,奔朱雀门方向而去。
“哼,果然是家教甚严!我看这韦执谊是被他岳丈杜黄裳吓破了胆。”柳宗元似有不平,朝着韦执谊离开的方向故意高声说道。
“哎——宗元!”王叔文忙喝止道,“莫耍此等小孩子脾气。走,随我去尚书省议事堂。”
“是。”柳宗元边应着,边跟在王叔文身后向尚书省走去。
议事堂内,王伾正与刘禹锡、凌准二人交谈,筹划商议对此,王叔文一去十数日没有音讯,皇帝病情加剧,俱文珍等人欲趁机夺权,韦执谊心生动摇、意欲附逆,这些都是革新派虽然做过设想,却未预见其迅猛来势之变故。此刻,三人心焦似火,均在力陈情势危急,却无一人能拿出解决良策。
“怎么办?王相?”监察御史刘禹锡问王伾。
“再等等,等叔文回来,由他定夺。”王伾当年是因写得一手好字赚得了个宰相的位置,他的存在,仅仅使得新政派多了一面遮风挡雨的大旗。然而,真正出谋划策、圈定政令的还是翰林王叔文。王伾缺计少谋,性格又趋向优柔,在没有王叔文支撑局面时,他便丧失了主心骨,全然没有主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