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娅是他们的领导人之一,凭这点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她在工程和宇航方面的才能相当平常,也许是她的外交才能使得她登上了这条飞船。她被选来担任这批倔强、任性、各怀异志的俄罗斯人以及几名独联体成员的领导--很好,这就足够了。这是一项兴趣盎然的工作,她己驾轻就熟了。在这条飞船上,她的才能最终将可能成为最重要的。毕竟,他们必须相处、交往。那是一种需要圆滑、精明和意志力的事情。要让别人按照你的意见或命令去做那才叫能力。她看了看这群脸上流光溢彩的人,笑了。船上的人对他们的工作都很称职。
但有些人才能在某些方面又远远超过那些方面,她必须悉心辨别,把他们挖掘出来,培养他们,她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有赖于此,因为她想,他们最终会成为一种没有束缚的自由科学界名流。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力量。当飞船着陆的时候,他们将成为这块殖民地的真正领导人——一他们,或者说那些影响过他们的人。
她环顾四周,找到了一个与她相对的座位,弗兰克·查尔莫斯。在南极时,她并没有与他混熟。他身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十分健谈,精力充沛,但让人捉摸不透。她发现他很有魁力。他看见了她的所作所为吗?她不可能说得清楚。他正在与舱室对面的人讲着话,莫测高深地听着,头偏向一边,随时准备发表诙谐巧妙的评论。她想对他了解更多。不仅如此,她还想与他交往。
她飘到舱室的那边,在他的身旁停下来,站立的姿势可以让两人的上臂正好差不多挨着。她的头朝着他的头斜靠过去。她对同志们短促地做了个手势:“这将是充满乐趣的,是吗?”
查尔莫斯瞥了她一眼。“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他说。
庆祝活动和晚餐结束后,玛娅久久不能入睡。她逛遍了阿瑞斯号。所有的人虽然从前都在太空呆过一段时间,但乘坐像阿瑞斯号这样的飞船还是头一次,这条船太大了。在船的前部有一个类似披屋的处所,那是个样子像牙墙的独立的液体舱,这个舱朝着飞船行进的相反的方向旋转,所以它固定得很牢。太阳监测仪器、无线电天线以及所有其它工作状态最佳而不旋转的设备都放置于这个舱内。在这个舱的顶端有一间透明塑料做的环茎状的房间,他们叫它圆顶舱,在里面看星星时船员会失重,感觉不到旋转,还可以看到身后巨大飞船的大部分。
玛娅飘到这个圆顶舱镶有窗子的那堵墙边,好奇地往后观看这条飞船。这条飞船是用航天飞机的外燃舱建造的。世纪之交的时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俄罗斯宇航局就开始把那些小型的推助器火箭装到这些外燃舱上,一起送上轨道。好几十个外燃舱就这样发射升空,然后又被拉到工作站投入使用。除此之外,两家机构还建立了两个大太空站,一个是L5站,一个是月球轨道站,还向火星送去了第一个由人驾驶的火星运输车,还有好几十条无人驾驶的运输车。因而,当两家机构同意建造阿瑞斯的时候,使用外燃舱己成为必然,并且还要装上标准的耦合装置以及内部装置和推进系统等等。建造这艘大飞船的时间不到两年。
表面看起来,这条船的外形就像是用一套儿童玩具做的东西,圆筒尾部连着圆筒尾部,使得形状更为复杂——由相互连接的被称作环形曲面体的圆筒组成的八个六边形排列成行,中间插入一个由五排一组的圆筒组成的中枢轴。这些环形曲面体用薄薄的慢速舱轮把柄连接到中枢轴上。整个形状就像一个农业机械,准确地说,更像联合收割机的轮辐,或者像移动式洒水车装置或者像八个小球形的炸画卷。玛娅心想:这只不过就是那种儿童喜欢的把牙签插到棍子上的玩艺儿。
这个环形曲面体是用美国的大客舱制作的,五个捆绑在一起的长度相同的中心轴是俄罗斯的。两种舱各约50米长,直径1c米。玛娅顺着中枢轴的几个舱室漫无目的地飘游着,虽然花了很长时间,但却从容不迫。她又往下跳进G号舱。里面有各种形状的大小不等的房间,最大的房间占据了几个外燃舱的整个部分,她经过的一个舱就镶在中间标志线的下部,所以里面极像一座长长的半圆拱形活动房屋。但大多数筒舱都分隔成小房间,她听说总共有五百多个,使得整个内部空间有点像城市的一座大酒店。
但是这个空间够不够呢?
也许是够的。
《红火星》作者:[美] 金·S·罗宾森
第二章
经历过南极生活之后,阿瑞斯上的生活像一个不断扩张的迷宫,是一场虚幻飘渺的经历。
每天凌晨六时许,生活舱的黑暗渐渐退去,黎明的曙光悄悄降临。大约六点半的时候,天空突然大亮,表明“太阳升起”了。
玛娅日出即起,她一生都是这样。她先去洗手间,然后就进了D舱的厨房,热了早餐,把早餐带进大餐厅里。她在一张侧面放着盆栽酸橙树的桌子边上坐下。蜂鸟、雀科的鸣鸟、莺类鸟、麻雀、鹦鹉等忽而在脚下啄着,忽而又冲到头上,从大厅长长的圆形顶上垂下的爬藤旁一闪而过。屋顶涂成了友蓝色,这种颜色使她想起了圣彼得堡冬季的天空。她慢吞吞地吃着早点,一边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欣赏鸟儿,一边听着四周的谈话。早餐十分惬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