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莱博维兹的赞歌_[美] 小沃尔特·M·米勒【完结】(11)

  片刻沉思之后,修士的怒气慢慢消去。发生这种破坏行为的时代,这类蓝图很可能多如牛毛,再说,箱子的主人很可能是个罪犯。

  修士用自己的身影挡住阳光,然后展开蓝图。

  右下角是一个长方的矩形,框内是一些简单的印刷体字母,包括各种头衔、日期、“专利号”、参考编号和人名。

  他的目光把列表扫了一遍,突然看到:“电路设计者:I·E·莱博维茨。”

  他紧闭双眼,一个劲儿地摇头,直到头脑嗡嗡作响。然后,他再次定睛细看。就在一点没错:

  电路设计者:I·E·莱博维茨

  他把纸翻过来,在几何数字和儿童漫画中间,紫色墨水清楚地印着一张表格:

  名字显然出自一位女性之手,也不像其他纸条上的字那么匆忙潦草。他又看了一眼箱盖纸条上的首字母签名:I-E……L,然后,再看一眼“电路设计者……”

  在别的纸条上也有着相同的首字母缩写。

  曾经有一场争论,纯粹是推测。争论的是修会的创始人被宣福之后,如果最终被封为圣人,那么应该被称作圣艾萨克还是圣爱德华。有人甚至认为还是圣莱博维茨这个称呼合适,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一直用姓来称呼这位受福之人。

  “神圣的莱博维茨,保佑我吧!”弗朗西斯修士低声说道。他双手剧烈颤抖,差点毁了这些脆弱的文件。

  他发现了圣人的遗物。

  当然,新罗马还没有正式宣布莱博维茨为圣人,但弗朗西斯修士对宣圣坚信不疑,于是大胆地加了一句:“圣莱博维茨,保佑我吧!”

  弗朗西斯修士根本不需要那套繁琐的逻辑推理,他当场得出结论:他已经得蒙上苍亲自感召,眼前的圣物就是这种感召的象征。在弗朗西斯修士看来,他已经找到了来沙漠寻找的东西。上天正召唤他成为一名修会的正式修士。

  院长曾严厉地训诫他,不要期望任何壮观的或神秘的感召,见习修士已将这一切都抛在脑后。几小时之前,年迈的朝圣者为他指明了通往地下室的石头,他跪在沙地上,感激他的好意,并愿意念几十年玫瑰经来答谢。

  “祝你能早日开口说话,小伙子。”朝圣者曾这么说过。直到此刻,见习修士才明白,朝圣者所谓的“说话”是大写的“说话”。

  “我的内心只渴望您的意志,如果您感召,我也只在乎您的感召……”

  一段时间之后,院长将认为,弗朗西斯所谓大写的“说话”,只不过是一时感触,有感而发,经不起严格的推敲。大主教也会认为,“莱博维茨”在烈焰灭世之前可能并非特殊名字,I·E·代表的可能是“伊卡博德·埃比尼泽”,也可能是“艾萨克-爱德华”。但在弗朗西斯看来,莱博维茨就是莱博维茨,圣莱博维茨。

  远处修道院传来三声钟响,钟声穿过沙漠,传向远方,接着是片刻安静,然后又传来九记钟声。

  “上帝的天使向玛利亚报喜。”见习修士恭敬地做出回应。

  他满脸疑惑地抬头仰望天空,看到太阳已变成巨大的椭圆,鲜红欲滴,碰到了西方的地平线。掩体周围的石头围墙还没有完成。

  奉告祷辞一念完,他就匆匆地把文件塞进破旧箱子里,以防野兽糟蹋了珍贵文件。上天的感召不一定伴随着征服野兽、驯饿狼的神力。

  落日的余辉褪尽,繁星升空,此时,修士已经倾其所能,把临时住所构筑得非常坚固。但能否抵御狼群的骚扰,还要拭目以待,要不了多久就能见出分晓。

  已经可以听到西边传来几声狼嗥。他燃起火堆,但火光所及之外的地方仍是漆黑一片,他不能跟往常一样去拾紫色的仙人掌果子……除了星期日之外,这是惟一的食物来源。星期日,修道院的牧师在圣餐巡视回来的路上,会给他送来几把炒玉米。大斋节期间,感召守夜的教规非常严格。在实际执行时,教规就是挨饿。

  然而今晚,饥饿的痛苦已经算不了什么。弗朗西斯恨不得立刻跑回修道院,向众人宣布他的发现。但是,这样做意味着刚得到感召,就要放弃。在大斋节期间,他必须待在那里,不管上天有没有感召,他都得继续守夜,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火堆旁,修士神思恍惚地凝望着“辐射存活室”方向那团漆黑的夜色,努力想像着在那个位置现出一座高耸的大教堂。幻想固然美好,但很难相信谁会选择在沙漠里这么偏僻的角落建造一个教区。但即使建不成大教堂,肯定也会建一所小教堂……圣莱博维茨莽原教堂……周围是院子和围墙,旁边是一座圣人的神祠。慕名而来的北方朝圣者川流不息,个个束着腰布。犹他州的弗朗西斯“神父”引导朝圣者们来废墟堆朝圣,甚至穿过“二号舱”,欣赏里面“密封舱”内的奇观,烈焰灭世时期的地下墓室,在那里……在那里……好啦。接下来,他站在圣坛石板上为他们望弥撒,旁边放着教堂命名圣人的遗物……是一点粗麻布,还是绞刑吏绞索上的纤维?或破旧箱底找到的碎指甲?……也可能是“赛马小报”。但是幻想消失了。弗朗西斯修士成为牧师的希望很渺茫……莱博维茨修会并不是传教使团,不需要太多牧师,只要修道院和其他地方的一些修士小团体里有足够的牧师就行。此外,严格说来,这位“圣人”目前还只是“受福之人”,不大可能被正式宣布为圣人,除非他实现一些实实在在的奇迹,这样才能保证他受到宣福。而且这种宣福也不像封圣,不是百分之百可靠。宣福之后,莱博维茨修会的修士们就能堂而皇之地供奉他们的创始人,弥撒和圣事的场合除外。渐渐地,幻想中的大教堂缩小成了路边的神龛,朝圣者的流之势也化成了涓涓细流。新罗马正忙于其他事务,比如应付对圣女感孕的问题给予正式定义的请求:多明我会的修道士们认为圣灵感孕不仅表明她内心的仁慈,而且也暗示圣母具有神奇的力量,在人类被逐出伊甸园之前,这原本是夏娃的力量;其他教会的一些神学家承认这种想法本身是虔诚的,但同时又指出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认为像圣母这样的“人”有可能生来就是“清白的”,但并不因此具有神奇的能力;对这种说法,多明我会的修道士们恭敬地反驳道,其他教义早已暗示了他们所谓的神奇的力量,例如,圣母升天(超自然的永生)和避免罪孽(暗指天生的纯洁),其他还有不少例子。新罗马看来忙于解决这一争端,将追封莱博维茨一事搁置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