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在列奥诺夫号上的瓦西里在通话器里打断了他的话,“我提个建议。把她带到那个大表面的正中心。让她呆在——嗯,一百米的距离外。在那里停下来,并将雷达调整为最高精度。”
“没问题——只要不会碰上某种不稳定的残流。不过这样做是为什么?”
“我只是想起了一次大学天文课所做的练习——无限扁平盘的重力吸引作用。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有机会付诸实践,在对‘尼娜’的运动进行几小时研究后,至少我能计算出‘冉戈达克’的质量。就是说,如果它有质量的话。我开始认为那儿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解决问题还有个更简单的方法,到最后我们将不得不采用。‘尼娜’必须接近并触碰那东西。”
“她已经这样做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科诺有点恼火,“我从没令她接近到五米以内。”
“我不是挑剔你的驾驶技术——虽然第一次在那一角它已经离得很近,是不是?但只要你每次在它的表面附近使用‘尼娜’的小型推进器时,都会轻轻推动‘冉戈达克’。”
“那就象大象身上蹦的跳蚤!”
“也许吧。我们的确不知道。不过,我们最好假定它以某种方式意识到了我们的存在,而且只要我们不令它讨厌,它还会容忍我们。”
他没有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说出口。怎样才算打扰了一块两公里长的黑色矩形厚板呢?而它又将以什么形式表达它的不满?
《2010:太空救援》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第二十五章 拉格朗日点景观
天文学中充满了这样兴味十足却又毫无意义的巧合。有关的一个极好论据是,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的直径大小是相同的。在L1天平动点,即“大哥”在木星和木卫一的重心联线上为自己选择的空间平衡点处,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行星和卫星看起来完全—般大小。
可它们是多么巨大呀!不象太阳和月亮只跨越可怜的半度天空,其直径足足大了四十倍——面积是它们的一千六百倍。无论望着其中哪一个,人们头脑里都会充满敬畏和神奇之感;而它们同时出现在天空中时,更是难以言状的奇观。
它们每四十二小时完成一次循环周期,当木卫一变成新月时,木星就是满月,反之亦然。但即使木星挡住了太阳而只呈现出它的暗面,它也毫无疑问在那里——一块遮蔽星斗的巨大黑盘。有时,黑暗会被长时间的闪电辉光猛然撕裂,这儿的强电风暴规模远大于地球。
天空的另一侧,一直用同一面朝向它的巨大主宰的木卫一象一口缓慢沸腾着的大锅,显现出斑驳的红色和橙色,偶尔搀杂着从它表面的火山口喷发出来、尔后又快速回落的黄色云团。象木星一样——不过时间上略长些——木卫一也是一个其形成与地理无关的星球。它的面貌是在几十年内塑造完成的——对于木星而言,则只用了几天。
当木卫一只剩下一弯残月时,辽阔无垠、彩带环绕的木星云景就会在渺小而遥远的太阳之下出现。有时木卫一或是某颗外部卫星的影子会自木星表面飘过。每一次自转,都会在“大红斑”——一块存在即使没有成千也有上百年的飓风云团——处搅起大如行星的涡流。
处在这奇观中,列奥诺夫号上的船员们拥有了可供他们一生研究的资料——但他们计划中最优先考虑的研究对象却不是木星系统的自然物体,“大哥”才是首当其冲的一个。虽然飞船现在与它的距离只有五公里,坦娅仍然反对任何直接的物质性接触。“我打算等下去,”她说,“直到我们能够迅速撤退。我们将静坐观望——直到我们的发射窗打开,然后我们再考虑下一步怎么走。”
“尼娜”经过五十分钟的从容下降,最后真的落在了“大哥”上。瓦西里借此计算出其质量,结果令人惊讶,居然只有九十五万吨,这相当于它只有空气般的密度。因而它有可能是中空——这引发了有关里面会是什么的无穷推测。
但还有大量实际工作等着他们去做,每天面对的日常问题将他们的思绪从这个巨大的疑问上拉开。虽然自从两艘船被泊船缆索系在一起后操作效率大大提高,但列奥诺夫号和发现号上的琐杂内务占据了他们百分之九十的工作时间。科诺最终说服了坦娅,发现号的转盘不会突然失灵而导致飞船支离破碎,所以两船之间只通过两扇密封门自由来往是可能的。不再需要穿戴太空服和进行浪费时间的舱外作业——每个人都为此高兴不已,除了喜欢离开飞船坐着“扫帚把”呼啸来去的马克斯。
对此消息毫无反应的两位船员是钱德拉和特诺夫斯基,事实上,他们现在已经住到了发现号上,整日整夜地工作,持续与哈尔进行着永无止休的对话。“你们什么时候能完成?”他们一天至少要被问上一次。他们拒绝许下任何承诺,哈尔仍然是一个低能儿。
在与“大哥”会合的一周之后,钱德拉出人意料地宣布:“一切就绪。”
只有两位女医务人员没有出现在发现号船桥上,而这仅仅是那里已挤不下了;她们只能通过里昂列夫号上的监视器收看。弗洛伊德紧紧贴在钱德拉身旁,他的手从没离开过一向擅于创作佳句的科诺称之为的“袖珍巨人杀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