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振南明_一袖乾坤【完结】(645)

  只有火力绝对压制对方时才能做到。

  而现在还不是时候。

  郑成功在等,等所有堡垒被夷为平地。

  清军在塘沽确实设了不少炮台,这些大炮对水师战船还是有一些威胁的。

  已经有几艘战船被火炮击中,甚至有一艘已经被击沉。

  不过这些都无法改变郑成功的决心。

  塘沽必须拿下,天津必须拿下,京畿必须拿下!

  大明必须中兴!

  比船坚炮利,比意志坚定明军都丝毫不虚,他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取胜。

  他的友军在各处战场取得了对清军的完胜,故而现在就是猛攻天津的最好时机。

  郑成功必须趁着这个机会一举克敌。

  海风吹在耳旁十分的清爽。

  郑成功又拿出了那件单筒望远镜望向远方。

  ……

  ……

  京畿,睿亲王府。

  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死亡的气息。

  多尔衮躺在病榻之上气若游丝。

  多铎坐在床头紧紧攥着多尔衮的手。

  “十四哥,你别吓我,你别吓我……”

  多铎声音里已经带了哭腔,嘴唇微微发抖。

  “想不到明军会变得这么厉害……”

  多尔衮的声音很低,多铎只能趴下去听。

  “我死以后,你千万不能垮掉。大清得有一个站出来撑场面的人。”

  多尔衮苦笑一声,似乎是在交代后事。

  “代善不适合做这种事情,他性子太温吞,下不了这个狠。如今大清危若累卵,只有置之死地方能后生。跑是没有用的。”

  多尔衮说完这句话剧烈的咳嗽了几声。

  “十四哥,你慢点说,慢点说……”

  “不要想着跑,我大清的勇士起于黑山白水之间,没有一个孬种。便是死,也要站着……”

  “十四哥,我都记下了。你放心,我绝不会让明狗打进京来。”

  多铎连忙说道。

  “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多尔衮释然一笑,缓缓闭上了眼睛。

  多铎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拼命摇晃着多尔衮。

  “十四哥,你不要走,你不要离开我。”

  但他的举动是徒劳的,多尔衮的身体慢慢变凉变得僵硬。

  多铎仰天长啸一声,发泄心中的悲愤。

  为什么?为什么局面会变成这样?

  清军每战皆败,而明军所向披靡。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几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明清之间攻守之势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

  就连他的十四哥,都被生生气死了。

  他不甘心,他实在是不甘心呐!

  但现在多铎没有太多的时间发泄情绪。

  大清的摄政王薨了,他就得继任摄政扛起这担子。

  这担子便是有千钧重,他也得一肩挑起!

  ……

  ……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举世伐清

  三月二十日,高杰部大破吴三桂拿下了真定府。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推进,而是在等。

  他在等的便是另外两支明军。

  堵胤锡率领的忠贞营和文安之麾下的川军!

  这两支军队在洛阳大战击溃阿济格后稍作休整,随即便驰往北直隶驰援高杰。

  三支明军加在一起足足有五十万之多,声势可谓浩大。而清军一共也就是剩下了二十余万,这还是把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的军队全算上。

  清军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而明军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全部实力。诸如黄德功、秦拱明都驻守待命以防不测。

  换句话说明军有充足的自信打赢这场北伐之战。

  如今的北直隶明军已经打下了大半,堵胤锡和文安之率部赶来后高杰与他们商议一番,决定从三个方向向京师展开总攻。

  其中文安之率部攻打保定府的唐县、完县。堵胤锡率部攻打高阳、安州。高杰亲自率部攻打保定府城。

  保定是京畿前的最后一道屏障。只要拿下了保定,便可以随意攻克京畿。

  而退至保定的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已经退无可退。

  再向后退便是顺天府,便是京师。

  刚刚继任摄政王的多铎已经下了死命令,必须顶住明军的猛攻。

  原本吴三桂是存了反心的。但他想要待价而沽,等到明清双方战到最激烈的时候再跳出来,这样一来可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二来也可以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谁曾想明军推进的速度太快,陕西、河南、山西相继失守,北直隶直面明军的兵锋。

  吴三桂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迫上了前线。

  这两天他也想明白了,即便明军接受他这时候的投降也不会给他太好的待遇,毕竟他的觉悟实在太低,等到明军已经快收复天下才表态。

  所以吴三桂决定再拼死赌上一次。他要赌这一仗清军能赢。

  即使是惨胜也可以。

  但一定要胜。

  只有胜了他才有和明军讨价还价的空间,只有胜了他才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吴三桂会在这一战倾尽全力……

  而多铎为了督战也亲临保定府中坐镇。

  按照他的话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果保定之战败了,明军将彻底获胜而大清将死无葬身之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