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以后督抚大臣也效法武将,一味盘踞地方,争权夺利,朝廷威令不行,
几乎谈不上统一部署、统一指挥。清廷虽有内部倾压,但掌权者基本上能威
福自操,令行禁止。相形之下,清胜明败主要决定于内部凝聚力。
清阿济格、多铎主力北返之后,江南留守兵力相当单薄,拥明势力虽展
开了一些反击,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各自为政,互相观望,甚至坐视清军
打掉拥明旗帜下的异己力量,心中窃喜。南明军阀和封疆大吏多数是这样一
批鼠目寸光的人物,才使清方得以有限兵力集中使用,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
1645 年秋天,鲁监国的军队渡钱塘江攻杭州和浙东等地;堵胤锡督忠贞营攻
荆州;江西明军和义师也奋起同清方争夺建昌、吉安等府县。兵饷最足的郑
芝龙和何腾蛟却一味坐食内地,毫无作为。
由于南明当权人物总是夸张自己的“功绩”,隐瞒自己的消极避战,留
下的材料虽然很多,却只能把读者导入歧途。为了理清头绪,借助于清方档
案材料就是必要的了。勒克德浑接替多铎和阿济格镇守江南期间,只进行了
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这就是援救荆州之役,对手是由大顺军改编而成的忠
贞营(荆州战役另述)。当时,清朝对江南的统治远未巩固,兵力又非常单
薄。除了驻于南京和杭州的一部分满洲八旗兵以外,湖广(主要指今湖北省
部分)、江西以及今安徽省等地区都是由新降附的汉军负责镇守和攻取。勒
克德浑领江宁(今南京)满军主力援救荆州时,连南京城内外的反清势力也
还相当活跃。顺治二年(1645)十一月江宁等处巡按毛九华在一件揭帖中说:
“江宁城外九十余村,有王■、孙壒、金牛、六塘、聂村、陶村、邓村、龙
都八村借练乡兵为名,敢犯天兵,遂经剿洗,自后安堵。”①实际上南京城郊
义师虽然受到清军的搜剿,地方并没有“安堵”,就在勒克德浑统兵西上湖
广时,抗清义师趁江宁守御力量空虚,密谋于顺治三年(1646)正月十二日
夜间里应外合,夺取该城。由于消息走露,洪承畴等得以及时防范,“捕斩
为首者三十人。至十八日夜,贼首伪潞安王、瑞昌王复率贼兵二万余三路入
犯,我兵俱击败之”①。洪承畴揭帖中叙述道:“有伪瑞昌王朱谊漇、伪总兵
朱君召,奸恶异常,到处号召同谋叛乱。今年正月十九日,既密图江宁,里
应外合。职与操江陈锦等诸臣,先事发觉,合满汉官兵,奋力擒剿,旋就底
定。然大逆朱谊漇、朱君召犹未就擒,祸本未拔。”下文又说,正月二十三
日陈锦、巴山、厫童统兵在南京城外搜剿,杀一百余人,自二十四日起将江
宁各城门封闭,“细搜城内逆贼,擒获甚多,俱有瑞昌王伪旨、伪牌札可据。”
洪承畴的这件奏疏是在顺治三年八月底写的,这时清廷已派遣贝勒博洛统兵
由浙江进攻福建,南京地区的清军仍然很少,所以他在疏中说:“惟是江宁
为江南根本重地,远近望以为安危。职先督发原任平南伯、广昌伯下副、参
高进库、杨武烈、蔺光元等官兵三千,援剿江西。嗣有山东总兵柯永盛官兵
四千移驻江宁,缓急可恃;后将柯永盛官兵改驻江西,则江宁官兵仍觉单薄。
今虽有提督总兵张大猷统汉兵四千,皆系提督曹存性所遗营兵,南兵脆弱,
全无马匹,即盔甲、弓箭俱称缺乏,尚在设法置备。所恃者,惟巴山满洲官
兵,先声足以夺气,临敌足以摧锋,若多行调发,则弹压势轻,恐启奸宄窥
伺之渐。”②洪承畴的这件密疏透露了南京堪战的汉兵已先后调赴江西,防守
兵力只有巴山部为数不多的满军,因此他建议清廷不仅不要再抽调部分巴山
部军出征,还应把高进库部汉军调回南京,“庶重地可保无虞”。由此可见
多铎部“凯旋”后,勒克德浑出征荆州期间和返京休息以后,南京的防守兵
力极其单薄。而南明方面对清军的虚实一无所知,清军未到时盘踞地方,苟
且偷生;等到清方调集兵力进攻时立即张皇失措,非降即逃。换句话说,清
方始终掌握着主动权,休整和进攻交替而行;南明方面在1645 秋到1646 秋
这一年里,除了原大顺军反攻荆州、鲁监国的军队同清军相持于钱塘江、忠
于隆武政权的赣南军队与金声桓部清军争夺江西以外,兵力最多的郑芝龙部
(他完全可以凭借水师优势入长江进攻南京等地)、何腾蛟部(他本应出岳
① 《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一册(下),第二九七页。
① 《清世祖实录》卷二十四。
② 顺治三年八月三十日招抚江南各省大学士洪承畴密揭帖,《明清史料》甲编,第二本,第一七○页。曹
存性原为弘光朝左都督,多铎部清军抵南京时投降,被委任为总管五营提督省城(即江宁)军务,其时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