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状,问之,对答如流。隆武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遂赐姓,兼赐名‘成功’,欲令其父顾名思
义也。”可见,先一日赐姓者尚有郑鸿逵子。
③ 《梨洲遗著汇刊》《郑成功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年5 月版《黄宗羲全集》第二册,不收此文。
① 《台湾外纪》记:1645 年“十月,日本国王惧芝龙威权,认翁氏为女,妆奁甚盛,遣使送到安平,即成
功生母也。”同书记次年三月郑成功陛见隆武帝请假,顿首曰:“非成功敢轻离陛下,奈臣七岁别母,去
秋接到,并未一面。忽尔病危,为人子者心何安?”旧历十月为冬季,此处以郑成功口述为据。
假一个月回安平镇探亲。隆武帝为照顾其母子团聚,在六月间同意了他的请
求,但这个月初清军已经大举攻入浙东,形势骤然紧张,因此限以时日,并
且让他顺便在漳州、泉州二府召募兵将,赶回行在延平。郑成功探望母亲以
后,虽然未必招募了多少兵将,但他本人确实返回了抗清前线。据王忠孝的
记载:他应隆武之命,“八月抵福京,晤诸公,商榷时艰。望后(十五日以
后)登舟溯流而上。距行在(指延平)仅二程,清骑已乘虚而入。赐姓公(即
郑成功)交锋不利,率师南下,遇余于舟次,语余曰:‘上已先四日行,剑
南皆北骑,公将安之?’因拉余旋福京,订举事”①。
可见,至少从隆武二年正月起,郑成功一直亲履戎行,参与了许多军事
指挥活动。这为他后来独树一帜,领导东南沿海声势浩大的抗清活动奠定了
基础。
据史籍记载,郑芝龙从安平前往福州时曾经派人叫郑成功同行。成功拒
不应命,回信说:“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吾父不听儿言,后
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②他在叔父郑鸿逵支持下,带了一支数量不多
的军队前往金门。郑芝龙自投罗网以后,清军立即背信弃义地攻入安平镇,
大肆抢劫淫掠,成功的母亲翁氏也被奸污,愤而自缢,其时为十一月三十日③。
郑成功闻讯,痛不欲生,更坚定了武装抗清的信念。清兵饱掠而归后,他回
到安平,料理了母亲的丧事,用黄金铸造了一尊翁氏坐像,饰以珠宝,朝夕
上供。从此开始了他独挡一面的长期抗清斗争。有的文献记载了这样一个故
事:成功“携所著衣巾,焚于南安文庙,仰天欷嘘,曰:‘昔为孺子,今为
孤臣,谨谢儒服,惟先师昭鉴!’再拜而去。与所善陈辉、洪旭等九十余人,
收兵南澳,得数千人。”①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定本》记:1647 年“时赐姓谋举义,而兵将战舰百
无一备,往南澳召募。闻永历即位粤西,遥奉年号,称‘招封大将军罪臣’,
有众三百人,于厦门之鼓浪屿训练,委黄恺于安平镇措饷。识者知大可与有
为,平国旧将咸归心焉。”“八月,以洪政、阵辉为左右先锋,杨才、张进
为亲丁镇,郭泰、余宽为左右镇,林习山为楼船镇。进兵攻海澄,扎祖山头。
数日,援兵至,洪政中流矢,与监军杨期潢俱死之,遂退兵。会定国公进攻
泉州,列营桃花山。清提督赵国祚率数百骑冲营,张进、杨才迎战;定国遣
① 王忠孝《自状》,《惠安王忠孝全集》卷二,转引自陈碧笙《一六四六年郑成功海上起兵经过》,载《历
史研究》1978 年第八期;邓孔昭《试论郑成功对郑芝龙的批判与继承》(见《郑成功研究国际学术论文集》
第四十二页)亦引此文,“距行在仅二程”作“距行在所仅二程”,未见原书,特此附注。上引台湾出版
《郑成功全传》附《郑氏三世大事年表》说八月二十七日在福建延平“成功与帝相持痛哭”,次日,“帝
至汀州,即为北骑所执,遂及于难。成功道中闻变,伏地大恸,晕厥久之”(见该书第四一四页)。据王
忠孝所记,日期稍误,延平至汀州也非一日可到。
② 《台湾外纪》卷二。
③ 郑克塽《郑氏附葬祖父墓志》云:“翁曾祖母生于壬寅年八月十八日未时,卒于丙戌年十一月三十日巳
时,享年四十有五。”按:江日升《台湾外纪》卷三记顺治四年(1647 年,丁亥)二月,清将“韩代奉贝
勒世子命,统满、汉骑步突至安平”,郑成功母翁氏手持剑不肯去,“大兵至,翁氏毅然拔剑割肚而死”,
系时有误。
① 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府志》卷四十《封爵·郑克塽》。《梨洲遗著汇刊》所收托名黄宗羲作《郑成功传》
亦载此事,除文字出入外,在所善陈辉、洪旭二人间增入张进、施琅、施显、陈霸,显然有误。施琅当时
投降了清军,随佟养甲、李成栋入粤,不可能同郑成功“盟歃”抗清。
林顺等夹攻,大破之。别遣水兵破溜石炮城,斩参将解应龙,军声大振。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