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普安州。乾隆二十九年抄本《南笼府志》卷四《城池》记:“南笼府旧城原为安笼所城,隶安顺府。
明永乐二年建,周围二百八十七丈一尺,高一丈四尺。”按,明朝制度卫、所属军事系统,行政系统的府
州无权管辖。
② 《明末滇南纪略》卷四《悔罪归明》。
③ 《爝火录》卷二十五。《存信编》卷四记:“可望自居贵州省城,大造宫殿,设立文武。川黔大臣皆挟
以威,令刻期朝见,授以职衔,有不从者即杀之。”
① 彭而述《读史亭文集》卷十,记下《宝庆至沅州日记》、《自沅抵贵日记》。
② 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七引《桂王本末》云:“由榔在安隆涂葺薄以自敝,日食脱粟,穷困备至。”
略有夸张。
③ 屈大均《安龙逸史》卷下记,顺治九年四月,孙可望“补任之聪为安龙知府、朱用九为通判、谭江籓为
推官,动库银为各处建公署焉”。可见,永历朝廷迁入安龙以后,孙可望曾经命人动工兴建“行在”和衙
门办公处所,但是安龙地僻城小,兴建的行在公署肯定不大壮观。
支用④。“帝以不足用为言,不答”⑤。范应旭、张应科“造册,开皇帝一员、
皇后一口,月支银米若干”⑥。他们还奉命对永历朝廷的动静严密监视,随时
飞报可望。永历皇帝实际上处于软禁之中。连原大西军领导人物李定国、刘
文秀未经孙可望许可都不得直接同永历帝往来。例如,朱由榔刚迁到安龙的
时候,“李定国、刘文秀自称孙可望之弟,恭候万安,并进银币,食物值可
万计。可望闻而益恶之”①。又如,李定国攻克桂林,“报捷于安龙行在。帝
以玺书劳慰,极其称奖。孙可望知之,以为捷不报己而报帝,深恨之”②。定
国桂林之捷不仅向孙可望作了报告,献俘也是解往贵阳,不能说是“不报己
而报帝”,但定国派使者赴安龙向永历帝奏捷大概确有其事。孙可望却认为
所有军国重事都应由自己一手握定,视永历帝与大将之间文书往来为大忌,
足见其心胸偏窄。
④ 《残明纪事》云:可望令“张应科每年进银二千两、食米六百石。”诸书记载供应永历君臣的银米数不
一致,为数不多当系事实。
⑤ 《天南纪事》。
⑥ 《爝火录》卷二十二。
① 胡钦华《天南纪事》。
② 《明末滇南纪略》卷六《进取粤西》。
第二十二章 1651—1653 年浙闽赣
抗清势力的消长
第一节 舟山之役和鲁监国退位
鲁监国进驻舟山以后,摆脱了郑彩的控制,战略上也由恢复福建改为经
营浙江。当时,张名振、阮进、王朝先等部驻于舟山;闽安伯周瑞、平虏伯
周鹤芝屯于温州的三盘;宁波府四明山寨的王翊、王江、冯京第等义师同舟
山相呼应。以鲁监国为首的兵力还相当强盛,特别是舟山群岛地理位置十分
重要,对清廷在江浙地区的统治构成重大威胁。
清摄政王多尔衮眼见在江西、广东、山西、陕西等地的大规模反清复明
运动之后,满洲八旗兵被拖得疲惫已极,加上清军不熟悉海上作战,因而对
鲁监国政权采取了政治上招降瓦解、军事上利用汉军进攻的对策。1649 年(顺
治六年,鲁监国三年)正月,江南江西河南总督马国柱报告:“舟山伪佥都
严我公率知府许■等投诚,并献进剿机宜,愿充向导。”①多尔衮如获至宝,
立即让马国柱把严我公送到北京,亲自两次召见,授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招
抚沙埕舟山等处招抚使,携带敕书前往浙江招降明方文武官员。严我公即以
清朝钦差大臣的身分派遣使者进入四明山寨和舟山群岛到处游说。在他的策
动下,这年三月鲁监国所封开远侯吴凯降清②,九月清廷封吴凯为沙埕侯、总
统沙埕、舟山、大岚、东白海岛军务总兵官③。接着,鲁监国下义安伯顾奇勋
降清,被封为舟山伯、舟山总兵④。随同降清的明开平将军姜君献被任为归义
将军,安远将军王用升为怀义将军,翼义将军陈龙为慕义将军,总兵陈德芝
为招抚(即严我公)标下右营总兵、雷虎彪为后营总兵、杨子龙为前营总兵,
明副使吕一成为沙埕监军副使,高树勋为舟山监军副使,“俱赐敕印并貂帽
蟒袍等物”①。次年(1650)正月和四月,严我公又疏报招得定远侯石仲芳②、
昭武将军田得坤、忠勇将军沈乘龙、虎贲将军胡茂芳、定一将军陆鸣时等多
人。顺治六年二月初三日,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还发出了“与大兰山吴
① 《清世祖实录》卷四十二。黄宗羲《海外恸哭记》中说严我公是个骗子,并没有在鲁监国政权中任职,
他自己“伪为告身银印,曰:吾行朝之都御史也。因客以见国柱,因国柱以见虏主。我公大言憾虏主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