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明史_顾诚【完结】(322)

  伪丁并眷属人口齐到长沙之日,文武臣工兵民土庶无不喜色相告,共庆太平

  有日,计滇黔负固之众行见闻风来归,以成大一统之盛。”④

  清廷对于孙可望的来归极为重视,这年十二月,特旨封孙可望为义王⑤。

  为了体现赏不逾时,清廷派内翰林弘文院学士麻勒吉为正使,礼部尚书兼内

  翰林秘书院学士胡兆龙、礼部右侍郎祁彻白为副使赍册、印,专程前往湖南

  行册封礼。顺治十五年二月二十日在长沙举行典礼,二十八日孙可望即应诏

  赴京陛见①。五月初二日,孙可望在麻勒吉等伴送下到达北京。清廷命和硕简

  亲王济度、和硕安亲王岳乐带领公、侯、伯、梅勒章京、侍郎等大批高官显

  爵出城迎接,场面相当隆重。明遗民方文当时正在北京,目睹其事,赋诗寄

  慨云:“南海降王款北庭,路人争拥看其形。紫貂白马苍颜者,曾搅中原是

  杀星。”②次日,顺治皇帝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十天之内,皇帝赐宴多

  达三次,赐银两次共一万二千两,此外赐府第、赐蟒袍、朝衣、缎匹等,孙

  可望成了清廷上红极一时的人物。这里作一点对比也许更能加深了解清胜明

  败的原因之一。1649 年孙可望统率数十万貔貅之众,以云南全省之地自愿归

  附风雨飘摇中的永历朝廷,南明君臣在封一字王上备极刁难;而清廷对仅率

  数百人狼狈来归的孙可望却毫不犹豫地加封王爵。不能不看到清廷的度量和

  眼光比永历朝廷高明得多。

  孙可望受到清廷特殊的恩遇,靠的是出卖云贵川抗清事业。他刚刚逃到

  湖南宝庆就给清廷递上了“愿取三省上献,以大一统之盛事”的奏疏,疏中

  避而不提张献忠开创的大西军事业,说什么“望以关西布衣,适丁明季丧亡

  之际,不自甘于辕下,遂称藩于滇黔楚蜀之间”,把自己打扮成逐鹿中原的

  英雄,他俨然以“国主”自居,把大西军称为“望兵”、西南抗清基地为“望

  ① 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初六日经略洪承畴揭帖,见《明清档案》第三十一册,A31—119 页;同件又见《明清

  史料》甲编,第六本,第五八二—五八三页。

  ② 彭而述《读史亭文集》卷十五《孙渠归顺纪略》。

  ③ 见上引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初六日洪承畴揭帖。

  ④ 上引《明清档案》第三十一册,A31—119 号。

  ⑤ 《清世祖实录》卷一一七。

  ① 顺治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经略五省大学士洪承畴“为钦遣锡封大臣已到长沙谨报上闻事”密揭帖,见《明

  清史料》甲编,第六本,第五八九页。

  ② 方文《涂山续集》《北游草》。

  土”,恬不知耻地把同系张献忠义子和大将的李定国、刘文秀说成是自己“恩

  拔”起来的人物,又把李定国等人反对他专横跋扈、帝制自为的措施说成“以

  奴叛主”。接着,他要求清廷发兵,“则滇黔蜀地愿尽入于皇上之版图,兵

  马将士愿咸奉皇上之军旅”①。到湘乡、长沙同洪承畴见面时,又如洪承畴奏

  疏所说:“伪王孙可望另有开列云贵形势机宜,职方在查询,再具密疏,恭

  请宸衷裁断。”②他还同清经略洪承畴会同各提督、总兵进行图上作业,“绘

  图讲究,有同聚米为山,明如指掌”③。为了取悦于清廷,孙可望不仅提供了

  永历朝廷军事机密等各方面的情况,献上了“滇黔地图”④,还为清军进攻提

  供了一批熟悉地形的向导。1658 年(顺治十五年)初,洪承畴遵照清廷谕旨

  会同孙可望“于投诚各官内查有熟谙湖南、广西、四川、云贵地利官十九员”,

  将其中四员派赴罗托军中,其余十员留在洪承畴“军前不时应用”①。孙可望

  到达北京朝见清帝后,又上疏奏言:“大兵征滇,臣报效之日。滇南形势,

  臣所熟悉。或偕诸将进讨,或随大臣招抚诸境,庶少效奉国初心。”清帝命

  王、大臣商议,结果“以大兵分三路趋云南,指日奏功,无事可望再往”②。

  尽管清廷出于种种考虑没有让孙可望亲赴前线,但还是充分利用了他过去在

  大西军和永历朝廷中的特殊地位,加强了政治攻势。王夫之记载,当清军三

  路进兵时,“可望又遣人赍手书招诸将帅,言已受王封,视亲王,恩宠无比。

  诸将降者皆得予厚爵,非他降将比。惟定国一人不赦”③。这以后,永历政权

  在军事上的节节败退,不少原大西军系统的将领倒戈投降,孙可望的现身说

  法无疑起了很大的诱惑作用。清军在进兵途中,也充分利用了孙可望过去的

  地位和影响,刘坊在《哀龙江》诗序中说:“戊戌(顺治十五年)冬,清师

  距遮炎河,谬道路者曰:可望师至矣!我兵闻风皆睋而失色,或寤者曰:国

  主至矣!至矣!相率惊窜。”④李定国支持的永历朝廷的覆亡固然有多种原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