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进入长江之后郑军不愿舍舟陆行,南京城下战败后匆促撤出长江显然都
有密切关系。
郑成功1659 年的大举进攻南京,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据他所得到
的情报,清军主力除留守北京以外,已开赴云贵一带,驻防南京一带的兵力
非常薄弱,其中满族军队只是昂邦章京喀喀木带领的一支小队伍;二,他从
内地复明志士魏耕等人提供的消息中得知江南各地汉族官绅士民反清的潜在
势力还相当大,判断以优势兵力大举展开长江战役,必将收到远近来归的效
果;三,江南是全国财政的主要来源之地,又是全国的腹心之区,一旦夺得
该地,不仅将使明、清在经济实力上发生逆转,而且攻克南京之后趁势收取
长江中下游,将造成清朝统治区南北隔断,为下一步用兵创造有利条件;四,
朱元璋是以南京为基地完成统一大业的,南京在明代先后是京师和留都,尽
管清朝在顺治二年将其改为江宁府,但在相当多的人们心目中这里仍然是全
国的政治中心之一。因此,在郑成功等人看来,攻下南京,收取长江中下游
各地,复兴大业将由出没海岛之间移到龙盘虎踞的石头城,明清相持的局面
将大为改观。这就是郑成功等人发动长江战役的基本战略意图。
③ 徐孚远《钓璜堂存稿》卷二十。
④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建义侯林兴珠阿克萨之捷》条。按,清王公出师时所携妇人亦非正妻。
第二节 郑军进抵南京城下后的双方动向
1659 年(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四月,郑成功、张煌言亲统大军北
上。二十八日到达浙江定海,经过两天激战,全歼镇守该地的清军,夺取了
定海炮城,焚毁清水师船只一百余艘。这样,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制造了
进攻浙江宁波府的假象,吸引江苏、浙江清军来援。五月初,郑成功率领兵
马十余万分乘大小船舰三千余只从定海北上,分三■进发,由中提督甘辉统
前■,郑成功亲率兵将居中,总兵陈文达殿后,浩浩荡荡起航向长江口进发。
十九日,郑军由吴淞口进入长江。清苏淞提督马逢知(原名马进宝)事前已
同郑成功有秘密联系,他按兵不动,实际上是心怀观望,要看郑成功是否能
攻下南京才决定公开表态①。
当时郑成功的兵力是相当强的。其优势不仅是出动了三千多艘船舰、十
余万兵力,而且装备精良。进入长江之前,五月初八日郑成功藩前军前镇马
龙在乍浦降清,随马龙降清的有五艘船,其中水艍船二只,双篷船二只,水
底■一只,兵丁及家属男妇共一百四十余名口,可是携带的装备竟有红衣炮
十三位,铜百子炮四十五位,三眼枪、鸟枪十杆,火药四十二桶,连桶共重
一千八百八十九斤,红衣铁弹一千六百六十三出,百子铁弹一百八十二桶,
连桶共重八千八百九十九斤,铁碎子一百零五桶,连桶共重五千一百九十斤,
铁盔甲四十二顶,铁甲二十六身,铁蔽手九副,铁裙九条,铁遮窝十四副,
还有棉盔
甲、刀、箭、长枪、藤牌之类①。这五条船虽仅一百多人,拥有的进攻性火炮
和防身的铁盔甲之类数量相当惊人。弱点是:一没有马,二携带妇女家属。
顺便说一下,明朝末年军事装备已经由冷兵器为主逐渐向铳炮等热兵器为主
过渡。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大进步。由于当时火器性能较差,装药填弹费
时,在一些场合下不如使用弓箭刀枪等冷兵器的骑兵机动灵活。清朝统治者
虽然继承了明代的部分火器,但总的来说是开倒车,更重视传统的骑马射箭。
火器的优越性在江、海水战中能够充分发挥,这正是郑成功、张煌言的军队
克敌制胜的主要原因。
六月初一日,郑军进至江阴,清朝文武官员凭城扼守。郑成功接受诸将
建议,以县小不攻,率师西上。十六日进攻瓜州,阵斩清游击左云龙,破敌
满汉兵马数千,截断清方用铁链、船只连结而成的锁江防线“滚江龙”,焚
① 杨英《先王实录》记:“十九日,移泊吴淞港口,差监纪刘登密书通报伪提督马进宝,合兵进讨。以前
有反正之意,至是未决,欲进围京都时举行,故密遣通之。未报。”按,《清世祖实录》卷一三九记审讯
时马逢知招认:“将海逆差来伪将刘澄不即诛戮,仍行放回。”“阴附逆贼是真。”又记:“江南巡按马
腾升与逢知结为兄弟,同谋隐徇。”同书卷一四三又记:“海逆郑成功曾遣伪副将刘澄说令逢知改服衣冠,
领兵往降。逢知声言欲杀刘澄,而实未杀,反馈刘澄银两,又差人以扇遗成功,又将申报成功投诚本先示
成功..。”
① 佟国器《三抚捷功奏疏》,顺治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为恭报投诚伪帅仰祈部从优叙用以彰鼓励事”题
本。按,马龙原为鲁监国下张名振部将,张名振死时嘱咐所部兵将由张煌言领导,马龙部被改编为郑成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