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前军的情况不详,但杨英《先王实录》纪,郑成功部署入江战役时令五军张英督首程大船,“拨就都督
罗蕴章、马隆船引港”(见该书排印本第一九○页)。马隆当即马龙之误写,罗蕴章也是张名振旧部,郑
成功凭借兵力优势,改编原鲁监国军队,任命嫡系将领接管,罗蕴章、马龙等仅充向导领港之偏裨。
毁清军江上浮营(又称木城)三座,夺得谭家洲大炮数十门,使清方苦心经
营的江防工事全部瓦解。同一天,郑军攻克瓜州,清操江巡抚朱衣助投降,
郑成功命援剿后镇刘猷镇守该城①。接着,郑军于二十二日在镇江银山大破清
江宁巡抚蒋国柱、提督管效忠派来的援兵,清镇江守将高谦、知府戴可进献
城投降。成功命右武卫周全斌、后冲镇黄昭入城防守,降将高谦以熟悉地利
留之协守,其部下兵马调随主力进攻南京。又派工官冯澄世为常镇道,戴可
进仍署知府事。二十六日,张煌言带领的一支为数不多的舟舰已进抵南京城
下②。
占领瓜州、镇江以后,南京已近在咫尺,郑成功本应派主力登陆,直趋
南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即攻城;即便一时拿不下来,也应切断清方援
军入城的进路。六月十九日喀喀木、郎廷佐给清廷的告急题本中说:“巡抚
蒋国柱、提督管效忠等于六月十七日报,瓜州城两翼所有红衣炮均被掠去等
语。旋经询问自瓜州逃回披甲等,则称瓜州失陷是实。”③既然瓜州清军败卒
在一两天内已逃回南京,郑军当然也可以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推进到南京城
下。然而,他没有这样做,失去了第一次战机。六月十八日晚上,清朝进攻
贵州的部分满洲八旗兵在梅勒章京噶褚哈、玛尔赛、吐尔玛率领下由荆州乘
船四十艘到达南京,增强了防守力量。清两江总督郎廷佐在题本中说:“自
海逆于京口得志后,贼势大盛,于六月二十六等日,已溯江逼近江宁。时因
城大兵分,力薄难支,幸由梅勒章京噶褚哈、玛尔赛、吐尔玛等率满洲兵自
贵州前来,省城方得无虞。若非贵州凯旋之师抵达,江宁实难保全。”①但是,
这支由贵州返回的清军数量有限,本是因出征日久由他部替换回北京休息的
军队,大部分没有携带战马、盔甲,作战能力比较有限。所以,在他们到达
南京之后的第二天,喀喀木和郎廷佐在向朝廷密报瓜州失守,要求“除准留
自贵州回来无乘骑兵丁外,速从京师调遣大兵前来,方可恢复瓜州,大江两
岸城池亦不致失守”②。可见,即便在噶褚哈等统率的清军到达以后,南京清
军实力仍然是不足的。
此后,清、郑双方军事的部署颇值得注意,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南京之
役的胜负。
郑军方面:六月二十四日占领镇江以后,行动异常缓慢。二十五日郑成
功亲自巡阅镇江府城,在北门外甘露寺举行了阅兵典礼,谆谆戒谕右武卫周
全斌、常镇道冯澄世:“城守贵乎严肃,宁民必以简静。镇江首先归顺,乃
为恢复之始,当十分加意抚字,以为天下榜样。宜严束官兵,日夜住宿窝铺,
不许混落城下,擅入民家,致行骚扰。该道不时缉解,有扰民者,罪连该统
① 朱衣助在瓜州投降后派家人朱镇到南京接取家属,被清方捕获,朱衣助见家属未至,其父又在北京,故
自郑军中逃回。见《清世祖实录》卷一三八、一三九。杨英《先王实录》等书写作朱衣佐。
② 顺治十六年八月十五日清两江总督郎廷佐题本、驻江宁府昂邦章京喀喀木奏本、梅勒章京噶褚哈、玛尔
赛、吴孝力等奏折,均见《满文兵科史书》,引自安双文《清郑南京战役的若干问题》,此文收入1989 年
版《郑成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一五—一三一页。按,张煌言《北征录》记,攻克瓜州后郑成
功本拟直攻南京,煌言建议应先取镇江。成功采纳了他的建议亲领主力攻镇江,让煌言率舟师先往南京。
煌言军抵南京观音门下“乃六月廿有八日也”。
③ 《满文兵科史书》,转引自安双成《清郑南京战役的若干问题》。
① 《满文兵科史书》,转引自安双成《清郑南京战役的若干问题》。
② 顺治十六年六月十九日喀喀木、郎廷佐密题本,引自安双成文。
领。其民,不准道府差役扰索,该统领须为查察,有病民者,即拿启报,罪
连该道。此处骚扰,即四方望风而遁,天下事自尔等坏矣。慎之,慎之!至
于守城机宜,商确而行。”镇江府内果然“市不易肆,民不知兵”①。郑成功
以镇江为榜样确实收到了显著效果,附近各城“归附者接踵而至”②,句容、
仪真、滁州、六合等城相继来归。然而,进攻南京这一头等大事却迟迟未行,
仅派兵部张煌言和杨戎镇往浦口(南京北岸)安抚。三天以后,郑成功认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