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槛羊阱兽也。无何,石头师挫,缘士卒释兵而嬉,樵苏四出,营垒为空,
敌谍知,用轻骑袭破前屯。延平仓猝移帐,质明军灶未就,敌倾城出战,兵
无斗志,竟大败。”②这段话对郑成功的骄傲轻敌,部署不当,作了相当精辟
的论述。
二十五日,郑成功率领败军乘船到镇江,查明将领和兵员损失情况,把
阵亡、被俘将领部下的士卒拨归其他将领统辖。二十八日,即主动放弃镇江、
瓜州等城市,全军(包括在镇江投降的高谦等部,但不包括张煌言部)退出
长江口③。
八月初四日,郑军退到吴淞;初七日兵船集中于平洋沙、稗沙一带。郑
成功有意攻占崇明县城,控制长江出海口。“初八日,舟师至崇明港,集诸
将议曰:师虽少挫,全军犹在,我欲攻克崇明县,以作老营,然后行思明(厦
门)吊换前提督等一枝,再图进取。一则逼其和局速成,二则采访甘提督等
诸将生死信息,三则使虏知我师虽败,尚全力攻城,不敢南下袭我。诸将以
为如何?众答曰:可。于是随派防水师并攻城官兵。”初十日郑军在崇明登
陆,派右武卫周全斌攻西门,宣毅后镇吴豪攻北门,正兵镇韩英攻东北角,
后冲镇攻西南角。次日上午开始大举攻城,郑成功亲自督战。清游击刘国玉、
仝光英、王龙、陈定等据城顽抗。韩英和监督王起俸奋勇攻城,都被清军火
铳击伤,几天后伤重而死。郑成功还想让其他将领带兵猛攻,周全斌建议:
“官兵被创之余,昨日韩英被伤,闻者寒心,无心恋战。且得此孤城绝岛亦
是无益”,不如回师南下休整。郑成功同意了这一意见,传令班师①。
郑成功南京之役,清朝官方指斥为“海贼入犯”固无足论,后来的史学
家也评论不一,有的称赞为恢复壮举,有的讥为轻举妄动。本书作者认为可
以总结出以下数点:
一,郑成功进攻南京之役是正义的,符合当时百姓的愿望。这从他和张
煌言领军溯流而上,大江南北许多州县的绅民望风归附可以看得很清楚。战
役前期取得的成果相当惊人。顺治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江南总督郎廷佐揭帖
中有一段概括性文字说:“不意海氛狂逞,自五月初旬即寇崇明,旋入京口,
至六月中旬陷瓜洲、破镇江、仪真、六合、江浦,沿江一带四散蹂躏,直逼
① 《东南纪事》卷十一《郑成功》上。
② 张煌言《北征录》,这里的引文据查继佐《鲁春秋》附录本,文字与《张苍水集》所载稍有不同。
③ 清方记清军收复镇江在七月二十七日,见《郑成功档案史料选辑》,顺治十六年“为报明江宁崇明获捷
有功人员事揭帖”残件。
① 杨英《先王实录》。参见顺治十六年“为报明江宁崇明获捷有功人员事揭帖”残件,《郑成功档案史料
选辑》第三○九页。
省城。又分侵上游,以致宁、太、池三郡属邑并和、含等州县相继失守。..
以五、六、七月之间在江北而论,如瓜、仪、天长、六合、江浦、滁、和、
含山被陷矣,而淮、扬等郡震邻滋蔓也。在江南而论,如丹徒、高淳、溧水、
建平残破矣,而上元、江宁、溧阳、丹阳等处界连荼毒也。在上江而论,如
太平、宁国、池州、当涂、芜湖、繁昌、宣城、南陵、贵池、铜陵、无为、
舒城、庐江、巢县等处失守矣,而安、徽、庐三郡接壤地方祸延不小,室庐
货物被其烧毁,子女玉帛被其掳掠,田地禾稻被其蹂躏。今虽寇遁,而逃亡
流离大费抚绥。”清方为保卫南京“调集诸路满汉大兵会剿,齐驻省城,甲
士云屯,战马鳞集,所需粮饷,日费万有余金..”①。郎廷佐奏疏中虽不免
有诬蔑之词,但不难看出到决战前夕清江南地区已势同瓦解,疏中所列失守
城池绝大部分是郑军未到而主动反清归明的,反映了人心的向背。
二,如果郑成功能够采纳正确建议,进至瓜州一带时统率主力由陆路直
趋南京,乘城中清军守备兵力单薄迅速攻城,清方“城大兵单”,突破一处,
歼灭守敌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只要攻下南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就已占上
风,然后分兵四出,仍在观望之中的清绿营官兵马逢知之流和更多的汉族官
绅必然反正来归,顽固不化者聚而歼之。这样,有可能迅速占领江南财赋之
区,清廷在经济上必然陷入困境。达素由北京统领南下的一万余名援军和明
安达理部先后从荆州东下的两批援军数量既有限,又不熟悉水战,难以扭转
战局。清廷如果调回进征云、贵的主力对付郑军,不仅路途遥远,丧失战机,
还将给李定国、白文选等以卷土重来的机会。郑成功、张煌言若能联络夔东
十三家的兵力,更将使西南清军回救江南造成重大障碍。明、清对峙的局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