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是续贺九义也。”白文选问:“尔等今欲何往?”张国用回答:“以
此人马出云南,何向不重?”意思是凭借部下兵马众多主动降清,必然受到
重用。文选又问:“若皇上何?”国用断然回称:“心力已尽,可见天意。”
当即把白文选挟持上马起行,连夜行军七十里。第二天凌晨,李定国得到报
告白文选部去向不明,觉得事态严重,他狐疑满腹地说:“巩殿下欲何往耶?”
派儿子李嗣兴领兵尾随,观察白部动向。他告诫嗣兴不得动武,自己也带领
部队缓缓跟进。张国用、赵得胜惟恐主帅白文选留恋旧情,同李定国重归于
好,故意让文选走在前面,二人领兵断后。五天之后,兵马行至黑门限(或
写作黑门坎),国用和得胜见李嗣兴兵尾追不舍,两人商议道:“晋世子急
蹑不去我,我军行疲为累,不若就此山势与决战,令彼还,方可前进。”随
即挥兵扼据山险,矢炮齐发。李嗣兴大怒,命令部兵强行登山反击。正在这
时,李定国赶到,叫嗣兴立刻停止战斗。他不胜感慨地说:“吾昔同事者数
十人,今皆尽矣,存者吾与文选耳。何忍更相残?且彼既背主他出,欲自为
计,念已绝矣!吾所以使尔随之者,冀其生悔心,或为并力;今大义已乖,
任彼所之,吾自尽吾事耳。”①途中收留文选部掉队的士卒四十余人,也全部
放还。定国父子带领本部兵马返回洞乌。
白文选军继续走了三天,路上遇着从孟定来的吴三省部。吴军营中的马
匹已全部倒毙,兵将仍然不顾艰苦,步行入缅寻求和李定国会合。白文选良
心不昧,流着眼泪说:“我负皇上与晋殿下矣!将军能帅兵至此,使我有太
山之助乎。”②吴三省从白文选部行军方向判断其部下意图是去投降清朝,就
故意扬言:“云南降者皆怨恨,不得所,人心思明,故我辈咸愿步来到此。”
文选部兵听了很受感动,张国用、赵得胜也从自己前途考虑,担心降清以后
得不到妥善安置,不再坚持前往昆明投降。这时,恰巧有徽州人汪公福不远
数千里带来郑成功的约请会师表,白文选决定屯驻于锡薄,派苏总兵去木邦
同李定国联络。过了一个多月还没有接到定国的回信。清平西王吴三桂得到
消息,派部将马宁和南明降将马宝、马惟兴、祁三升等领兵追赶白文选,两
军在孟养相遇。文选部兵就山立营,保持戒备。白文选同马宝、马惟兴等长
期保持着较深厚的友谊(他们很可能都是回族),不愿兵刃相见。马宝带着
① 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五十二《李定国传》。按,邵廷寀《西南纪事》卷十《李定国传》和珠江寓舫偶
记《劫灰录》卷六也记载了这件事,文句略有不同。
② 邵廷寀《西南纪事》卷十《李定国传》。
吴三桂的书信单骑进入文选营中,劝他投降。白文选终于决定投降清朝,跟
随投降的有官员四百九十九名、兵丁三千八百余名、马三千二百六十匹、象
十二只①。这年十二月十八日由孟密到达昆明。康熙元年(1662)十一月,清
廷封白文选为承恩公②。白文选降清时还有几千名精锐将士,如果能同李定国
携手合作,云南抗清斗争必定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他的决策降清,无疑加
速了云南边境抗清运动的瓦解。
清军进入缅甸胁取永历帝的时候,李定国统辖的兵马还有五六千人③,驻
于九龙江(按,九龙江即澜沧江流经西双版纳之一段河名,清代在普洱府下
有九龙江宣慰司)。他仍然希望号召土司和其他抗清势力恢复云南。1661 年
(顺治十八年)五月,暹罗国(即泰国)派使者六十多人来联络,请定国移
军景线(亦作锦线,现在泰国境内昌盛附近,与缅甸、老挝接壤)暂时休整,
然后由暹罗提供象、马,帮助收复云南。使者除带来丰厚礼物外,还取出明
神宗时所给敕书、勘合,表示对明朝眷恋之情。并且告知定国:“前者八十
二人驾随,流落在我国,王子厚待,每人每日米二升,银三钱。”④李定国对
暹罗君臣的好意非常感激,盛情款待来使,派兵部主事张心和等十余人同往
暹罗联络。1662 年(康熙元年)永历帝和太子被清军俘获的噩耗传来,李定
国伤心备至,捶胸大哭。他感到拥明抗清的旗帜既倒,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部下兵马由于驻扎在人烟稀少地区,粮食医药不足,病死了差不多一半。定
国自知复兴无望,愤郁不已,五月十五日撰写表文焚告上天,“自陈一生素
行暨反正辅明皆本至诚,何皇穹不佑至有今日。若明祚未绝,乞赐军马无灾,
俾各努力出滇救主。如果大数已尽,乞赐定国一人早死,无害此军民”①。六
月十一日是李定国的生日,他从这天起发病,到六月二十七日病死于景线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