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之区,暂寄军旅,养晦待时。非为贪恋海外,苟延安乐。自当竭诚祷告皇
天,并达列祖,假我潮水,行我舟师。尔从征诸提、镇、营将,勿以红毛火
炮为疑畏,当遥观本藩鹢首所向,衔尾而进。”②第二天,郑成功在自己的座
船上竖起帅旗,发炮三声,金鼓震天,直航台湾。未刻,已抵鹿耳门。成功
命何斌坐于斗头引导船队绕过荷兰炮台,强行登陆。在岛上几千名中国人的
协助下,不到两个小时已有数千名战士踏上了台湾的土地。大批战舰和船只
也驶抵热兰遮和普罗文查(即赤嵌城)之间的海湾。
当时,荷兰在台湾的兵力只有一千多名,长官揆一和评议会率八百多名
① 《张苍水集》第十八——二十页《上延平王书》。
① 江日升《台湾外纪》。
② 《台湾外纪》卷五。
驻于沙洲上建立的热兰遮城堡,海面有以赫克托号为主的四条战舰,在隔湾
(当时称大员湾)相对的台湾本岛上的普罗文查堡有四百名兵员防守。此外,
在鸡笼(今基隆)、淡水有微不足道的一点兵力,后来都集中到热兰遮。郑
军顺利登陆后,骄横的荷兰殖民者企图在海上和陆地同时发起进攻,一举击
败立脚未稳的郑军。他们以最大的赫克托号带领三艘战舰凭借火炮等装备的
优势首先向郑军舰船开炮。郑军派出了各装两门火炮的六十艘舰船迎战。战
况非常激烈,发射炮弹的硝烟弥漫,以致在稍远的地方无法辨认双方船只。
中国的战舰在制造和装备的火炮上虽稍逊于敌舰,但他们英勇奋战,利用自
己在数量上的优势四面围攻荷舰。突然,中国战舰的大炮射中了赫克托号的
弹药仓,引起强烈爆炸,赫克托号连同所载士卒葬身海底。另一艘荷舰斯·格
拉弗兰号也被郑军火船引燃,仓皇逃离。海战以荷方惨败告终。陆上的战斗
情况也差不多。荷方派贝德尔上尉(中方文献写作拔鬼仔)率领二百四十名
精兵出击。贝德尔对中国军队怀有西方殖民者特有的偏见,他认为中国人都
是胆小如鼠,“只要放一阵排枪,打中其中几个人,他们便会吓得四散逃跑,
全部瓦解”,“据荷兰人估计,二十五个中国人合在一起还抵不上一个荷兰
兵。他们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是这样看法:不分农民和士兵,只要是中国人,
没有一个不是胆小而不耐久战的,这已经成为我方战士不可推翻的结论。..
他们认为,国姓爷士兵只不过同可怜的鞑靼人(指清军)交过锋,还没有同
荷兰人较量过;一旦和荷兰人交战,他们便会被打得落花流水,把笑脸变成
哭脸”①。战斗在郑军登陆的一个名为水线尾的沙洲上展开。郑成功派黄昭带
领五百名铳手携连环熕二百门在正面列阵阻击,杨祥率藤牌手五百名绕到敌
之左翼侧攻,肖振宸率领二十艘大船摇旗呐喊,作进攻热兰遮状。贝德尔的
军队同黄昭部接战时,以十二人为一排,连放三排枪,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郑
军并没有一听枪声就失魂落魄地四散奔窜,而是沉着应战,像一座铁壁一样
阻挡着荷军前进;杨祥部从旁夹击,“箭如骤雨”,这些自命不凡的荷兰官
兵的“勇气”“完全为恐惧所代替,许多人甚至还没向敌人开火便把枪丢掉
了。他们抱头鼠窜,落荒而逃”。郑军乘势全线出击,“直到上尉及其部下
一百十八人全部战死”,剩下八十名见机行事的士兵涉过水深及颈的海面逃
到船上返回热兰遮向他们的长官报告这场出击的经过②。
郑军在海上、陆上初战告捷,荷兰人已失去了出击的信心,躲在城堡里
等待救兵。郑军“切断了海陆交通,包围了普罗文查要塞,切断了它同热兰
遮的联络,使各自陷于孤立。他们也完全控制了乡村,禁止福摩萨人同被包
围的军民有任何接触,使他们不能帮助遭到攻击的荷兰人(按,此处福摩萨
人指高山族同胞,但是高山族百姓决不会支持以掠夺为目的的荷兰殖民者)。
上述行动由于得到中国居民中二万五千名壮丁的帮助,在三四小时内就完成
了。那些惊慌绝望的福摩萨人也被迫向敌人屈服,同所有中国居民一样,被
① 揆一《被忽视的福摩萨》,引自《郑成功收复台湾史料选编》第一四五页。
② 这次水上和陆上的战役,在中、荷双方文献中都有记载,情节大致相符,细节处略有差异。如《被忽视
的福摩萨》中说荷方两艘大舰一被郑军射中炸毁,一着火后逃走。《先王实录》记:八月“甲板船来犯,
被藩令宣毅前镇陈泽并戎旗左右协、水师陈继美、朱尧、罗蕴章等击败之,夺获甲板二只,小艇三只,宣
毅前镇副将林进绅战死。自是,甲板永不敢犯。”按,甲板(又作夹板)是中方称荷兰帆动战舰的用语,
其建造性能略优于当时中国战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