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中的郑芝龙和他的儿子郑世恩、郑世荫等全家十一口“照谋叛律族诛”①。
消息传到台湾,郑成功深感悲痛,尽管他对此早有思想准备,父亲和无辜的
弟弟、侄儿满门抄斩毕竟不能无动于衷。
1662 年四月,林英从云南逃回,报告了永历帝在缅甸被清军俘虏,西南
抗清武装只剩下李定国率领的残部退往边境地区的消息。这意味着东、西遥
相呼应的局势已告结束,清廷将集中力量对付郑军。郑成功弄巧成拙,内心
的悔恨可想而知。他的实力既不足以公开以隆武帝的继承人同清廷逐鹿中
原,只好继续挂着没有永历帝的永历招牌,僻处一隅。不少史籍把郑成功说
成是明朝的纯臣,对他和他的继承人存明朝“正朔”三十余年津津乐道。这
种见解是比较肤浅的。对复明志士而言,永历朝廷覆亡即已心灰意冷,极少
数随郑成功赴台的官绅、宗藩不过借此保住先世衣冠,几乎没有人把仍奉永
历年号的郑氏集团作为复兴明朝的希望。郑成功一贯的思想是“东南之事我
为政”,不奉近在咫尺的鲁监国而遥奉永历,并不是由于朱由榔在血统上近
于帝室,而是欣赏“天高皇帝远”,江日升《台湾外纪》记载郑“经承父例,
总兵以下皆自委任,如公、侯、伯及提督,必修表请封,然后出印谕”(二
二一页)。所谓“修表请封,然后出印谕”不过是一种形式,等于左手写报
告,右手批准,恩威自操,何等愉快。自然,郑成功除了尊帝虚礼以外,也
真心实意地希望永历朝廷能够存在下去,这样既可以借朝廷名义吸引东南复
明势力的支持,又可以利用永历朝廷支撑于西南牵制清军相当一部分主力。
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打得太精,结果事与愿违,使自己陷于进退失据的尴尬
局面。饮下自己酿造的苦汁,无疑是导致郑成功晚年心理失去平衡、举动乖
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郑成功心中郁积的忧闷终于因为一件极小的事情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世
② 《台湾外纪》、《海上见闻录》(定本)记陈豹降清在康熙元年三月;《清圣祖实录》卷八记康熙二年
二月“戊午,授投诚伪侯陈豹为慕化伯”。
① 《清圣祖实录》卷五。《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第二五五页,顺治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谕兵刑二
部》中说:郑芝龙“怙恶不悛,包藏异志,与其子成功潜通,教唆图谋不轨,奸细往来,泄漏军机等项事
情,经伊家人尹大器出首,究审各款俱实。如此负恩叛国重犯,不宜尚加监候。”命议政王、贝勒、大臣、
九卿、科道会议具奏。不到十天,郑芝龙父子即被杀。《海上见闻录》云,郑成功“叱为妄传,中夜悲泣,
居常郁悒。”《台湾外纪》作:“忽报其父芝龙凶信,功顿足擗踊,望北而哭曰:‘若听儿言,何至杀身。
然得以苟延今日者,亦不幸之幸也!’令文武官员各挂孝。”
子郑经留镇厦门,同四弟的奶妈陈氏通奸生了一个儿子,这类事情在豪门大
家中并不罕见。开初,郑经向父亲报告侍妾生了个儿子,郑成功因添孙高兴,
赏了一点银物。不料,郑经的妻子是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虽“端庄静
正,而不相得”。唐显悦为孙女鸣不平,写信给郑成功大加非难,内有“三
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饬责,反加赏赉。此治家不正,
安能治国乎?”①郑成功正因复国无望积愤于心,唐显悦只顾泄私忿危言耸
听,使成功“登时气塞胸膛。立差都事黄毓持令箭并画龙桶三、漆红头桶一,
过金门与兄泰,同到厦门斩其妻董氏治家不严之罪,并其子经与其所生孙、
乳母陈氏”。黄廷、洪旭、陈辉、王秀奇等守金、厦诸将接令后大为震惊,
力图大事化小,和郑泰、黄毓商议,采取折衷办法,杀陈氏与所生婴儿,诸
将联名上启代董夫人及郑经请罪。取得董氏和郑经同意后,即按此办理,由
黄毓回台复命。郑成功坚持必须杀掉董夫人和郑经,解下自己的佩剑让黄毓
到金门交郑泰执行。郑泰无奈,只好把黄毓送到厦门向郑经说明事处两难。
郑经立即把黄毓拘禁起来,和金、厦文武官员商议对策。正在这时,蔡鸣雷
从台湾来搬家眷,郑经等向他探问消息,蔡鸣雷因为在台湾有过失,怕受成
功处罚,故意夸大其词,说藩主发誓要除掉董夫人和郑经,如果金、厦诸官
拒不遵命就全部处斩,而且已有密谕给往南澳征陈豹的周全斌命他相机行
事。金、厦文官武将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洪旭说:“世子,子
也,不可以拒父;请将,臣也,不可以拒君。惟泰是兄,兄可以拒弟。凡取
粮饷诸物,自当应付,若欲加兵,势必御之。”郑泰同意后,即趁周全斌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