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明史_顾诚【完结】(379)

  海出版社出版之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九辑。

  第三节 郑成功的开始经营台湾和病卒

  收复台湾以后,郑成功改台湾城为东都,开始了把台、澎经营为抗清基

  地的紧张活动。他亲自带领何斌、马信、杨祥、肖拱宸等人巡视新港、目加

  溜湾、肖垄、麻豆、大目降、大武垅、他里雾、半线等地。“见其土地平坦

  膏沃”,适合屯田养兵。当时台湾地广人稀,高山族同胞“计口而种,不贪

  盈余”,土地利用率很低,便于移民垦荒。在视察过程中,各处高山族同胞

  列队欢迎,更使他感到民风淳朴。他对高山族同胞“赐以烟、布,慰以好言”,

  严禁部卒侵犯他们的利益。视察归来以后,郑成功立即召集各提督、镇将和

  参军议事,在会上说:“大凡治家治国,以食为先。苟家无食,虽亲如父子

  夫妇,亦难以和其家;苟国无食,虽有忠君爱国之士,亦难以治其国。今上

  托皇天重庇,下赖诸君之力,得有此土。然计食之者众,作之者寡,倘饷一

  告匮,而师不宿饱,其欲兴邦固国恐亦难矣。故昨日躬身踏勘,揆审情形,

  细观土地,甚是膏腴。当效寓兵于农之法,庶可饷无匮,兵多粮足,然后静

  观衅隙而进取。”接着提出具体部署:“留勇卫、侍卫二旅以守安平镇、承

  天二处。其余诸镇,按镇分地,按地开荒。日以什一者了望,相连接应,轮

  流造更。是无闲丁,亦无逸民。插竹为社,斩茅为屋。围生牛教之以犁,使

  野无旷土,而军有余粮。其火兵则无贴田,如正丁出伍,贴田补入可也。其

  乡仍曰‘社’,不必易;其亩亦曰‘甲’,以便耕。一甲三十一戈二尺五寸,

  一戈东西南北四至长一丈二尺五寸。今归版图,亦以此为则,照三年开垦,

  然后定其上、中、下则,以立赋税。但此三年内,收成者借十分之三,以供

  正用。农隙,则训以武事;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耒以耕。寓兵于

  农之意如此。”①在台各镇当即遵命领兵前往指定地方开荒屯种。郑成功还“首

  崇文庙,次葺祠宫。岁修禋祀,时奉坛祀”②,加强文化建设。

  为了促进开发,加固根本,郑成功命令把将士和官员的家属送来台湾。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郑成功未免操之过急。在击败达素等统率进犯金、厦的

  清军以后,大陆沿海岛屿的局势比较稳定,收复台湾以后完全可以随着垦荒、

  建屋等开发过程的进展,鼓励将士和文官把家属逐步迁来台湾。开辟阶段,

  条件艰苦,对将士也应予以更多的关怀。郑成功急于求成,立令过严,“犯

  者虽亲信无赦”。大将马信建议“立国之初,宜用宽典”。郑成功却坚持己

  见,回答道:“立国之初,法贵于严,庶不至流弊。俾后之守者,自易治耳。”

  ③应当承认,郑成功面临紧迫的粮饷问题,不得不严加督责,但在许多方面一

  意孤行,造成严重恶果。史料记载:“以各社田土分水陆诸提镇,令各搬其

  家眷至东都居住,兵士俱令屯垦。初至,水土不服,瘴疠大作,病者十之七

  八,死者甚众。加以用法严峻,果于诛杀;府尹杨朝栋以其用小斗散粮,杀

  其一家;又杀万年县祝敬,家属发配。于是人心惶惶,诸将解体。”④“正月,

  赐姓严谕搬眷,郑泰、洪旭、黄旭等皆不欲行。于是,不发一船至台湾;而

  差船来吊监纪洪初辟等十人分管番社,皆留住不遣。海上信息隔绝。”①杨朝

  ① 江日升《台湾外纪》第一六八——一六九页。

  ② 沈光文《台湾赋》,出处见前。

  ③ 江日升《台湾外纪》第一七○页。

  ④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定本)。

  ①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定本。又《台湾外纪》亦云:“各岛搬眷,俱迁延不前。”

  栋、祝敬用小斗散粮未必是私克入己,很可能是存粮不足,即便罪有应得,

  也不该牵及家小。至于强令驻守大陆沿海岛屿将士把家属送到台湾,则带有

  人质性质,意在防止诸将士叛投清方。这同明太祖朱元璋留诸将家属于京师、

  清廷命文武大员以子弟入宫为侍卫相似,是企图以亲属的安危来维系下级的

  忠贞,本不足取。何况,台湾那时的荒凉景况还难以同明初南京、清初北京

  相比。硬行推行这一措施,势必在一部分将士(特别是镇守金门、厦门、南

  澳等大陆沿海岛屿的将士)中引起抵触。人心不平,讹言也随之兴起。有人

  流传镇守南澳的忠勇侯陈豹(即陈霸)因不愿送家眷入台,已同清朝建藩于

  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通款投降。郑成功没有弄清真相,就轻率地下手谕给郑

  经和洪旭,令周全斌、杜辉、黄昌等带领舟师去南澳平叛。陈豹无以自明,

  率部卒乘船往虎门向清方投降。②

  1661 年(顺治十八年)十月初三日,清廷见郑成功毫无受抚之意,把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