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在山东汶上县被清政府捕获,全家处斩①。
朱由崧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挫败了某些东林—复社人士拥立潞王朱常淓
的计划。围绕帝位的勾心斗角,并没有就此平息。弘光立国一年之内,先后
发生了“妖僧”大悲、伪太子、“童妃”三大案。这三个案件表面上是孤立
的,互不相涉,却都贯串着对朱由崧继统不满的政治背景。
一、大悲案。1644 年十二月,忽然有个和尚来到南京,自称是明朝亲王,
从兵乱中逃出做了和尚。弘光帝派官员审讯他的来历,大悲起初信口开河说
崇祯时封他为齐王,他没有接受,又改封吴王。声称“潞王恩施百姓,人人
服之,该与他作正位”。弘光君臣见他语无伦次,形迹可疑,严加刑讯,才
弄清大悲是徽州人,在苏州为僧,确实是个骗子。经过九卿科道会审后,将
大悲处斩。②
二、假太子案。1644 年十二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
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
问其身分,少年自称是皇太子。抵南京后,高梦箕难辨真假,急忙送往苏州、
杭州一带隐蔽。可是,这少年经常招摇于众,露出贵倨的样子,引起人们的
注意,背后窃窃私议。高梦箕不得已密奏朝廷,弘光帝派遣内官持御札宣召。
元年(1645)三月初一日,这个少年从浙江金华到了南京,被交付锦衣卫冯
可宗处看管。第二天,弘光帝面谕群臣道:“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
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①随令侯、伯、九卿、翰林、
科、道等官同往审视。大学士王铎曾经担任东宫教官三年,自然熟悉太子的
① 李清《南渡录》卷二。
② 同上,卷四。按,永、定二王名字诸书颇有出入。这里是引文,不便更改。
① 参见孟森《明烈主殉国后记》,收入商鸿逵先生编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上册。孟氏指出朱慈焕所供
六子名为和字辈,末一字均为土字部,完全符合明太祖所定宗室命名原则;但他把朱慈焕自述孙名曾裕误
信为“钰宝”,说是“皆童稚随意所称乳名”。我在1984 年版《明末农民战争史》第二六八页上提出慈焕
给孙儿命名为曾裕实隐其曾祖父(朱由检)临御天下之意。
② 大悲案据弘光时任工科都给事中的李清所撰《南渡录》卷四,《三垣笔记》卷下《弘光》。计六奇《明
季南略》卷六《大悲僧假称定王》条说他是齐藩庶宗,冒充定王,受审时口称:“今潞王贤明,应为天子,
欲弘光让位。”
① 王铎《拟山园选集》卷十一,奏疏四。“三月初二日奉上谕。”
模样,一眼就看出是奸人假冒。他在奏疏中说:
臣一见即咤之曰:“此假人假事,犁丘之鬼也,太子岂其然乎?”臣同旧礼部
尚书北京端敬殿中侍班三年,例当考满升荫,为妬者沮之。尚记先帝东宫大目方颡,
高声宽颐,厚背首昂,行步庄,立度肃。今臣立于面前曰:“汝识我不?”应曰:“不
也。”曾谓三年侍班几之离者二尺有咫而不识臣为谁耶?臣已确知其伪矣。臣又问:
“讲书在何殿?”曰:“文华。”岂知其在端敬殿也。又问:“几上位置何物?”臣
暗记其有讲读数目十个算子,乃竟懵懵罔知也。臣大怒,..即昌言告诸臣曰:“此
人明明是假,此事确确可憾。..”大咤曰锦衣卫命左右即缚之。无几何,此子乃垂
涕长跪以求,哀愍曰:“小人原是赝质,不过为人所玩弄,徒以此恐喝于诸侯耳。小
人王其姓,之明其名,高阳人,父纯,母徐氏,有引小人者阴以诳诱焉。”①
王铎会同群臣审视后的奏疏是相当可信的。我们不应忽视,弘光立国之
时许多官员曾经在崇祯朝廷上任职,见过太子朱慈烺的并不止他一个。如曾
经担任东宫讲官的刘正宗、李景廉“皆言太子眉长于目”,他们看了伪太子
之后都不认识②;弘光帝“又命旧东宫伴读太监丘执中往认。之明见执中,亦
不识也。于是群疑稍解”③。时任协理詹事府事礼部尚书的黄道周记载:“王
之明者,顽童,故驸马都尉王昺之侄孙,途穷附高鸿胪之仆穆虎者欲南趋苟
活,而穆虎居为利,遂谓子舆复出也。廷诘之日,诸讲官侍从谂视无一似东
朝者,之明亦茫然。而靖南疏至,辄持两端,讼言不可诛,诛之祸起。”④
从现存史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在弘光朝廷上的官员都知道北来“太子”纯属假
冒,没有人提出过异议。问题是这件事直接牵涉到弘光帝位的合法性,对朱
由崧继统不满的人乘机兴风作浪,散布流言蜚语,于是围绕着“太子”的真
伪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外地文官武将中掀起了一片喧哗。弘光朝廷越说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